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彻底放松享受假期的同时,记者也想提醒大伙,高考考试结束后,这类问题仍需关注!
01
有关证件管理
保存好各种证件,高考考试准考证等,最好将要紧证件集中在一块,交给父母保管。不要以为高考考试结束了,高考考试就没用途了,以下操作都可能用到高考考试准考证,必须要妥善保管好有关证件。* 高考考试分数查询和高考考试录取查看
在各省市下发的《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一般有明确规定,各地只能将考生的报名信息、高考考试成绩、名次与录取信息提供给考生本人,不能向考生所在中学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考生可通过自己准考证上考生报名号、准考证号及已有些身份证号去查看高考考试成绩和录取结果。
如2019年高考考试分数查询,就要输入准考证号、报名号。
* 网上填报志愿
考生网上填报志愿时,依据准考证上公布的各省市网上填报志愿网址登录后填报,同时按准考证上公布的网上填报志愿专栏网址进入后查询通知、阶段性统计信息等要紧信息。
* 忘记志愿填报密码
高考考试报名时,大部分考生曾在省招办公布的报名网站注册账户,设置了密码。
报志愿阶段,考生须输入此密码才能进入网报志愿系统。如考生忘记密码,这就需要准考证作为证明材料去修改密码!
* 军校招生政审、面试、体检
考试报名军校入围的考生,到体检时,需需要携准考证、身份证、1张1寸正面免冠蓝底彩色照片等证件。
* 公安类面试体检
公安类入围考生须携带准考证、二代居民身份证、政审材料和4张1寸正面免冠彩色照片,按指定时间、地址参加面试。
02
趁早了解志愿填报有关事情
高考考试后,父母可以陪同考生开始知道填报志愿有关需要注意的地方,学习高考考试填报志愿方法,知道学校专业设置等,不要等到成绩出来再考虑。
03
适度放松
考完后可适度放松,维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和步伐。考完试之后的轻松与解脱容易变成狂欢,有些学生会没日没夜打游戏、泡网咖,甚至染上了酗酒、吸烟等不好的习惯。
建议多陪陪爸爸妈妈,做做家务;条件允许的,可安排健身等适合活动。
04
安全第一
肯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疫情期间,尽可能降低外出;若需外出,肯定告知父母,以免父母担忧;夏季各类事故多发,应该注意防溺水,防雷电,同时注意交通安全。
05
维持通讯方法畅通
建议学生和父母维持通信畅通,注意学校发布的最新公告,包含志愿寻求、填报等,保证有特殊状况时,能准时联系到本人。
06
时刻关注有关消息
时刻关注高考考试后续工作安排,根据规定和时间,操作考后的志愿填报、志愿表签字、档案领取等后续工作。要多关注班级微信群、QQ群,积极响应班主任发布的信息,准时完成安排的各项工作。07
高考考试“骗局”勿轻信
骗局1、高考考试“提前分数查询”
骗子借助父母和考生“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具体操作手法为,高考考试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看高考考试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上银行的木马软件。还有些骗子会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名字、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类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依据这类信息进行精确电信诈骗。
备注:分数查询要在教育部门指定的官方途径,不要随便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骗局2、提前获知录取结果
借助大伙不熟知招生程序,骗子鼓吹自己“上面有人、保证录取”等,公开叫价。事实上,教育部门是进行网上录取,不会私下打电话。
备注:考生和父母应以当地教育部门官方网站或者考试报名院校的官方网站公布的录取消息为主,切勿轻信骗子。
高考考试结束后,你的生活才算是真的开始。
不少人常说:“高考考试是改变命的考试,一考定终身”。
其实,高考考试只不过生活中的一个成年仪式,它以考卷的形式开启新的篇章。
至于三四年后,你将去什么地方,走到什么样的地方,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类并非高考考试分数可以直接决定的。
高考考试并不是十二年寒窗苦读的终结,而是生活考验的起点。高考考试结束后,真的的生活,才刚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