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初中  小学  高中  化学 

「身价900亿的百度CEO李彦宏谈教育」富人孩子和没钱人孩子,差的不止是钱,更差······

   日期:2025-01-31     来源:www.yipinnv.com    浏览:543    
文章简介: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世卫组织研究发现:平均天天与爸爸共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IQ和情商更高。 2016年十月,《中国家庭教育近况》强调:爸爸的角色,对孩子的学习、性格、情感、品质、体质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爸爸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世卫组织研究发现:平均天天与爸爸共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IQ和情商更高。

2016年十月,《中国家庭教育近况》强调:爸爸的角色,对孩子的学习、性格、情感、品质、体质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影响。

然而,大家目前的中国,有一个非常怪诞的社会现象:不少爸爸高喊着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却不愿花时间伴随孩子。

我身边就有不少如此的男士,他们天天没日没夜地工作,力图给孩子争取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物质生活和教育资源。

却忘了,爸爸本身也是一项稀缺的宝贵教育资源。

他们几乎没陪孩子玩过游戏、极少和孩子一块吃饭,不了解孩子喜欢什么,甚至不了解孩子读几年级,更别谈去给孩子开父母会了。

更心酸的是,有一个父亲说:

一次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作业本,里面有一道题问——你成长的印象中,父亲像什么?

他本以为孩子会写:蝙蝠侠、蜘蛛侠等超级英雄。

结果孩子的答案是:ATM机。

那一刻,别提他的心有多难受了!

这类父亲们在工作中付出了不少非常辛苦,也非常爱孩子。

可是,由于长期缺席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眼里,他们活成了冷冰冰的取款机。

同样为人爸爸妈妈,在这个阶级分层愈加紧急的社会,我特别理解这类爸爸拼命工作想带给孩子优渥生活和教育资源的焦虑。

然而,焦虑的同时,大家是不是应该冷静下来考虑,什么才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呢?

之前,看到蔡笑晚的故事,几多感慨。

在“念书无用论”风靡的年代里,他将6个孩子培养出5个博士1个硕士。

长子蔡天文,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次子蔡天武,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25岁获得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最大的金融公司高盛企业的副总裁;

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为博士生,现经营实业;

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华业,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创办私立医院;

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中国建设银行大顾客部经理;

六女蔡天西,十八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担任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竟比她大12岁。

不少人问蔡笑晚,培养出这么多出色孩子的诀窍是什么。

他说,把爸爸当成终身事业,爸爸的爱和伴随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的确。妈妈对孩子更多是德行礼仪、品格风韵的影响。

而爸爸则是引领孩子理性考虑,是孩子通向世界的道路的引路人。

可悲的是,大家目前社会的父教意识把家庭教育的责任都推给了妈妈。

却不知,爸爸才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点原因,通过爸爸的肩膀,孩子才能更好的走向社会。

有人说,穷富两类人群,差的不止是钱,更多的是眼界、思维方法和教育理念!

我想,的确是如此。

当没钱人还在以“放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为借口逃避作为爸爸的责任时,富大家却在繁忙中抽出时间陪孩子。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任职期间可谓日理万机,然而他仍做到不缺席孩子的教育。

每周至少陪孩子吃4次晚饭,不可以一块吃饭也会电话联络;

 

孩子的要紧节日,他也从不缺席,如过生日、孩子的父母会等;

 

 

孩子学游泳时,他亲自当老师;

 

 

孩子放假时,他带孩子去游乐场;

他的个人社交认证信息,是爸爸、老公、第44任总统。

他的自我定位里,第一是一位爸爸,然后是老公,最后才是一个政治家。

百度CEO李彦宏,他说过,自己常常5点起床、天天只睡4、5个小时的觉,工作与生活非常难完全区别开。

然而就是如此的大忙人,仍想花不少时间去伴随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他会给孩子喂奶、穿尿布。

孩子大的时候,他陪她玩音乐、一块朗诵、成为她的榜样。

工作和孩子,一直都不是道单项选择题。没必要把它们放到天平两端,非此即彼。

天天拿出15分钟,给孩子打个电话,玩个小游戏,或者听孩子说说在学校、在日常发生的趣事,并非非常难,可就是有不少爸爸不愿去做。

犹太人有句话说,爸爸并不由于生下孩子,而是由于教育孩子,才被叫做爸爸。

所以,工作再繁忙,也不应该舍弃爸爸这个终身事业。

寒门不是难出贵子,豪门和寒门之间不过差了一个看重子女教育的爸爸。这种看重,不是给予孩子多充裕的物质条件或教育资源,而是来自爸爸的关怀和引导。

不少人说,这是一个拼爹的年代。

的确,拼爹,拼哪个更有远见、拼哪个更了解投资子女、更想花时间伴随子女。

 

记得佟大为曾在金星秀上谈到如此一件事:

2014年,女儿6岁,由于老婆有事,他刚好有个小假期,所以留在家带孩子。

可是,因长期在外拍戏是什么原因,女儿对他非常陌生,单独在一块的时候,女儿对他十分排斥。

经过几天的伴随和交流后,女儿才慢慢和他的关系变得融洽。

为了表达对女儿的关爱,他那一次还帮女儿洗了澡。

然后关悦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了。当即使对他明令禁止说:孩子都这么大了,将来你不准给女儿洗澡了。

那一刻,佟大为才意识到,女儿长大了,需要身体和心理的界限意识。

想到孩子出生到目前,他为她做得太少,且不少东西都没机会弥补时,他忽然便感觉到了老人常说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感觉,心里满是遗憾和失落。

作者清风老师说:没非去不可的饭局,只有眨眼就长大的娃。

钱可以慢慢赚,孩子却不会慢慢长。

可能是想了解了这个道理,至此,佟大为便尽量地接北京的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伴随女儿。

其实,世上有不少不公平的人事物,唯独在爱孩子这件事上是公平的。

任你富贵荣华、高官厚禄,或者家境贫寒、食不果腹。

珍惜了,就拥有;

错过了,也就错过了。

因此,为人爸爸妈妈,特别是爸爸,切记:珍惜!珍惜!珍惜!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