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一节体育课,学习大学习英语课程,每周半天自主活动课……你可能不大相信,这是筹备参加高考考试的学生最后冲刺阶段的课程安排。距离高考考试还有两个多月,记者采访获悉,沪上部分高中推出新做法,为被复旦、交大等预录取的学生“开小灶”。还有不少提前签订协议的“准大学生”也成为一些父母、老师眼中的“金牌教练”。预录取学生怎么样过“真空期”引发关注。
高中三年级生成“大学预科生”
在高考考试最紧张的冲刺阶段,高中三年级学生仍要坚持天天一节体育课,还要学习大学课程,这听起来好像有的夸张。但复旦附中近日就推出如此大胆的尝试,将被复旦、交大预录取的100多位学生独立编成两个班,特别针对这部分学生开设了一系列课程,有父母称“这迈出了尝试高中三年级素质教育的要紧一步。”
据介绍,独立编班后,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内容贴近高考考试,但不搞题海战术,更重视扩展视线。学校还将隔周请高校专家开讲坛,为学生介绍每个专业范围的前沿学科常识,并引入大学习英语课程,如英语口译、英语演讲、英语视听说,为进入大学做筹备。
除此之外,学校还特别看重高中三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天天一节体育课。除去完成高中三年级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拓展一些活动项目。周五下午是活动课,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各种活动,充分展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后两个月,这类被预录取的学生将充推荐受高中三年级最后的快乐时光。这类新举措一经推出,就遭到大部分学生、父母的欢迎。
老师推荐保送生做家教
联考刚过,模拟考陆续到来,目前正值高中三年级学生们最繁忙的季节。可上海某市实验性高中的高中三年级学生郭同学却翻起初中三年级的英语、数学辅导书。原来,她和复旦大学签订预录取协议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担任两位初中三年级学生的家教,传授学习技巧。
记者采访发现,在老师的推荐下,一些已经保送的出色高中生先后当上了家教,做得有模有样。“我一般会给一些要参加名牌初中面试的孩子提前听中考英语模拟听力题,这对他们的帮忙非常大。”“准大学生”程乐乐非常有经验地介绍,当年自己参加“小升初”测试成功,得益于平时的超前练习。为此,她将我们的学习心得一一传授给学弟学妹,助他们轻松升学。
高中三年级预录取学生自己就比较出色,也有过中考和多轮大型考试的历程,使得不少父母层层“拜托”,才能预约到这类“金牌教练”。父母郭女性表示,自己有这个想法,主如果遭到同事的启发。去年,同事的女儿获得重点大学保送资格后,给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强化练习,两个月后,这位小学生如愿考入心仪的初中学校。
预录取生应合理规划将来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告诉记者,在该校某些班级,将近有一半的学生被预录取,这类学生与“裸考”学生混在一块上课,他们的学习状况、需要、目的非常难达到统一,对彼此都可能产生影响,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学校将两部分学生索性分开教学,依据不同需要来设置课程。
教育专家熊丙奇教授表示,一方面,他们还需要参加高考考试,虽然高考考试成绩不是录取的要紧依据,只不过参照,但假如考差了,也大概不被学校录取。其次,高考考试对他们的需要,相对其他同学来讲,已经“减少”,所以和其他同学一块学习,也不适合。因此,将他们独立出来编班学习,看来是最好的方法。
“获得签约资格后,预录取学生可以适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千万不可以荒废我们的学业。”对此,复旦大学云聚社社长许冰清建议,对于出色高中生来讲,签署协议也并不等于进“保险箱”,很多学校对于高考考试分数还有肯定的需要,同时,大学中的挑战相比高中愈加严峻、愈加多元化,出色的高初中生不可以仅仅拘泥于眼前的出类拔萃。签署协议后,也应当尝试多方面进步,在学业以外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接触社会、训练身体、或是提前感受大学环境,都能为日后的大学学习定下一个好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