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可以长按辨别二位码直接跳转过去查看~
http://www.shmeea.edu.cn/page/08000/20200724/14342.html
今年上海的推优招生计划共4520人,预录取3952人,最后推优实质录取3935人,有17名推优生预录后未被正式录取;自荐生招生计划为5142人,预录取4999人,最后自荐实质录取4941人,有58名自荐生预录后未被正式录取。详细录取状况如下:
今年一共有75位同学通过自招预录后却未被正式预录取,主要涉及到表格中标黄的这类学校。不难发现,特点高中的预录取生源最后没能正式录取的比较多,当然也有上海实验和上师大附中这种一流高中预录的生源未被正式录取。
上表大家还能看到今年推优录取的完成率相对较低,而自招的缺额据了解总是会投放到1-15志愿当中,也就意味着考试报名这类学校平行志愿的学生或或有更多机会。
另外大家发现顶尖名校的自招完成率基本都是100%,而自招完成率较低的学校总是实力稍弱,对于非常想通过自招渠道录取而成绩又不是非常突出的学生来讲,这类自招缺额比较大的学校自然是有更高的通过机会。
大家再看下去年预录后但最后未录取的生源涉及学校状况:
可以发现涉及的学校与今年的重合度较高。
总的来讲,无论是推荐生还是自荐生,预录取的成功率都在99%左右,所以大家平常所说的被高中学校预录等于被录取,是有依据的。至于还有1%左右的学生预录失利,根据常理看有三种可能:
一,这类学生的中考分数可能没达到提前批次的最低控分线;
二,思想品德不合格;
三,已经预录的学生舍弃国内路线,选择走体制外筹备出国。
总体来看:
1. 各校自荐生缺额不多,推荐生空缺较为明显。推荐生名额因为具体划分到区,招不满的状况也经常见到。
2. 在预录中缺额比较多的基本都不是特别热点的学校。
3. 热点高中的自招计划基本可以全部完成,而市重点高中的末位学校或特点高中自招完成率较低,即使预录取人数达到招生计划,最后实质录取人数可能还会低一些。
这说明这类学校的自招需要相对较低,通过率也会更高,选择这类学校参加自招虽然成功率更高,但通过的学生不代表中考也能达到提前批控分线,更需要后期努力以确保最后可以正式被录取。
当然考试时同样需要稳定发挥。据了解今年就有学生已经预录了,却由于作文低分致使没达到提前批控分线而与市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不过成绩更好的学生不必为了自招预录取而减少目的学校的层次,由于享受自招待遇的高中未必比其他高中就要好。
附中本贯通、中职类分数线
1、中本贯通、“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贯、中职自主:
2、随迁子女“五年一贯制”、随迁子女中高职贯通(考试满分450分)、 随迁子女中职:
3、随迁子女缺额招生学校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