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学时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两年前他毕业时,工作没着落,基本等于失业。
商报记者 张高峰 吴静
就业
全班30人,一半学生找不到工作
赵永力承认,从小到大,我们的学习成绩并不算好。
“假如不是高中成了美术生,可能连大学都考不上。”他说。
但大学四年后,赵永力才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正确。
“全方位塌陷。”他用这四个字,形容他们宿舍几个兄弟找工作时所面临的尴尬境况。
两年前他从郑州一高校毕业。到目前,赵永力已经记不清,当年自己投了多少份简历,“总之,考研 后的那两个月,郑州几个高校只须有招聘会,必然会跑过去看看。”
考研失败,找工作的路上又受打击。他还记得曾有一家知名装修企业的招聘负责人给他说:“你这个专业学生太多了,一抓一大把,但几乎个个都没办法独当一面。”
“要想进设计行业,没实战经验,所有都是空谈。”赵永力自嘲地说,名校的艺术生也多得不能了,人家公司根本不会给咱机会。
2007年夏季,赵永力拿到毕业证时,他们班上30个人,还有一半学生没找到落脚地儿。即便另一半工作有着落的,也多是托家人安排。
而这一年,他所在的高校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全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在80%以上。
后来,他硬着头皮进入一同校学长开的一家小广告公司上班,底薪800元。但由于经验不足,买卖一直惨淡,大半年后,公司关门。
“搞这一行的,想找个对口的工作,真是太难了。”赵永力感慨。现在,他一个人创业开了一家热饮店,收入还算稳定,但闲下来,他还是会感到遗憾,由于当初大学学的常识,目前几乎用不上。
盲目
一考生连考3年,每年投入10余万
但赵永力没注意到,几年之后,直至今,艺考热度依然不减当年。
去年高考考试,刘军的女儿走了艺考路线。
面貌很好,性格活泼,学影视表演当明星成了女儿的梦。刘军先后两次送女儿去北京参加艺术培训机构,学费最低每月一万,“最后半年花了4万多。”
刘军说,他女儿花得不多,艺术考生的父母在孩子考学问题上常“不惜血本”。
刘军陪女儿去北京考试时,碰到一名考生,全家陪护上阵,提前半月就住在宾馆找关系通融,找老师辅导。那名考生一心想当明星,却连考3年不中,摆出一副“不考上誓不停手”的架势,每年花在培训上的钱都要10多万元。
在刘军女儿的同学中,也有不少人由于文化课不好,而转投艺考。儿时学的绘画或音乐成了救命稻草,甚至有些进入高中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艺术”,从最基本的素描开始突击。
“家有艺考生,肯定是个沉重的负担。”刘军说,一名音乐艺考生上大学前至少要花10万元。
尽管花费不菲,但不少父母花得无怨无悔,在他们的观念里,艺考是通往大学的捷径,而现实是艺考角逐的激烈程度,相比普通高考考试有过之而无不及。
去年,全省高招录取率为58%,艺术类高考考试录取率为54.8%,比高考考试整体录取水平低了3.2个百分点。
轮回
艺术生就业难,转而做起艺术培训
艺考异军突起,不只带动了高考考试艺术培训,还催“火”了一些专门针对艺术考生的文化课补习班。
针对高考考试的艺术培训机构不少,角逐非常激烈。而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象是,不少艺术类毕业生由于就业难,转而创业做起了艺术培训。
小韩就是其中的一个。2003年,她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音乐学院毕业后,决定创业。而当时手里只有一架破旧钢琴的她,筹备经营一家音乐辅导补习班。现在,6年过去,她的艺术培训中心在开封很多高中生那里知名度颇高。她成了母校毕业生中创业成功者的典型。
而高考考试对艺考生的文化成绩需要逐年提升,也不断催热更多培训机构向文化课辅导“转型”。
省统考后,艺考生将精力全部转移到文化课上,但这类孩子回原学校上课,非常难跟得上,不少父母会选择校外的文化课培训机构。
据从事培训行业的刘老师介绍,高考考试前三个月是最后的冲刺阶段,艺考生文化课培训每月成本5000元到1万元不等。
去年,曾有父母拿着钱前去求培训机构收下孩子,但培训机构已没地儿放桌子,“去年高考考试前三个月,有些培训机构挣了250多万,有些挣了300万。”
剖析
就业面窄,靠艺术吃饭更难
走艺考道路,钱花得多,考起来也困难。
即使如此,每年仍有大量的新生力量前赴后继,今年全省艺术考生第三突破10万人大关。
这类人中,有些是为了当明星,有些只是为了拿个大学文凭。
孩子成绩不好,父母又想让孩子上大学,艺考成了一部分低分考生的选择,“艺考文化课分低,上大学很容易。”
“目前艺术生就业常见不如普通学生。”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就业处处长张琳说,艺术生就业面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常见偏低,在现在一些名校大学毕业生都难找到工作的状况下,艺术生找工作更无优势可言。
据中央电视台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2004年、2005年的艺术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不足30%;70%的艺术专业毕业生为了存活而改行;成为中国知名明星的几率为0.003%。
张琳说,考上大学,不等于进了保险柜。父母渴望孩子上大学,无可厚非,但不可以不考虑实质状况,只求自己脸上有光。
张琳说,目前高中没开设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有的学生和父母在选择时是盲目的、不理性的。有些学生不合适搞艺术,进大学后学起来非常痛苦,学无所用。
她建议父母,不要勉强孩子学不合适的专业,这对他们以后的进步未必是好事,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些,不可以只盯着高考考试。
“靠艺术吃饭更难。艺术不是一两年就能学成的,学艺术的成千上万,艺术家才有几个?不成名,不成家,连个跑龙套的机会都难有。”刘军说,去年女儿艺考失败后,他也做了一番思索。(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