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投稿推荐了自己辅导预初孩子的历程,真的叫人看得感同身受。
之前月考我家娃拉了坨大的,数学考了59分。
痛定思痛我决定从今将来,天天下班给娃辅导两个小时的数学。
结果,第一天辅导把我气哭了。
第二天辅导气的我心腾腾直跳,忍不住骂了他一顿。
明明孩子平常非常乖非常听话的,为什么一到学习就跟变了个人一样?
抓耳挠腮的,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卫生间,我口干舌燥一道题反复讲了半个小时,当时说是会了,一换个相同种类型的题就不会了?
我不是个随便舍弃的人,特别是对于孩子的教育。
后面天天都是如此的循环,每次辅导完孩子,心里都有一股气发不出去,每晚要缓好久才能睡着。
昨晚辅导孩子一周了,就让孩子做了个题型都是近期说过的试题,看看学习成效,结果这次考了56。
我彻底崩溃了,一股怒气直冲脑门,不久就感觉脑袋发蒙,眼前发黑,被气晕了过去。
这把大家都吓坏了,我一个人也从这期间辅导孩子的激进情绪中,清醒了过来。
辅导孩子真或许会被“气死”
带孩子不会被累死,但可能真的会被“气死”。
之前新闻报道,辅导孩子被气出病来的父母可不少。
有母亲被孩子气到手脚抽搐,入院急救的;
还有父亲辅导孩子作业被气到心梗住院的;
甚至,真的有母亲被“气死”的!
看了这类新闻我第三庆幸自己才最初辅导孩子,虽然被气晕倒了,但还没对身体导致什么紧急的损伤。
我这次终于醒悟了:保命要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活久点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辅导功课还是找专业的人来干吧,我宁可多花点钱找辅导老师来教。
我摆烂了,儿子却开窍了
从那将来,大家家的环境缓和了不少。
之前我一个人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家的环境其实天天都挺紧张的,不止是我,孩子他爸也遭到了影响。
可能孩子也遭到了这种环境的影响,辅导的时候比较紧张、害怕,才总是想要逃避的。
目前我放松后,孩子每晚上线上课学习数学,反而短期内就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至少做过的题不会一再做错了。
我甚至摆烂到不再主动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不催他写作业,不天天盯着帮他检查作业了。
目前不管孩子拿回家哪种成绩单,我都能平静应付,还能反过来安慰他:“没事儿,不管如何母亲都爱你。考不好不要紧,咱们都可以学,母亲给你找老师。”
听我如此说后,我儿子忽然哭了:“呜呜,我还以为我考不好你就不喜欢我了,之前你变得好凶,一点都不关心我,只了解看成绩。我都有点害怕你了。”
他还跟我道歉了:“对不起母亲,我不是故意不学习气你的。我将来肯定认真学习,你不要再变得那样可怕了。”
看到儿子如此我才了解:“就算我儿子目前已经长得比我高了,也不过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除去学习,生活上、情感上都正是需要我引导和关心的时候。”
我抱着儿子反复安抚他:“不管如何,母亲永远爱你。”
要想孩子开窍,爸爸妈妈必须要先觉悟
婴幼儿教育真的是个玄学,我摆烂后,儿子反而跟开窍了一样,进步飞快。
这到底是为何呢?有哪些科学原理可以讲解的吗?
我发现人有三种记忆,数据记忆、程序记忆和情绪记忆。
而情绪记忆对数据记忆和程序记忆具备显著的促进或抑制用途。
孩子一旦在学习中出现负面情绪,就会抑制、削弱数据记忆和程序记忆。
而我在辅导孩子的时候,常常忍不住去训斥他,他就会产生焦虑、恐惧、愤怒的消极情绪,这类情绪状况大大减弱了他的学习成效。
怪不能我一个人教的时候,说过几次的题了还是不停做错,辅导老师教他就不会如此了!
我还发现教育中爱先行,爱肯定是走在教育前面的。
特别是对于十多岁的孩子,他们看着人高马大的跟成人没什么不同,其实内心还是很幼稚依靠爸爸妈妈。
假如大家做爸爸妈妈的在这个阶段过于严厉、只重视成绩,会让孩子以为大家的爱是跟成绩挂钩的,致使孩子患得患失,内心缺少安全感,甚至对学习、考试产生畏惧、厌烦心理。
其实,孩子一次次考不好,自己内心也是很挫败的。
假如大家让孩子感觉到无条件的爱,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拥有克服困难提升成绩的勇气。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父母肯定是孩子的领头羊。
假如父母用错了办法、跑错了方向,孩子的教育必然会出错;
只有父母自己先对孩子的教育有所觉悟,孩子才能真的在学习上开窍。
声明:图文均源自互联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