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一瓶牛奶,也要将塑料盖和纸盒进行垃圾分类、饭后主动收碗擦桌子、不剩饭剩菜……一则名为“什么才是输在起跑线上,和日本学生共进午餐有感”的微博近期转发率相当高。在日本,强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联系的儿童教育,鼓励儿童形成坚韧、努力的品质,这其中全职母亲功不可没。在杭州,也有一位来自日本的全职母亲王江利子。为何会选择全职?到底日本母亲有哪些不同的婴幼儿教育经?
着装、洗脸、刷牙、吃饭
两岁的弟弟向哥哥学
定居杭州已4年多的静冈人王江利子告诉记者,跟中国家庭常见的祖辈抚养不同,在日本,年轻母亲基本都是自己带孩子。“我父亲退休后在家附近买了一块地种菜,我母亲在学跳舞,退休后的长辈们在享受第二个生活。”
孩子是最伟大的作品,母亲有责任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让他们领会爱。王江利子说,大多数日本家庭都有两三个孩子,“我的大儿子目前5岁,小儿子2岁半,读小学前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期,培养教育孩子是我现在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江利子眼中,中国母亲直爽,热衷教育孩子。而江利子显然更谦逊,生活自立的细节培养更严格。天天从起床开始,穿衣、洗脸、刷牙、吃饭……母亲会站在旁边看着孩子。“我们的事情自己做!”2岁多的小儿子能行吗?母亲没心软的意思。“弟弟不会做的都会学着哥哥的样子做。有的确实不可以做的我才会帮忙。”江利子告诉记者,日本人不少都是多个兄弟姐妹,爸爸妈妈照顾不过来,所以孩子子需要要掌握做我们的事情,总是都是从两三岁开始练习。
比大人少穿一件
习惯比排名更要紧
江利子曾是一名儿童英语培训老师。她告诉记者,刚当母亲时还是有的不知所措。曾有一度需要过于严格,小朋友重压太大,反而在婴幼儿园表现不好。
目前,江利子家的墙上贴了两张简单的表格,分别罗列了哥哥与弟弟需要自己完成的事情。表现好就能得到五角星。“弟弟必须要做的是自己穿脱鞋子、上卫生间,哥哥的需要也只有短短的几条,其中包含不可以欺负弟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得到五角星就会非常高兴,鼓励式教育反而成效更好。”
面对杭州遍地开花的早教班、兴趣班,江利子表示小有“鸭梨”,不过非常重要还是习惯,这才是让孩子们受益终身的。“譬如排队时绝对不能插队、不乱扔垃圾,力所能及地进行垃圾分类。”
而提及传闻中的“抗寒训练”,江利子说,这其实是对孩子不过度保护的表现。“孩子的体温比大人高中一年级点,活动量又大,假如穿得太多,出汗了反而容易感冒。”江利子的做法是让孩子比大人少穿一件。
和孩子们一块玩
厨房里的小小男子汉
说起婴幼儿教育经,江利子说的最多的就是“一块玩”!这幸福的一家四口是吴山广场的老客人。“每一个周末都是family day,大家去练武术、爬山,在家举行小朋友聚会,弹钢琴,下厨房等……总之,就一块玩!”江利子说,平常做料理的时候,儿子们都要打下手,譬如摆西兰花、切蔬菜、搅拌、下面条等。
非常有一手的江利子还成了儿子所在的新华实验幼托园竹竿园区的父母讲师团团员。不久前在婴幼儿园组织的亲职培训上,她给中国母亲们“上了一课”:教父母制作日本最著名的5种寿司,让所有中国父母慢慢领会到,她口中的“一块玩”其实就是“不重结果重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亲子交流是尤为重要的。
江利子说,让孩子们下厨房也是日本比较时尚的一种聚会模式。而全职母亲们可以借机交流,不会感觉与社会脱节。怎么样在相对静态的家庭日常对抗社会变化带来的焦虑感,江利子说,愈加多的日本女人,在孩子上小学后回归职场,“我学中文一年多了,期望有机会可以在杭州当日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