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化学  初中  高中  数学  小学 

父母必读:不打不骂,教育孩子要有办法

   日期:2024-11-25     来源:www.cbbzl.com    浏览:633    
文章简介:三等爸爸妈妈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爸爸妈妈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爸爸妈妈用行为管孩子。不打不骂,用你的行动去影响孩子,用你的情绪去感染孩子,才是大家追求的教育方向。
家长必读:不打不骂,教育孩子要有方法

三等爸爸妈妈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爸爸妈妈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爸爸妈妈用行为管孩子。不打不骂,用你的行动去影响孩子,用你的情绪去感染孩子,才是大家追求的教育方向。

不少父母都有如此的感触,孩子越大越难管!尤其是孩子上学之后,自我意识愈加强了,父母和孩子每天的拉锯战就开始上演了。

不久前一些朋友聚在一块,闲话没聊两句,话题非常自然的就转向了教育孩子,大伙正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旁边的老刘忽然插话:

“真羡慕你们,家孩子都听话。我家那小子拿我说话当放屁,说急了就跟我呛,有时真是把我气得半死,我感觉他才是爹。

早上你不停催,他却是不愿起床!

你让他一个人做作业,半个小时过后,一个字都没写!

要他多吃青菜和水果,他不听,一直偷偷吃零食!

我明明说的是对的,也是为他好,即便说了1000遍,他就是不听,气得我想打人!“

亲爱的父母朋友们,你们家是不是有如此的情形呢?

你越威胁,孩子越不听

美国虎妈蔡美儿,大伙了解吧?

对!就是那个把两个女儿送进了哈佛耶鲁,为了让孩子跑赢,每件事第一,不惜以各种强迫、委屈、甚至使用高压方法的母亲。

但即便是她如此方法强硬的母亲,碰到女儿叛逆,有时也没辙。

在她的畅销书《虎妈战歌》里,她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和女儿身上的事儿。

女儿露露小时候,她用各种办法迫使女儿练钢琴,但露露却拒绝合作。

不达目的誓不停手的蔡美儿于是威胁女儿,假如再不练琴,就把她扔到寒风刺骨的门外。

原以为这一招能让女儿害怕乖乖就范,可没想到倔强的露露真的打开门,穿着单薄的衣裳踏了出去,外出前还挑衅的看了她一眼。

计划没得逞的蔡美儿一时没了对策,尴尬之下只能自己找台阶下,她说“露露,看来你已经开始想做个乖孩子了,你可以进屋了”。

哪个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露露,坚决不愿进门。无比被动的蔡美儿只好拿出巧克力和蛋糕,才最后把女儿哄进了屋里。

面对固执叛逆的孩子,用“狠话”威胁他们,这事儿我相信不少爸爸妈妈都是轻车熟路。

“再不走,就把你自己扔在这里”

“再这么疯跑,将来再也不带你外出”

“再敢顶嘴就把你的屁股打烂”……

“狠话”一飙出,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敛,比大家巴拉巴拉的劝说半个小时都有效。

但,这个“大招”它有“后遗症”。

用的越频繁,失效的也就越快。

当大家首次大声威胁孩子的时候,孩子确实非常害怕,会表现得非常老实、非常听话。

可是大声威胁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看上去在听你说,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怎么说。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讲解是如此的:因刺激过多、过强或用途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说简单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

为何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服服帖帖?由于部队教官的指令干脆坚决,从不拖泥带水。

越是冗长、繁琐的指令,越没实行力。

你批评孩子之前,自己要先做到

知乎上有人问道:怎么样看待爸爸妈妈总爱提“其他人家孩子”?

其中点赞最多的一个答案是:由于“和逼自己比起来,逼孩子容易多了。”

俞敏洪过去大力推荐过一本叫《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书,这书的作者贾容韬原本是个事业有成,却是一个“糟糕透顶”的父亲。

他儿子是个“深度上网成瘾少年”,学习成绩倒数第一,数次参与打群架,两次被学校劝退。

对这个儿子,贾容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甚至跑到学校里闹。

但他儿子不但没收敛,反而愈加变本加厉,在网咖里彻夜不归,不再去上学。

失望透顶的贾容韬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他关掉自己辛苦打拼打造起来的企业,回家专心陪儿子。

回家后,他恶补各种教育常识,努力调整我们的教育方法。

孩子犯了错误,他不再采取暴力解决,而是耐心地努力交流;

孩子邋遢不讲卫生,他先从自己做起,天天将所有些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孩子不喜欢学习,他天天坚持很多阅读,努力打造学习环境。

看到努力改变的贾容韬,他的儿子被感动,开始降低了去网咖的次数。

一天儿子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到网咖玩了一个通宵,直至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

贾容韬不但没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孩子,虽然你又去了网咖,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咖的次数已经大大降低,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哪些困难不可以克服呢?”

最后,贾容韬的儿子彻底戒掉了上网成瘾,好好学习,高考考试考上了重点大学。

有句话说的非常不错,三等爸爸妈妈用拳头管孩子,二等爸爸妈妈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爸爸妈妈用行为管孩子。

身教重于言传,当大家做好了自己,孩子自然也就跟着好了。

不打不骂,教育孩子要有办法

1、用适合的办法引起孩子的注意

让孩子停下手里的事情,看着你,这个时候和他讲。

不然,有时候孩子沉浸在做事情中,真的会没听见你的话。

2、尽可能少唠叨

父母说话太唠叨,就等于把我们的话变成白色噪音,合适哄睡觉用,不合适让话进入孩子的脑子。

所以平常少说,有要紧状况,谈一次话,完整透彻地解决。

3、指令要具体,不带负面情绪

给孩子的指令,需要让他了解你期望他此刻具体干什么,譬如,不说“你应该整洁一些”,而说:“目前把我们的桌面整理一下,然后大家容易做手工。”

指令不如果抱怨、指责、数落,不带负面情绪。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是在被其他人指责批评时,他肯定愈加不会想去听从的,由于他的心理能量此刻都用在“防御”你的“攻击”上了。

4、耐心等待孩子反馈

下指令后,给孩子一些时间。

不少父母的做法是,看到孩子没即刻反应,立刻发出第二道令箭。然后一道紧似一道,火力飞速升级,不一会儿就硝烟弥漫。

给完指令,最后给孩子10秒,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反应。

5、给孩子指令后,让他复述一遍

有时,你需要在给孩子指令后,让孩子复述一遍,以确认他真的听到并理解。

常常,孩子没根据大人的需要做,并不是他成心在抵抗,只不过由于他年龄小,没听懂。

父母要孩子确认,有时可与时发现这种问题。然后大家做调整,把大家的指令变得愈加具体、明确、简洁。

伴随孩子年龄增长,大家可以渐渐提升指令的复杂程度,训练孩子的听知觉能力。

6、教孩子换位考虑

必要时,和孩子讨论:

“当你喊母亲时,假如母亲不回话,你是什么感觉?当你喊小朋友时,假如他们没搭理你,你如何想?当你有问题喊老师时,假如老师没反应,你感觉如何?”

告诉他,回复其他人的话,是最基本的礼节,是对其他人的尊重。

譬如其他人给你东西,假如拒绝,也要说“谢谢,我不要”,不可以置之不理。

7、尽可能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当你喊不动孩子时,要深思,是不是对孩子指令过多、控制过多。

假如大家能给孩子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独立做事、自己判断、自己选择、自己决定,把是他的事情交给他。

只在真的需要你的建议和提醒时才出现,那样,你的建议和提醒,将会得到更多的尊重。

其他人都讨厌被催促,父母的催促常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所以,要尽可能把事情交给孩子自己来管理。

譬如,用闹钟或定时器,来取代你的监管和催促,成效肯定更好。

作为爸爸妈妈,大家想要留住孩子的耳朵,让他们听得进来大家的建议,就得掌握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法。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