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告, 2019年秋天新学期开始,全国所有中小学生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都用统一部编版教程。
“部编本”语文教程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语文高考考试最后要达成让15%的人做不完”!
惊呆众人!语文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本文将重点讲述中小学教程的变化内容与语文学习的应付方案,望老师转给父母,家校联合,为孩子的教育统一作战!
在三科教程由教育部统编以前,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各科教程实行了三十年的“一纲多本”政策。
2017年秋天学期起,教育部统编教程正式走进课堂。三年过渡期后,到2019年,“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用的多种形态的教程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
“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教程的变化,是所有父母、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说。
具体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带大伙来看一下!
一
语文课本变天:小学一年级就有《论语》 用新教程的语文有哪些值得父母关注的重大变化呢? 很多增加古诗文,新的语文教程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古诗词128篇,增加87%。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增加51%。 明年高考考试需要学生背诵的古诗词由60篇增加到70篇。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一年级语文教程语文园地里设有《日积月累》,是需要孩子背诵并测验默写的。这一栏里常常会出现文言文,小学一年级下册已经需要背诵并理解《论语》选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了! 增加课外阅读,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程里也增加强量课外阅读需要。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目前的语文老师都会需要孩子天天需要阅读30分钟以上。 二中高考考试第三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 2018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考试结束后,段子手都在吐槽中高考考试作文,学霸们却早已开始关注今年升学的最新动向,总结经验,适应变化,调整提高学习方案和办法了。 中高考考试第三证明:语文才是拉分王,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更是学霸之间拉分的利器! 2018年高考考试语文题目刚公开的时候,考生和网友就炸了锅,所有人都喊难。网友们纷纷感慨,“幸亏毕业的早!” 那中考是怎么回事呢?2018年苏州中考语文结束,有媒体做了调查: 考生表示今年语文作文题型新颖,考试前刷题对语文发挥用途并不明显。特别名著阅读,一些父母表示“有点偏向高中的出题方向了”。 最拉分数的学科为何变成了语文? 过去,都说理科容易拉开分数,但,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不少父母发现,语文渐渐成了拉分厉害的科目。 语文拉分 杭州天长五年级父母说:
往远了看,在新的高考考试规范下: 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考试总分,就高考考试总分的区别度来讲大大减少; 数学在以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减少困难程度,区别度也会较大降低,理科的拉分空间变小; 只有语文的广度、困难程度提高,因此语文在高考考试总分中区别度会最大,最易拉开学生档次。 语文,拉分容易提分难!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考试一点都不过分!将来语文的地位急剧上升。 得语文者得高考考试,得阅读者得语文。 阅读习惯将成为学生小学入学前后重点培养的习惯,并将一直持续下去! 三教育部早就对你说, 不要再打无筹备的仗! 其实,对于不少一直关注中高考考试动向的教育者来讲,这种“难”考生们早该想到!2017年一系列高考考试改革政策放出时,高考考试“语文难”就已经是定势,可惜还是没引起大多数人的看重。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新高考考试”,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教司原司长王文湛表示: 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一共上课9522节课,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毕业一共上课13000节课,语文是第一大科,占总课时的21%以上。 中小学一共上了20门课,语文占1/5的课时还要多,语文是工具科,是母语,是学习其他各科的基础首要条件。 那样,2018语文高考考试已经难出了新高度,以后语文到底会有多难? “部编本”语文教程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一句话,惊呆了众人:“语文高考考试最后要达成让15%的人做不完”! 下面语文到底如何学?如何考?温儒敏透露:“高考考试命题方法正在进行非常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目前是9000字,以后可能增加到1万字。 2.阅读题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目,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温儒敏继续透露: “高考考试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种类的内容都有。目前阅读的需要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常教的那个水平”。也就是说,只看教程,不要说高考考试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对不来。不要再怎么说应对考试没时间阅读!孩子不阅读,根本应对不了考试! 对于阅读少、不念书、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教改后考察很多语文的超纲内容、考察全科素质成为标准配置,临时抱佛脚没指望。 中高考考试变化来得太快,父母、老师和孩子惊慌失措,中国这么多名著,孩子的时间又太紧张,到底该看哪一本? 小学教育吧的老师们,多年来一直为大家的吧友提供最直接的帮忙。大家严格依据课标及各年级教程,与语文行业的多位作家、教授、特高级教师和专项研究的博士们,一同为大伙推荐以下中高考考试必读、必考名著。依据各年级学生的智商与认知进步,大家分级做出推荐。 四 语文那样要紧,变化那样大, 该如何学? 几大教育机构巨头做了那样多年课外培训,把英语、数学做的风生水起,为何唯独语文做不起来? 由于数学,可能刷几张卷子,成绩就能提升;可语文呢,可能你刷一年的题,也未必有成效! 愈加多的陪读父母已经意识到:语文、是最难学好的一个科目,是见效最慢的科目,也是对教师功力需要最高的一个科目! 新教程普及将来,语文的考试范围就是如此的! 那在最后给大伙介绍六个可以帮你学好语文的小习惯! 01 勤阅读,读好书,读经典 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念书。要学好语文,光读好课堂上用的教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要很多地阅读课外书本,读好书、读经典。娱乐化的浅层次阅读是无效的。 一位语文名师过去说过:
从小学阶段培养阅读习惯,一旦阅读习惯培养,阅读对孩子来讲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根本不需要父母督促,他们自动会抓紧所有时间阅读! 02 勤做阅读笔记 不但要阅读,还要有效阅读。做念书笔记是有效阅读最易在家庭中操作的办法,大家也可以称之为阅读批注。 念书需要掌握圈点勾画,掌握做念书笔记,培养不动笔墨不念书的习惯。写念书笔记能够帮助培养勤于考虑的习惯,提升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能够帮助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 做念书笔记有以下几种办法: a.摘抄、摘录; b.做卡片; c.提要钩玄; d.写读后感。 03 勤查词典资料 念书要培养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的类型不少,除去字典、辞典外,还包含文献资料、索引等供查考用的图书。最常见的工具书为字典、词典、辞典。 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宇字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等。工具书不仅能够在碰到疑难问题时查阅,而且也可以作一般书本一页一页地读下去。04 勤于朗读、背诵 朗读背诵是最传统也是效果最好的学语文的要紧办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要紧渠道。 必须要让孩子很多朗读、背诵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通过朗读,文章的内容、情感、文句的优美、汉语音的韵律,都能被领会出来。背诵的办法也不少,可以分层背诵;可以化整为零地背诵;可以先抓知识点,然后连贯地背诵。背出将来还要常常复习运用,如此就能做到牢记于心。 05 勤于推荐、探讨 要学好语文,还要掌握推荐。目前网络提供了不少推荐、互动和探讨的平台。 如通过网络的提问、远程教育学习网站的在线答疑、平台发贴等等。语文名师郭初阳老师在《怎么样精读一本书》讲坛中过去有个非常不错的建议就是,一本书读完将来,去豆瓣发帖,和网友探讨、研究,甚至是激烈的争辩。把我们的阅读感想推荐出来。还可以多看看其他网友的阅读感悟,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网络是双刃剑,人家用来打游戏、刷视频,学霸却可以用来让我们的阅读水平突飞猛进! 06 勤于练笔、写日记 语文考试的大头是写作,也是以后孩子一生应具备的存活技能。 写作水平的提升,没捷径,只有勤写! 譬如,坚持写日记就是学好语文的非常重要的习惯。记录我们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日记还可以积累写作材料、储存常识。刚最初的时候,孩子可能写得简单,语言也未必通畅,但坚持写下去就会渐渐提升。写作和阅读一样,一旦形成习惯,就像呼吸一样自然,更是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出口。 语文为王年代,你的孩子筹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