“7月5日离家找兼职工作,借款2000元,借据已打……9月18日开学报到,借学费18000元,生活费800元,借据已打……”
昨天,罗之健向本报记者出示了他的投资理财日记本。他是浙江万里学院基础学院大一新生。罗之健的债主不是其他人,而是爸爸妈妈,借条也是他打给爸爸妈妈的。
孩子念书,爸爸妈妈出钱,常被觉得天经地义,小罗为什么要打借条?
小罗是个“九零后”。打欠条是他一个人跟爸爸妈妈需要的。离开四川时,罗之健向爸爸妈妈打下了一张2000元的欠条。
说起这“创举”,罗之健非常是得意:“我已是个成年人了。欠条对我来讲是重压也是勉励!”
为督促自己节省用钱,他开始记投资理财日记,把天天花了多少钱都记下来。据了解现在已有不少同学也学小罗开始记投资理财日记了。
调查:“九零后”消费观念其实挺传统
“九零后”新生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样的?昨天,浙江万里学院的“九零后”新生投资理财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绝大部分“九零后”消费观念仍非常传统,有66%的人倾向于“月月有余”,选择超前透支消费的不到5%。
浙江万里学院学生事务与进步中心有关老师说,不少学生并不可以准确地知道我们的消费能力。像小罗如此可以领悟到爸爸妈妈的钱得之不易,掌握妥善支配和管理我们的生活费,是对爸爸妈妈的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的表现,值得其他同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