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化学  初中  高中  数学  小学 

专家建议:父母跟孩子玩时听孩子支配

   日期:2024-10-31     来源:www.dbeij.com    浏览:452    
文章简介:大家把一些表面的东西看得太要紧了,第一就是财富。其实真的对人更要紧的,是一个好的环境,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个人的修行。

  大家把一些表面的东西看得太要紧了,第一就是财富。其实真的对人更要紧的,是一个好的环境,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个人的修行。一个人假如没价值观念,没生活目的,比较容易在喧扰的、空洞的日常迷失。

  ——周国平

  笔者:在你45岁以前《人与永恒》里,探索“男性与女性”、“理性与感性”、“性、灵性与爱”;在你50岁未来的《妞妞:一个爸爸的札记》、《宝贝,宝贝》里,探索“父性与孩童”——可以如此说吗:著作的内容变化,记录了你的生活轨迹?

  周国平:其实总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一直关注生活的各种问题,包含根本性的问题,也包含形而下的问题。这类东西牵扯每个人的心灵。我的关注指向一定遭到历程的影响,无论《妞妞:一个爸爸的札记》也好,《宝贝,宝贝》也好,事实上都和我的历程有关。一个人在人世间走一趟,会历程各种各样的事情,这类过程都是暂时的,你拥有些就是这类“暂时”,它也因此而可贵。想让这种“暂时”不那样快地过去,只有一种方法:写作。写作对于我来讲,不单纯是我的职业。其实搞哲学的人是不搞写作的,他要搞学术。我不想那样。我觉得假如纯粹地搞学术是不够的,由于我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不想变成学术的工具。

  笔者:爸爸对于女儿的爱,总是是矛盾的。一方面是“爱的独占”,期望她是自己;其次是“爱的奉献”,期望她是世界。告诉大家在《宝贝,宝贝》里,一个哲学家的爱是什么样的,超越于这类世俗套路了吗?

  周国平:从亲子关系来讲孩子是我的骨肉,我一定感觉她是我的。但这种“是我的”不是一种私有些定义,是一种血缘的定义。我并不觉得我可以像一个物品一样去占有她。一个爸爸对女儿男友的挑剔心态是可以理解的,或许到她谈婚论嫁的时候,我心里也会有一种酸意,但我会克制自己、换位考虑,我会帮她剖析哪种人合适和她一块生活,但不会替她做主。

  笔者:王朔写了《致女儿书》、崔健出演了《我的爸爸妈妈》。所有那些有锐度的有灵性的才子,都伴随岁月适应了生活,或者说“老了”。这是可悲的事情,还是可喜的事情?

  周国平:我感觉这是一个好现象。大家总是容易被野心支配,搞什么伟大的创作,感觉惊世骇俗才有价值。但我感觉,人类生活的核心永远是平凡的。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历史如何进步,永恒的就是人类的延续。这就决定了,人的亲情是古老而常新的。一个国家即使发生政治变化,只须老百姓可以繁衍下去,就什么都不怕,人类的生活还会朝着健康的方向进步。大家都能来关注和珍惜平凡的生活是好现象。

  笔者:现代传媒也衍生了很多“泡沫生活”。但好像,这个年代溺爱平庸化、明星化。是年代的错误,还是平庸的错误,还是高贵的错误?该如何平衡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呢——或许对哲学家来讲,这是他们一生的焦虑。中国古时候士人给出的答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以为怎么样?

  周国平:平庸和高贵无所谓错误,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但大家这个年代确实有个问题:浮躁。大家把一些表面的东西看得太要紧了,第一就是财富。我感觉金融危机特别好,它打击了大家对财富的狂热,提供了一个深思的机会。目前大伙回过头来想,意识到了还有比财富更要紧的东西,宁愿社会进步得慢一点。

  其实真的对人更要紧的,是一个好的环境,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是个人的修行。一个人假如没价值观念,没生活目的,比较容易在喧扰的、空洞的日常迷失。内在的东西丰厚了,无论外在的魅惑、重压多大,你都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但假如你内在的东西非常薄弱,重压来了就会害怕,魅惑来了就会挡不住,就没自我了。所以,大家讲“自我哲学”不是一个空洞的东西,一个人有没“自我”就看这个人的心灵世界是否足够强大。

  我感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是对的。但其实是有一个关系问题,“独善其身”是个基础,只有“独善其身”的人才能“兼济天下”。假如自己都搞不好,又如何去“兼济天下”?自己要有我们的精神生活、我们的追求目的,假如没的话就是瞎吵瞎闹,对社会没好处。如此的人发出的声音越大,越是噪音。

  笔者:大家想了解,你——爸爸,与宝贝——孩子之间,一天工作生活的时间表。你如何伴随她?如何游戏?如何交流?如何教育?如何躲避“对于幼嫩的心灵,哲掌握使她孤独”的陷阱?你说“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法最能看出这个人的生活态度。那种逼迫孩子参加角逐的父母,自己在日常总是也是急于求成的”。如何防止?

  周国平:我最大的优势是时间自由,所以用在女儿身上的时间不少。我的主要工作是写作、搞科研,我可以把这类事情往后推一推,但陪孩子玩这件事不可以推,由于没法弥补——孩子非常快就长大了,你没机会跟她玩。

  孩子特别需要快乐。特别目前的独生子女,她的玩伴是极少的,大人陪孩子玩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成长方法。我在跟孩子玩的时候,是听孩子支配的。孩子在日常是被动的,她要依靠大人,但在游戏中总是是主动的。她会想出不少如何玩的花招,我就立刻响应她,推进她的想象力往前进步,如此她也感觉有意思。

  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大家会捉迷藏,她来抓我,我来找她。稍微大一点,她开始玩过家家,模仿大人的生活。你若是真的投入了,感觉到的就是孩子的快乐。事实上孩子是在学习生活——它不止是“在生活”,而且是“高于生活”,她会去想象。跟孩子玩的时候我特别喜欢逗她,我会装傻充愣,如此她会特别有收获感。她说你如何那样笨啊!这时她特别开心。这时她的自信心、想象力会全方位进步。

  在《宝贝,宝贝》中,我写到一些关于她的事。譬如上小学时,一个小男孩给她写情书,且跟另外一个小男孩说喜欢啾啾。另外那个男生就当着写情书的男生跟“啾啾”说“这个男生喜欢你”。此时,写情书的男生就否认喜欢她了。啾啾非常生气地跟我说:他居然为了面子不承认事实。我说,宝贝,不是那样简单的,他是害臊。这是一个秘密,他不想其他人公开谈论——其实如此的事是很珍贵、很可爱的。

  笔者:当今的年轻人物质丰裕,却比较容易抑郁、迷茫。症结何在?你如何看现代人“没办法承受生活之重”出现的精神问题。哲学、或者文学可以拯救吗?

  周国平:这不是拯救的问题,只能说是个人的问题。任何年代都有清醒的人和不清醒的人。目前是个商业年代,不少人被财富拖着走;在大家年轻的时候是个强调意识形态的年代,不少人也是被那个年代左右,也没找到自己。大家不要去怪罪年代,只能去需要自己。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