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行业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报喜不报忧,大家看到和听到的总是是某某考上了哈佛大学,某某毕业后就职于投行,年薪百万,但留学的光鲜下面还有不少让人悔恨终生的留学策略和案例。本来我想找一些留学失败的案例做一些访谈,但,嘉宾实在难找,只好依据个人的经验和历程过的案例给正在筹备出国的学生和家张做一些总结,以使更多的学生和父母选择正确的留学道路。
第一要说明的是留学选择是一个没办法量化的东西,大家没办法通过科学的办法或者魔法来预测这种选择是不是正确,虽然大家没办法预测将来,但有的留学策略是明显有问题的,而大多数出国教育的选择只有一次机会,是孩子的终生大事,选择错误,则会悔恨终生,所以留学选择上需要尽可能减少风险。那样,哪种状况或者策略或许会使学生和父母悔恨终生呢?
第一种状况,没做好筹备,匆忙出国留学。
留学规划做得越早越好,从开始进行实质的筹备,出国留学标准化考试、申请、办理手续至少有1年的时间。假如你的时间少于一年,就是匆忙型。容易见到典型的是每年高考考试后,假如考得不好,父母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听信朋友和所谓专家的建议,不管什么学校、孩子什么状况就去了,学生没筹备好,主要体目前之一是英文。我以前有一个学生父母,觉得学生目前英文学不好,是由于英文环境不好,就把孩子送到中国学生特别少的一个美国大学,结果孩子到了由于连交流都有困难,天天和父母哭,父母着急得不可以,但也帮上忙,后来孩子实在受不了了,只能回国,心理上留下了非常紧急的问题。
第二种状况,不合适出国的孩子非要送出去。
特别是低龄留学的孩子,特别合适低龄留学主要有两类,一是自控能力强,聪明,家庭经济条件好,如此的孩子送到海外读高中,本科就读顶尖名校的机会比在国内高不少。还有一类就是或者偏科,或者不适应国内的中学教学方法,而到海外,选择的空间大不少,如此的孩子甚至会给父母带来惊喜。假如孩子在国内的自控能力弱,品性不太好,把孩子送出去,看上去省事,实质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我以前曾有学生被学校开除的案例。孩子在海外山高皇帝远,又有时差,假如孩子超越十八岁,父母甚至不经学生的赞同都没办法获得学生在校的成绩。我就遇见过好几个孩子在海外沉溺电子游戏,没办法从高中毕业,爸爸妈妈是1年后才了解,回国又没学上,很痛苦。
第三种状况,不够专注,不断改变主意,让学生不断适应新的体系。
对于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不少学生父母既让学生筹备出国家公务员考试试,也要学习中国普高的课程,事实上很难兼顾。北美系统和英联邦系统教育体系差别比较大,假如父母期望孩子将来去美国读大学,最好就去美国读高中,若是去英国读大学,最好就去英国读高中,由于无论是环境、语言、人脉、文化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积累和沉淀,不合适太过折腾。我就见过一个学生的爸爸,孩子在新加坡读了1年A-LEVEL,在英国读了1年A-LEVEL,然后想我咨询说听说澳大利亚很容易移民,想转到澳大利亚读高中。如此折腾事实上既然浪费了时间和资金,也把孩子搞混乱了。
第四种状况,急功近利,或者为了省钱,想走捷径。
第一,留学的成本是比较高昂的,出了国就没办法省钱,重点的问题是出国第一要从大学毕业,这是最低的需要。目前海外有的所谓的快捷课程,非常快完成学业,但事实上欲速则不达。我觉得对于中国学生来讲,英国和澳大利亚的预科类课程是免不了的,由于中国的学生不了解怎么样查资料、怎么样做演示、怎么样写论文等,而预科类课程就是让学生学会这类技能,让学生顺利毕业。我遇见过一个学生,在墨尔本大学读大一,以前是非常出色的学生,但她把中国死记硬背的习惯带到澳大利亚,结果第一学期全部考试都不及格,我看到她的书,都画烂了,可想她的努力也没获得结果。所以我说,捷径走不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要走的路,即便大家已经走过,他们同样要走,一步都不可以少,不可以急。
第五种状况,盲目选择专业。
我做咨询很长时间了,职业规划师也做了5年多,近期在潜心研究留学和职业规划的结合。大多数学生和父母选择专业的时候都很随便,既不知道学生兴趣、性格和价值观,也不知道社会未来发展趋势。这样的情况很危险。一方面,海外和国内的状况差异非常大,不可以根据中国的状况来做简单判断,另外一方面,热点专业或者甚至是所谓的移民专业目前是热点或者能移民,将来就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