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感觉抬不起头来。“本来不想让大伙了解家困难,可如此一来全班都了解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大家当众‘揭伤疤’,这对大家公平吗?”为认定贫困生资格,贫困学生需当众演讲同意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如此的方法对这类学生来讲到底是公平还是伤害?
学生:演讲并投票选出“最穷”
小刘告诉记者,她是外地来沈读大学的学生,家境贫困,可正是贫寒的家境培养了她好强不服输的性格特点。“我最不喜欢在其他人面前说我家的状况,不想让大伙了解我家困难,不想叫人同情,更不想成为其他人的笑柄。”小刘说。
“可目前要认定贫困生资格,拿助学金和奖学金,就需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我家困难的状况,真是开不了口!”小刘告诉记者,学院为了公平公开,在认定贫困生资格的环节上,每位提交申请的学生除去要上交贫困认定材料外,还要在同学面前将自己贫困的家境和盘托出。随后投票选举,得票最高的前5名才能获得资格。“有些人想讲,得票自然多,可像我如此不喜欢讲的,一定没人投给我啊!如此真的公平吗?”
院方:刚开始是想评判公平公开
十月15日,记者来到了这所学校,见到了该学院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的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贫困生认定工作一直是学院的一项要紧工作,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认定标准则是申请学生提交的贫困认定材料。贫困生分为特殊困难、困难和一般困难三个等级,每一个等级的人数都是有定额的,因此学院才想以一个公平的方法进行认定。
“公开演讲的方法也是一年多以前才用的,出发点是好的,以前学生没反馈说这种方法不好,大家也就疏忽了。目前看来,这种方法的确会对贫困生的自尊心有所伤害。大家已经着手修改评测认定的方法了,或许会借鉴兄弟学校、学院的好方法,尽可能做到让同学们认可。”据《沈阳晚报》记者调查
学生:保护我们的隐私更要紧
“假如要靠演讲才大概获得助学金,你会选择吗?”记者在两类大学生中做了一项调查,一类是家境普通学生,对如此的问题均表示不会选择,“由于保护我们的隐私更要紧”。
记者又就这个问题采访过去报道过的五名贫困学子,虽然考虑回复的时间不一,但均表示会上台演讲,“3000元的资助是个不小的数额,基本可以解决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何况我家本来就贫穷,我只不过陈述事实而已。”来自青海藏族乡的陈立同学非常坦然地告诉记者,有时需要向现实屈服。虽然会如此做,但所有被调查大学生均表示不赞成如此的方法。
老师:演讲不可以客观反映贫困
“青年都有自尊心,尤其是18、19岁阶段。”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辅导员邹萌表示,用如此的方法可能会事与愿违,“有个别同掌握有拉票的嫌疑,哪个说得煽情哪个得到的支持就多,那些不擅长表达的贫困学子得不到真的的关怀,反而会起到负面用途”。
中南大学[微博]学工部副部长唐海波也表示不同意学生以演讲的方法评选助学金。“第一,演讲投票的方法不可以客观地体现出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由于这个过程存在夸大或者淡化困难状况的可能。同时,这种办法也暴露了学生的隐私,是很无人文关怀的。”
湖南经验
参考平时生活质量
发动身边同学评判
正值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时期,沈阳大学的做法成为互联网热议话题。到底要如何才能把助学金送到真的需要它的学子手中,保证评选的公正公平呢?记者在湖南几所大学进行了采访。
中南大学:
该校学工部副部长唐海波介绍,中南大学国家助学金评审一般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每一个学生入校都要填写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此表可以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家庭所在区域、人口、经济收入等状况。第二,申请国家助学金的贫困生还需要提供家庭状况的三级证明,这项证明中除去家庭的困难状况,还可提供地震、台风、洪涝等意料之外受灾状况。最后,还要依据每一个学生入学后的平时行为表现,与身边同学的实质反映来评判。
“除去最后一项,前两项的详细资料是绝对保密的。”据了解,中南大学现在国家助学金的评选比率在30%左右,除此之外,全校还有社会企业捐助的50余种助学金项目。
长沙环保职业学院:
“大家学校在评选时必须要开一个班会,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给自己觉得家庭最贫困学生。”该校有关负责人刘彦妮告诉记者,评选时为了公平公正,不可以由老师指定,而是开班会选出一些候选人名单由全班同学投票产生,“由于同学是最知道状况的,平时的生活质量如何,消费状况如何,同学心里都有一杆秤”。
湖南交通职院汽车工程学院:
该院辅导员邹萌告诉记者,他们评定贫困生,第一是贫困生交村镇等有关部门盖章的“贫困生认定表”,分配名额下来后,第一以开班会的形式,同学进行投票,然后结合辅导员获悉的状况和学生条件综合评价,“譬如有的家庭突发不幸的同学,像这期有个农村同学,母亲得了癌症,治疗花了不少钱;有个张家界慈利的学生爸爸刚出车祸,妈妈卧病在床,这类特殊状况大家就会一块考虑”。
时事辣评
“比穷演讲”是校园懒政
罗晓星
在网友的吐槽里,能看到助学金的各种“极品”作用与功效:设宴请客、买化妆品、购置游戏装备……从这类远远超出基本生活需要的开支来看,当下高校的助学金申请队伍里,的确有人鱼目混珠。秉持“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念,扣上了公平高帽的“比穷演讲”,好像颇具正义性。
高校存在助学金申请乱象不假,但由此就以一场罔顾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哭穷比赛”来达成公平、公正、公开,无疑是一种仅站在校方立场、希图一劳永逸的懒政行为。
助学金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贫困生可以有尊严地完成学业。叫人放手自尊,将家庭的隐私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朝夕相处的师友,这无异于对贫困生的二次伤害。他们的义务只是在户籍地开出贫困证明,而其他的工作则完全应当由校方完成。因此,举办“比穷演讲”,让学生“自证贫困”的学校,既错在侵犯贫困生隐私、践踏其尊严,也错在推卸工作责任。
既是校园懒政,就该立即整改。但也有论者觉得,单凭几乎可随便开出的贫困证明,根本没办法落实助学金的准确发放。然任何事皆有利弊,既然尊严和隐私是两条不可以僭越的底线,那样学校能做的,也只不过在信赖贫困证明的基础上,对助学方法进行改良。譬如,中国科技大学的“隐形补助”就是基于助学金规范的革新和细化。该校借助技术方法,对监测到的连续数月消费较低的饭卡,自动打入餐补。这样把直接的资金补助,改为其他方法的生活帮扶,既会减少其他学生动歪脑子的几率,也能在尊重贫困生人格尊严的基础上让其得到必要的帮忙。
总而言之,怎么样提升贫困证明的公信力、改良助学金规范,是有关政府部门和高校的责任,绝不可以以一句“为求公平”就将此担子转嫁到贫困生瘦小的肩膀上。
网友微评
@平凡先生随记:公平公正应打造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G_Colour:不如此搞又有人跳出来讲学校内定。我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贫困生假如把我们的贫困当成伤疤,讲讲就感觉丢人,那就不要来申请好了。
@嘟嘟瞳孩子:其实学校完全可以组成一个专项调查小组,真的地去考查,选出需要帮助的人,更好地维护别人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