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子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现为北京大学2017级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
伴随是最好的教育
再伟大的人,在他妈妈的眼里都永远是一个孩子。再有收获的人,都不能离开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妈妈的言传身教。无论这个家庭富有或贫穷,伟大的母爱就像和风,就像细雨,润物无声。孟母三迁、陶母退鱼、欧母画荻、岳母刺字,古时候四大贤母的故事到今天叫人耳熟能详,她们那种老牛舐犊和正气秉然的母爱到今天让人感动不已。
很值得骄傲的是,我儿子就拥有如此一位母爱深沉、大爱无疆的母亲。她把教育孩子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儿子不但继承了他母亲较强的学习力,而且从小培养了勤奋好学、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性格特点。母亲从小学起就一直伴随孩子学习,除正常学校课程外,母亲一直在给孩子拟定单独的教育计划,组织了各种课程强化班。不久前,世界著名计算机专家、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洛夫特(John E.Hopcroft)在访问北京谈到人才培养时也提到一个看法:一个幸福的家庭环境对革新型人才培养至关要紧,幸福的家庭环境未必要有优越的经济条件,但宽松、自由、开心的家庭环境可以让儿童感觉到安全、感觉到被爱、勉励他们去探索这个世界。我完全同意这一看法,幸福的家庭环境,特别是爸爸妈妈亲的伴随、鼓励和爱对早期儿童好学习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我觉得,在伴随中进行的家庭教育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孩子培养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二是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好的生活习惯包含天天独立刷牙洗脸、洗澡、整理内务,按时起居,天天运动,不吸烟、不喝酒,更不可以吸毒和赌博。好的学习态度就是要让孩子培养天天看书学习的习惯,让学习成为日常像吃饭和睡觉一样必不可少的内容。而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在当今的互联网年代特别具备要紧的现实意义。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应该说,高中阶段选择了学科竞赛这条路是非常艰辛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无志不足以行远,无勤则很难成事,哪个能坚持到最后,哪个才大概获得胜利。
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儿子就喜欢钻研数学,学习奥数是他一个人选择的。目前回过头来想一想,学科竞赛着实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的道路,尤其是物理竞赛,考核的内容既广且深,需要啃厚厚的大学物理课本,同时数学基础又要跟上,没扎实的数学基础没办法进行计算。为了筹备参加各类型型的物理竞赛,尤其是筹备参加全国初中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儿子的努力和付出是巨大的,我非常佩服他这个年龄能有这份毅力和坚持。天天除去完成学校的各门功课和作业外,课余时间基本都花在物理常识的拓展延伸上。每一个周末、寒暑假都安排了专门的竞赛辅导班,有时由于从学校下课直接奔赴辅导班,随意就啃点面包去上课,回到家已经晚上11点多,还要做学校其他功课的作业。数理化的作业基本都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如果碰上作文作业,那基本上至少需要熬一个时辰了。
高中三年期间,除去学校组织的竞赛培训课程外,儿子还参加了不少培训,辗转北京、深圳、香港、杭州、合肥各地进行了多次竞赛,无数次留下了失败的泪水,也常常收成成功的喜悦。看着孩子这样这般吃苦,我常常提出舍弃参加竞赛,特别是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后,儿子仍然沉迷于物理竞赛,落下了很多的功课。但儿子不认可舍弃竞赛,明明每次考完成绩不理想后,我劝说舍弃,儿子也艰难赞同了,但第二天醒来,还是拿起了心爱的物理课本。哎,算了吧,我想,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吧。功夫不负有心人,儿子作为北京代表队成员参加了2016年十月29日-11月3日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三十三届全国初中生物理决赛并获得了银牌。
从武汉回来后,儿子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补课,要补习几乎所有功课,包含物理,由于比赛落下的课程太多了。孩子每晚挑灯夜战,很辛苦,到新年前,计划落下的课程几乎都给补回来了,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孩子各科成绩基本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状况。
什么时间希冀
正如在《精神的魔力》一书的封面上所写的:这(北大)真是一块圣地,近百年来,这里成长着数代中国最棒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所有又与耿介不阿的人的操守和抗争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的魔力值。科学与民主,已成为这圣地不朽的魂灵。
很骄傲和自豪的是,儿子终于跨进了北京大学这块圣地的大门,将要全方位同意北大精神的洗礼,培养爱国、科学和民主的价值观。生活的路非常长,脚下的路才刚最初。大学的生活步伐将比中学更紧张,期望儿子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对自己负责,把握我们的命,不要虚度光阴。
在刚刚开学之际,对儿子我有以下几个方面期望:
第一,我期望孩子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身体健康是根本,常常看到不少有才华的年轻人或中年科学家英年早逝都是由于忽略身体健康,这是很可惜的。身体健康第一需要维持好的生活习惯。上大学孩子离开爸爸妈妈独立生活,照顾好自己是自立的第一步,要把叠被子、洗茶杯、扫宿舍、理书案变成平时习惯,掌握理剪梳洗,与依据时令、场所适合地着装。还有更要紧的,掌握合理而规律地作息起居。我期望孩子在大学期间常常性从事体育运动,把体育训练当成吃饭和睡觉一样日常必不可少的内容。这种训练可以是打球、游泳、跑步、散步,也可以是在室内做俯卧撑或瑜伽等等,时间要靠自己去安排和计划。可以说,生命是一次长途旅游,没充足的体力,没足够的耐力,非常难抵达既定的旅游目的。
身心健康还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去提升情商。情商主如果指那些与认识自我、控制情绪、应付挫折、勉励自己与处置人际关系等有关的个人能力。假如说IQ是先天分予的,则情商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我期望孩子能在大学日常不断提升我们的情商,培养出独立、完善的人格。
第二,我期望孩子做一个诚信和正直的人。科学和民主,恰恰是北大精神之所在,诚信和正直事实上就是科学的态度,是不弄虚作假、不说谎,这是人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平常日常不可以撒谎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作业和论文不可以抄袭,引用其他人的科研成就要注明。
诚信也是包含Microsoft在内的不少国家大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据革新工场的CEO李开复博士介绍,作为第一核心价值,诚信是Microsoft公司对职员最基本的需要。Microsoft公司不会雇用没诚信的人,假如一个职员发生了紧急诚信问题,他会立刻被解雇,由于这不单单是一个涉及职员道德的问题,更直接威胁到公司利益。
学术研究上出现诚信问题的后果也很紧急。假如在科研活动和科学进步的过程中出现了背离诚信和思想的行为,其风险的不止是科学家的个人诚信,更将会动摇社会对科学家群体的信赖基础,甚而引起社会对科学本身的信赖危机。所以,我觉得,人无论以后从事任何工作,诚信和正直永远是一个人应该坚守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操守。
第三,我期望孩子做一个追求美的人,与美相伴,向美而行。北大的校园很美,未名湖、博雅塔,在这样至美的校园里生活和学习本身是一种身心愉悦。大家的星球和文明也是美的,美有自然之美、艺术之美、科学之美、人性之美,只须你有一颗追求美的心灵,有一双追求美的双眼,那就张开双臂拥抱世界。追求美第一需要时刻维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做一个努力传播正能量的人。
我期望孩子要博览群书,“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北京大学一直有兼收并蓄的学理传统,而且目前每个学科和专业都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因此,我期望大家新年代的大学生们不可以仅仅局限于我们的专业,需要综合学习哲学文化、人文静术、科技等每个方面的最新成就。面对人类文明的每一部分,大家都应维持应有些敬畏。
第四,我期望孩子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北京大学是一个大师云集的地方,也是一个有精神信仰的圣地,因此,我一直觉得,在北大上学不止是简单地获得常识与技能,不可以将在北大的学习功利性地降格为个人谋生或以后个人飞黄腾达的工具。从进入北大的第一天起,大家的孩子们就应该胸怀鸿鹄之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历史使命的层面重新认识和深化自己,立志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而不是穷尽四年,使劲折腾游走,最后将自己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北京大学与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学拓展广泛的国际交流,这给北大的学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作为父母,我期望大家的孩子可以有机会在大学期间多到海外进行交流、旅游,培养深厚的国际视线和着眼于全球的人文关怀。教育的价值就是唤醒每个孩子心中的潜能,帮助他们找到隐藏在体内的特殊使命和命的归宿。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生活就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虽然北大提供了与众不同的提高我们的平台,但路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坚实地走出来。明确自己生活的远大目的,就像是给自己找到了一座远方的灯塔,可以不断照亮前方的道路。祝福北大,祝福今年考上北大的所有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