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可以决定命”,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好学习态度的关键时刻,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刻。
不少父母觉得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培养了。这是极其错误的!
一位初中一年级父母汇总了几种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好学习态度,各位父母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一块和慧姐来看看吧!
提前筹备好学习用品
一所“重点”小学做过一个调查:
学校有一千个孩子,校领导在学校大门口站着看迟到状况。
一千个孩子都没迟到。
但等上课铃声一响,只见有八个孩子慌慌张张地往教室外跑,校长就拦住他们问他们做什么去。
其中一个小男孩说:“母亲没把我的语文书装书包里,得回家取书。”
又问另外一个:“你干吗去?”答:“今天有体育课,忘记穿运动鞋了。”
问学生都是几年级的,他们说是小学四年级了。
校长就对他们说,这类事情不是你爸爸妈妈的事,是你们自己应该筹备好的。你们早应该在1、小学二年级就培养这个习惯。
小学阶段是培养好学习态度的关键时刻,特别是1、小学二年级。
丢三落四的不好的习惯,父母要趁早给孩子纠正过来。
掌握课前预习、单元复习
小学生要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培养这个习惯,这个对未来的学习尤为重要。
这里倡导单元复习,是由于学生总是学会的常识是分散的要点。
只有学会系统的常识才会对实质应用更为有用。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重视单元的复习,掌握把零散的常识组织成系统的常识。
今日事,今日毕
“今天的作业写不完了,明天再完成吧!”
“母亲,我今天不想去上钢琴课了。明天再去可以吗?”
如此的话,相信父母平时里并没少听到过。
一旦父母今天“心疼”了孩子,孩子身上的“懒虫习惯”就培养了。
所以必须要给孩子灌输“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态度。
今天的任务需要今天完成,明天还有另外的任务。
不可以由于今天的偷懒,就打乱了明天的学习态度。
拖拉只能影响学习效率,甚至还会干扰孩子的学习兴趣。
发现错误要准时改正
有一个聪明的小孩子,但数学一直80多分,没得过一回满分。
父母和老师们都感觉非常奇怪。后来就了解什么问题了。
这个小孩子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刚换了一个男班主任,这个班主任老师看了这个小孩子的数学卷子就了解了。
他把小孩子叫到身边来,说:“过来过来,考你一道题”。
老师问:“7×8=?”
小孩子说:“这太简单了,7×8=58啊”。
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
老师说:“你错了,你都错了三年了,你一个人好好演算一下7个8相加是多少?”
孩子演算完了说:“如何7×8=56啊,一直以为7×8=58呢。”
就是这么一个小故事告诉大伙:
孩子在首次错误的时候,大家老师和父母都没准时地帮助孩子纠正,所以孩子才会一直把错的当对的。
学习上最不可以容忍的就是常识上的错误,所以父母和孩子不要怕学习上出现错误,错了要立刻改过来。
不然错误的“雪球”越滚越大,未来的学习过程中会更难纠正。
学习有效率,珍惜时间
调查发现,父母常见反映一个问题:孩子学习太磨蹭。
正写着作业呢,忽然就跑出去看电视了。
很不容易被你揪回来,又趴在桌子上玩玩铅笔,扣扣书角,就是不下笔写作业。
父母坐在旁边,别提有多着急了。
建议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写作业提出三个需要:数目、水平、时间。
以前父母和老师只对孩子写作业有数目和水平的需要,但目前不要忽略学习效率。
看重学习效率就要看重学习的时间学会。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块商量需要遵守的规则。
每条规定的内容都需要明确、了解,防止虚泛。比如“你要按时完成”不如“当天作业要在9点前完成”。
念书写字,姿势端正
不少小学生念书姿势不正确,双眼离书本太近。
目前,小学生近视率达到百分之三十多,近视状况很紧急。
大家父母必须要让孩子念书写字姿势端正,控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比如:孩子一直趴着看书、写作业。可以告诉孩子:
“你目前的姿势是不对的,如此容易使你的视力降低,最后需要佩带眼镜才能看清东西。”
然后拿一副平光镜给孩子戴着,让孩子做跳起来、甩头等动作,感受戴眼镜给运动导致的不便……
所以父母必须要保护好孩子的视力问题。
一旦孩子的双眼出了问题,那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念书看报,查找资料
部分父母有一种错误观念,觉得读课外书是费时。
其实读课外书有四点好处:掌握做人、增涨知识、掌握写作、能够帮助课内常识的学习和巩固。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提出的需要是小学生要阅读145万字。
对小学一年级小学生没需要,对小学二年级小学生需要看5万字,3、小学四年级小学生各看20万字,5、小学六年级小学生各看50万字。
掌握查找资料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上网查找,正是为了适应这个需要,愈加多的一年级就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
学习态度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可以一蹴而就。
在小学阶段,孩子自我监督、管理意识较差,
因此在培养学习态度的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不厌其烦地履行监督的职责,反复提醒,
当孩子出现不好的习惯时需准时指出来、告诉孩子,与孩子一块巩固好习惯、纠正不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