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勉励让孩子一定自己
故事
约翰家有个刻着“独一无二”4个字的红色餐盘,如果哪个做了得到一家人认同的事情,吃饭就能用这个盘子。
这天,约翰带好朋友大卫回家。大卫骑来了一辆好看的新自行车,那正是约翰存钱想
要买的车子。
大卫得意地说,他这次测验及格,自行车是爸爸妈妈奖给他的。其实,约翰这次测验也及格了,但仍需要自己省钱买车。妈妈担忧约翰会有不公平的想法,便对他说:“我了解你或许会不愉快,特别是你学习那样用功,还通过了测验,这都是我和你父亲最感到骄傲的事,因此你有资格用红盘子吃饭了。”
约翰若有所思地看看自行车,再看看大卫,然后小声对妈妈说:“母亲,红盘子更棒,由于那是我一个人努力得到的。”说完,就高兴地和大卫出去玩了。
剖析
约翰的爸爸妈妈用红盘子吃饭来刺激孩子,通过孩子准时的自我勉励来解决外面环境对他的影响,目的是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正确认识。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自我勉励是习惯内化的结果,孩子看重的不再是爸爸妈妈的表彰或者物质上的奖励,而是对自己努力的一定,并能正确面对物质魅惑,相反,不适合的物质奖励会使孩子变得完全依靠于别人的赞许。
方案
孩子获得好成绩或有所进步时,最好的奖赏是能在当晚告诉家人,推荐他的收获。作为父母,虽然大家可以不断重复地告诉孩子,大家是多么为他感到骄傲,但最后他还要依赖我们的力量来强化我们的行为。帮助孩子形成这种力量的最好做法是:指出他所做的事情值得给予荣耀,然后提醒他要从内心里承认自己。帮助孩子掌握自我勉励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过程,不能离开父母的尊重、信赖、指导及影响,这能够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心,并维持继续努力的积极态度。
实事求是,正确表彰。为了防止出现父母的鼓励一停,孩子的好行为就停的状况,父母在表彰孩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彰要值得,让孩子了解,自己真的该得到表彰;二是表彰行动,而不是孩子,由于表彰的真的目的是帮孩子掌握分辨是非,找到改进自己行为的方法;三是表彰要尽量具体,让孩子了解到底啥事做对了。
学习积累,积极引导。教孩子掌握自我表彰和勉励,父母的任务除去一定和表彰孩子以外,自己也需要不断学习、积累各种自我勉励的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孩子。譬如,教孩子自我对话是一种成效很好的做法:“我非常棒,我能做好这件事。”
创设情境,自我勉励。父母应依据孩子的年龄及家庭的实质条件,在家创造积极的环境。比如让孩子的房间充满向上、乐观的氛围,创设轻松的家庭游戏方法,让孩子在自我勉励的习惯培养过程中,知道生活和周围世界,增强孩子与爸爸妈妈间的情感交流与交流。
温情提示
发现孩子有消极情绪,应准时使用适合的办法消除。可以建议他用以下办法考虑:“即便不如人家,但毕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试着做,并认可自己所做的,不要胆怯、害臊。”
当孩子在某事上失败了,他在自我勉励时,父母更要鼓励他一定我们的成功,如此可以帮助他缓解紧张的情绪和重压。
帮助孩子独立、愉快地完成任务。过分的保护和缺少保护都是有害的。当孩子遇见困境和重压时,要鼓励他一个人动脑筋想方法,有需要时才给予帮助。好的主意和行为要遭到表彰,并鼓励他进行自我表彰,如此,孩子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能领会到怎么样运用自我勉励,并巧妙地运用各种办法解决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