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化学 

「2023年沪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中考一轮综合复习」

   日期:2025-07-21     来源:www.souhusy.com    浏览:711    
文章简介:沪教版(上海)初中三年级化学中考一轮综合复习: 第五章 初识酸和碱 单元评估测试试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3 小题 ...

沪教版(上海)初中三年级化学中考一轮综合复习:

第五章 初识酸和碱 单元评估测试试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名字: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3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26分 , )

 1.  酿成重大安全事故,下列关于盐酸的介绍,错误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盐酸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其浓度会降低

D.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2.  由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水平分数为.取该混合物,将它投入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为( )

A.

B.

C.

D.

 

3.  下列关于盐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的稀盐酸可帮助消化

C.浓盐酸具备挥发性,在空气中能形成白雾

D.纯净的浓盐酸是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4.  饮用水的之间,符合健康标准.因为受酸雨影响(在国内酸雨中一般含有少量的硫酸),现在国内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要使低于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置办法最可行的是( )

A.加热

B.加入适当纯碱

C.加入适当氯化钡

D.加入适当明矾

 

5.  浓盐酸长期的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是( )

A.溶液水平变大

B.溶液的酸性增强

C.溶质水平分数变小

D.溶液的变小

 

6.  各种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由于其溶液里都含有很多的( )

A.氢分子

B.氢离子

C.水分子

D.酸根离子

 

7.  有关熟石灰的作用错误的是( )

A.改良酸性土壤

B.食品干燥剂

C.建筑上粉刷墙壁

D.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8.  下列材料制造的材料不适合存放硫酸溶液的是( )

A.铜制容器

B.铁制容器

C.玻璃容器

D.瓷制容器

 

9.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 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变化

B.在 溶液中通入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 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 溶液中加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0.  氢氧化铷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式,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能与反应

B.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化学式为

C.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在水中能电离出

 

11.  已知氢氧化锂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和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12.  下列反应是中和反应的是( )

A.

B.

C.

D.

 

13.  物质“组成结构性质构作用与功效”是化学的一个基本看法.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一样的酸具备一样的化学性质是由于酸溶液中有很多的

B.不一样的碱具备一样的化学性质是由于碱溶液中有很多的

C.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由于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

D.浓盐酸具备挥发性,而浓硫酸无挥发性,是由于溶液中溶质水平分数不同

 2、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4.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商品中的残留硫酸

C.用稀硫酸清除铁锈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5.  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是( )

A.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

B.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出的废气

D.燃烧含硫的燃料

 

16.  关于硫酸和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水平都会降低

B.其稀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其稀溶液都可用于除去钢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D.都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

 17.  依据酸的性质回答问题:

反应物

反应规律

反应规律的应用举例

酸+金属

生成盐和氢气

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酸+碱

生成盐和水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酸+盐

生成新酸和新盐

用________除去氯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酸+金属氧化物

生成________

用________除去木炭粉末中的少量氧化铜

 

18.  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想一想,洗头时应先用________剂,后用________剂.

 

19. 含硫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如果,它遇雨水后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会带来非常大风险,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请寄出两个方面有风险实例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为降低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可用烧碱溶液吸收处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 解答卷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20分 , )

 20.  在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小丽同学不小心被黄蜂蜇了一下(黄蜂毒液呈碱性),感到很疼痛,为了减轻小丽同学的疼痛感,可用日常容易见到物质处置,请回答用什么物质怎么样处置才能达到目的?缘由是什么?

 

21.  煤燃烧所产生酸雨的重要原因是,请你举出二个酸雨带来的害处实例及一条预防酸雨产生的手段.

 

 

 5、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

 22. 下列三个实验均可证明能与溶液反应.
实验:用试管集满,飞速加入溶液、塞紧橡皮塞,充分振荡,静置.  

(1)实验后打开橡皮塞时,听到响亮的“啵”声,其缘由是实验后试管中的充气压力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2)对静置后的溶液进行下列操作,由对应的现象可推知溶液肯定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滴加少量稀盐酸,不产生气泡
.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在固体中加入适当的乙醇溶液,配制成饱和的乙醇溶液,向该溶液中通入,直至产生白色沉淀
(1)某托盘天平标尺的最大刻度为,配备有四种砝码若干个,用该天平称取固体时,所需砝码总数为________个;
(2)实验借助的原理是:________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实验:如图所示,将溶质水平分数为溶液缓慢、全部注射入瓶中,察看到酒精倒流入瓶中,最后瓶中剩余气体.此实验条件下,体积水约可溶体积不溶于酒精,
(1)实验时________(填“能”或“不可以”)用水代替量筒中的酒精;
(2)实验时将溶液缓慢注射入瓶中是什么原因________;

 

(3)依据上述实验可推知:与溶液反应的约为________(取整数)

 

(4)理论上,上述溶液与足量反应都转化为时,参加反应的的体积大约为多少毫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

 

(5)事实上,上述溶液吸收的偏少,其缘由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不纯
.装置漏气
化合生成了
.倒流入瓶中的酒精干扰了溶液对的吸收.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做中和反应实验.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肖明:无色液体是水;王岩:无色液体是溶液;李丽觉得无色液体可能是________溶液.
【实验探究】  

(1)假如你是小组成员之一,你觉得肖明猜想的原因是________.

 

(2)王岩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理由是________.

 

(3)填写李丽的猜想,并针对她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不是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拓展应用】

 

(4)请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生产日常的应用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考试试题分析

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中三年级化学中考一轮综合复习: 第五章 初识酸和碱 单元评估测试试题

1、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3 小题  ,每题 2 分 ,共计26分 )

1.

【答案】

B

【分析】

依据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具备挥发性,具备酸性,结合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进行剖析判断.

2.

【答案】

C

【分析】

依据镁元素的水平分数可计算镁元素的水平,借助反应后的溶质为硫酸镁,依据镁原子守恒来计算硫酸镁的水平,混合物与酸的水平和为溶液水平,最后计算溶质的水平分数.

3.

【答案】

D

【分析】

依据已有些常识进行剖析,盐酸时氯化氢的水溶液,浓盐酸具备挥发性,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

4.

【答案】

B

【分析】

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剖析,要使酸性溶液的升高,可以加入显碱性的物质.

5.

【答案】

C

【分析】

依据浓盐酸敞口放置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进行解答.

6.

【答案】

B

【分析】

各种稀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是酸的共性,由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剖析判断即可.

7.

【答案】

B

【分析】

依据已有些氢氧化钙的性质和作用与功效进行剖析解答即可.

8.

【答案】

B

【分析】

依据酸的化学性质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硫酸不与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来剖析解答.

9.

【答案】

B

【分析】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再考虑实验现象;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考虑;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考虑.

10.

【答案】

B

【分析】

溶液具备碱的性质;
.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是强碱,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11.

【答案】

B

【分析】

、运用二氧化碳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运用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酚酞变红色解答.
、运用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
、运用可溶性碱能和氯化铁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和盐解答.

12.

【答案】

A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用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剖析判断.

13.

【答案】

D

【分析】

、依据不同酸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它们都含有很多的进行解答.
、依据不同碱化学性质相似,是由于它们都含有很多的进行解答.
、依据中和原理剖析.
、依据物质的组成剖析.

2、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4.

【答案】

A,C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用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剖析判断.

15.

【答案】

C,D

【分析】

酸雨主如果一些酸性气体升到空中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使雨水酸化.罪魁祸首是煤、石油很多燃烧生成的酸性气体,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16.

【答案】

B,C

【分析】

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放置时因为浓硫酸具备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浓盐酸具备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稀硫酸和稀盐酸都具备酸的通性.

3、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7.

【答案】

稀盐酸,盐和水,稀硫酸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与碳不反应.

18.

【答案】

洗头,护发

【分析】

从弱酸性有益于头发的健康出发考虑.

19.

【答案】

能使水体、土壤酸化,可以毁坏森林树木

 

【分析】

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质能和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物质,当雨水的小于时,就形成酸雨,酸雨的害处是相当大的.

4、 解答卷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0 分 ,共计20分 )

20.

【答案】

解:将食醋涂抹在小丽被黄蜂蜇了的伤口上,从而非常快减轻疼痛感.缘由是食醋可以中和黄蜂的碱性毒液.

【分析】

由于黄蜂毒液呈碱性,(酸性或碱的物质都使人难受),所以要考虑用日常容易见到的酸性物质来中和它.

21.

【答案】

解:煤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要紧物质,酸雨的害处有:腐蚀建筑物,毁坏森林树木,使土壤、水体酸化等;
预防酸雨产生的手段有:燃料煤用前进行脱硫,工厂排出的废气处置后再排放,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等.
故答为:酸雨带来的害处:①腐蚀建筑物;②污染土壤.预防酸雨产生的手段:少用煤作燃料多用洁净的燃料等.

【分析】

煤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要紧物质,酸雨对环境的污染是相当紧急的,应预防酸雨的产生.

5、 实验探究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  ,每题 15 分 ,共计30分 )

22.

【答案】

变小

,,溶剂的类型,不可以,预防二氧化碳气体从导管逸出

 

(4)

【分析】

实验.(1)依据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气体变少进行剖析;

(2)依据氢氧化钠与生成物碳酸钠的酸碱性与碳酸钠能与稀盐酸与氯化钡反应性质进行剖析;
实验.(1)依据所需药品水平与砝码的关系进行计算;
(2)依据氢氧化钠水溶液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溶质类型与溶剂类型异同进行剖析;
实验.(1)依据二氧化碳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性进行剖析;
(2)实验时应将氢氧化钠溶液缓缓注入注射器中,这主要考虑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从而预防二氧化碳气体从导管逸出;

(3)依据反应前与反应后气体体积的变化来计算与溶液反应的的体积;

(4)先求出的水平,再依据氢氧化钠的水平,借助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水平,再借助密度公式求出二氧化碳的体积;

(5)不纯和装置漏气、酒精倒流到瓶中都会使瓶中二氧化碳变少,从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就偏少.

23.

【答案】

稀硫酸;(1)肖明猜想是水,是由于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而且加入酚酞不变色,故填:氢氧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酚酞不变色,则无色液体可能是水;

(2)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故无色液体不可能是氢氧化钡溶液,故填:不正确,氢氧化钡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3)李丽的猜想是稀硫酸,要检验是不是存在硫酸,可以依据硫酸的性质进行,可以用加入碳酸钠溶液的办法,察看是不是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产生,则含有硫酸,若无气泡产生,则不含有硫酸,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上层清液,滴入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溶液中含有硫酸
无气泡产生,溶液中不含有硫酸

(4)中和反应可以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处置酸碱性废水等,故填:改良酸性土壤.

【分析】

依据酸碱中和的常识进行剖析,氢氧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硫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气体.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