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示例
教学目的:
1.诵读赏析课文,领会课文生动、细致的描写。
2.深入探究三叔的语言,理解其深刻的意思。
3.合作学习,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程度。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课文,领会课文生动的语言。
2.领会珍惜时间、抓住生命的重要程度。
教学难题:
探究三叔的话,理解其深刻的意思。
教学办法:
自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活动:
1、播放歌曲《童年》,导入新课。
一首动听的歌曲将大家带回到了那金色的童年,童年,它就像一幅画卷,记载了大家成长中很多漂亮的回忆。同学们,你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呢?
指名介绍我们的童年。
老师总结,导入课题:
刚刚几位同学都介绍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童年,几乎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开心的。下面,大家就一块儿看看作家程海笔下“我”的童年。板书《三颗枸杞豆》。
2、引导学生初读感悟,发现问题。
1.过渡到入:
同学们,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愈加需要革新型的人才,而成为革新型人才的重点就是敢于怀疑、敢于发现问题。听说大家班的同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下面,老师就给大伙一次表现的机会,大伙想不想表现!
2.教师投影出示:
以跳读的方法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随手作笔录,看哪个找的最多,最有价值。
3.老师读题,强调跳读的方法。
4.学生跳读课文,找源于己不理解的问题。
5.指名说,老师准时予以鼓励。
注: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小树林为何能成为我的乐园?
〈2〉我被送进学校后,为何感觉脸汉字都是黑乎乎的?
〈3〉父亲的拳头,使我乖乖的上了几天学,但为何我经过小树林时,又旧病复发了?
〈4〉阳光为何是一绺一绺地,像金色的丝绸?
〈5〉为何“我”在小树林里看到黑乎乎的人影,第一想到的是父亲、老师,而不是三叔?
〈6〉三叔为何说“哪个又不是如此呢”?
〈7〉“我呆呆立了一会儿,突然感到非常乏味”,这是为何?
〈8〉三叔三幅画的意思是什么?
3、引导学生采取合作的学习技巧,探究三叔语言的意思。
1.老师:好,很对不起,课堂上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将自己找到的问题展示出来。不过我可以看到大伙的见地还是很敏锐的,都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需要大伙注意,大家光会发现问题还不可以,还需要掌握解决问题。在遇见问题之后,你是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的呢?
2.指名说。
3.老师: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不少的,重点是靠大家去挖掘。老师向大伙推荐一种办法,那就是合作、探究学习。(板书:合作 探究)什么是合作、探究学习呢?也就是多人互助、合作,多向交流的学习技巧。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一个人学习,是非常难学到更多常识的。下面,大伙前后位四个人为一组,选出组长,合作、探究你们这一组在初读课文阶段遇见的问题。另外,老师这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请大伙帮个忙,一同解决了,可以吗?
4.教师投影出示以下问题:
回忆课文,结合问题,合作探究:
〈1〉三叔两次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太迟了”,你能揣摩出三叔的内心活动吗?
〈2〉我把西沉的太阳看作“一个红色的车轮”,三叔“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他似的”?“捉住太阳”的意思是?
〈3〉小时候,我是个淘气鬼,父亲的拳头没征服我,但三叔的一席话却使我发生了变化,为何?
5.前后位四人为一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予以鼓励、表彰。
6.回答问题,师准时评价、指导。
注: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对于重点部分加以强调,回答出色的地方教师准时用适合的语言加以表彰。
7.老师总结:
三叔一生屡立志向,但都由于没持之以恒,而最后一事无成。为了不使三叔的悲剧在大家身上重演,大家需要把握目前,抓住时间,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价值。
刚刚,通过大家的一同努力,很多问题都被大家解决了,让大家用掌声为大家的成功庆祝一下。
8.质疑:
大伙还有没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一同解决。
4、引导学生结合我们的实质,谈谈怎么样抓住时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过渡导入:
同学们,三叔在小树林里画了三幅画,画后又画了三个“0”,这三个“0”给了我很多启示,当你看到这三个“0”,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拿出纸和笔,将自己所想到的写下来。
指名读,师准时予以鼓励。
5、总结全文:
同学们,作为青少年的大家还拥有着很多岁月,大家应该抓住今天,充满激情地迎接明天,勇于达成我们的理想。这里,老师筹备了一份礼物送给大伙。那就是——对联一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与大伙共勉!
教材点评:
1.以景物描写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
2.指导学生使用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办法学习,调动学生积极性,由易到难地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