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高中  数学  初中  小学  化学 

高考考试改革策略最后确定,将启用3种模式进行改革!

   日期:2024-12-17     来源:www.q5999.com    浏览:452    
文章简介:教育值得每个人的考虑。在过去文理分科的高考考试模式下,文、理学生的关注点各有侧重。

教育值得每个人的考虑。在过去文理分科的高考考试模式下,文、理学生的关注点各有侧重。然而从人才的培养角度,理科学生更需要培养人文素养,文科学生同样需要训练逻辑思维。而新高考考试打破文理分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早在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上海、浙江率先启动新高考考试改革。继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地加入第二批试点行列后,2018年12月,包含湖南在内的8个省市也加入了高考考试改革的队伍。

改革有哪些好处

新高考考试正在酝酿两种新模式:

“3+1+2”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指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学科中任意选择2门,有12种组合。“‘3+1+2’模式的选科方法虽然只有12种,却可以避免学生过分功利、过分地追求分数,从而忽略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学习的现象。

“3+3”模式,即在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以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中任选三科,选科的组合有20种。

新高考考试推行后,学校要对同学们高中三年的规划做一些指导,事实上把放在以前可以等等,三年将来才需要考虑的事情,提前到高中一年级来做,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挑战。

2018年原计划有18省市加入高考考试改革,实质只有江苏、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河北、辽宁等8省市加入了,但到今天没一个省市公布高考考试改革策略。因为高中二年级就要走班,还要给学生和父母考虑的时间,进入6月就要高考考试,因此8省市的高考考试改革策略将在两会后、最迟5月末公布。

综合各方面信息,8省市都会使用3+1+2高考考试改革策略。这一策略突破了6选3的限制,是一个进步,但这个策略并非最好策略,它将是一个过渡策略。

16选3

赋分制与区别度

语文、数学、外语这3科为必考学科,每科150分;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科为选考学科,每科100分,考生从这6科中任选3科参加等级性考试,选考科目使用赋分制。满分合计750分。

高考考试是选拔性考试,需要有肯定的区别度:

山东赋分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档,共81档,有最好的区别度;

浙江、北京、天津、海南赋分最高100分,最低40分,3分1档,共21档,区别度较差;

上海最高赋分70分,最低40分,3分1档,共11档,区别度最差。

文革前大家使用5分制,恢复高考考试后大家使用百分制。目前大家按百分制批卷后再转化为等级,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呢?

赋分制

6选3有非常多种组合,因为物理最难,出现了弃考物理现象,赋分制又使得弃考物理的现象愈加紧急。浙江、上海2019届只有约10%的考生选考物理,两地都没办法完成大学理工科的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只能调拨给其它没加入高考考试改革的省市。

假如该6选3策略推向全国,十年、二十年后,国内的理工科人才将愈加少,大家自己就退出了高科技和高档制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家必须要想方法防止弃考物理的现象。

上海选考学科有效分数为:70-40=30分,选考学科3科90分,而外语1科150分。上海如此高考考试,十年后(高中3年+本科4年+研究生3年)上海当地人才也会愈加少,其建设和进步将主要依赖外地人才!

只有浙江在6科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技术(符合年代需要),选考为7选3,有35种组合。浙江不但外语两考,等级性考试也是两考,再加上高考考试,高中三年级一年不断地冲刺,考生身心俱疲。

但浙江为了遏制弃考物理现象,确定的物理赋分基数为6.5万人,2019届只有2.8万人选考物理,不答卷只写一个名字就76分,而其它学科赋分的平均分为(100+40)/2=70分,这显然也是不适当的。

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国内8所名校、香港2所名校、浙江内49所高校实行三位一体招生。高考考试成绩占60%,学考成绩占10%,高校的笔试、面试占30%。这种招生有其合理性,但这一模式对普通家庭的孩子很不利,另外中国是人情社会,三位一体招生必须要严格管理!

我感觉高校的自主招生可以使用三位一体招生的方法,总量控制在5%以内,可以保留;但三位一体招生量太大,为了公平,应该取消!

教育规范是由社会规范、社会环境、历史传承等决定的。欧美教育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用欧美教育理念指导国内高考考试改革一定失败;欧美理念需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走班制成难题

美加走班使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不可以高中毕业,这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校园吸毒、校园欺凌不断;走班使高中毕业的学生数理化水平常见低于亚洲中学生,导致大学要开补习班;走班使学理工科的学生比率非常小,难以满足本国企业、大学及科研的需要,要依赖移民和培养外籍学生,因此美加走班是失败的。

欧美的有的教育理论是非常有欺骗性的。美国的资产阶级用来骗美国国内劳动人民的“轻松快乐教育”,“没学习负担”的垃圾理论和鬼话,居然会以“素质教育”如此的名词让大洋彼岸的中国教育专家们营销推广给中国教育界,风险中国几代人,这也是资本家们出乎意料的!

中美教育各有明显的优势和弊端,大家要采长补短,不可以只学表面的东西,更不可以学其糟粕而扔掉我们的优势!假如中美基础教育都不改变,大家主如果学生负担重一些,而美国理工科人才将愈加短缺。

23+2+1

这一策略是江苏最早提出的,具体为:

统考语数外,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理科物理、化学各120分,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中选1科90分;

文科政治、历史各120分,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1科90分;

总分750分,该策略有8种组合。

这个折中的策略能防止弃考物理现象,能减轻每个学校走班的重压。但有人觉得这个策略有文理分科之嫌。

33+1+2

这一策略是辽宁最早提出的,具体为:

1、选科:3(语数外)+1(物理 历史任选1)+2(化学 生物 政治 地理任选2)。

2、合格性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等级性考试。

3、外语听力两次考安排在高中三年级上学期(同日进行)2024年起计入总分

4、根据最佳选择科目(物理或历史)分别下招生计划,划控制线录取。

5、合格性考试一年两次,上下学期末进行。初试高中一年级下(6月)进行不能超越4科。高中二年级上、高中二年级下、高中三年级上均安排合格性考试。

6、等级性考试安排在统一高考考试后进行。

7、最佳选择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再选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3+1+2策略有12种组合;

这一策略以最佳选择科目原始分计入总分,并划录取控制线.但该策略不可以防止弃考物理,弃考化学现象。物理、历史还不可以同时选。

假如两个学生一个选物理、化学、生物,另一个选历史、化学、生物,考试报名化学专业或生物专业,物理和历史成绩如何算?

以上两个策略明显是3+2+1策略好于3+1+2策略。

4几个理想的高考考试改革策略

修改后的6选3


数学150分,语文150分,外语100分;

剩下6科物理最难,第二是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困难程度相差无几,物理120分,化学110分,生物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政治100分,从这6科中任选3科,选考科目使用赋分制;合计最高730分,最低700分;

该策略有20种组合;

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档,81档;其中物理赋分网站权重为1.2,化学赋分网站权重为1.1。

该策略按困难程度给分,而且符合国家人才策略需要与在中美长期博弈中取胜的需要。

修改后的3+2+1策略

前述3+2+1策略存在的问题是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出目前不同组合中分值不同,满分可能是120分,也会是90分。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修改为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满分都是100分。

修改后的3+2+1策略:

统考语数外,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00分;

偏文组合:政治、历史为一个组合,从地理、物理、化学、生物4科中选1科;

偏理组合:物理、化学为一个组合,从生物、历史、地理、政治4科中选1科;

选考学科每科都是100分;选考科目使用赋分制;总分700分;

该策略有8种组合;

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档,81档。

2+2+2策略


统考语文、数学各150分;

偏理组合:物理、化学为一个组合,每科都是100分,按原始分计入高考考试总成绩;从外语、生物、历史、地理、政治5科中选2科,每科都是100分,使用赋分制;

偏文组合:政治、历史为一个组合,每科都是100分,按原始分计入高考考试总成绩;从外语、地理、物理、化学、生物5科中选2科,每科都是100分,使用赋分制;

总分700分;该策略有20种组合,但走班重压并不大;

赋分制:最高100分,最低20分,1分1档,81档。

高校依据培养目的确定选考科目需要,譬如外语可能1本需要,1本一下不需要。

5

雅礼中学校长说

刘维朝: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沙雅礼中学校长,解答新高考考试的一些问题。

新高考考试改革策略公布后,新高考考试选科如何选?

新高考考试改革我觉得最大的特征一个是改变了长期以来文理分科形式,把选择权给了学生。虽然教育部公布这一消息的时间稍有点晚,但对学生的影响不是非常大。

高一是学生全方位打基础的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在高中二年级第二个学期进行。但作为改革系统工程来讲,多少会给学校工作带来肯定的影响。

新高考考试改革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怎么样科学拟定?

学校要把高中三年的规划做一些指导,事实上把过去可以等一等,三年将来要做的事情,目前需要提前到高中一年级来做了。

对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也是一种挑战,他们需要做得很多,假如引导不到位,还会产生一些焦虑的一种情绪。 

新高考考试改革后,教学资源是不是充足且可以满足学生选课需要?

眼下高中学校最需要做的是对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数据剖析,走班后到底需要多少个班级,老师怎么样配备,教室怎么样设置都需要早做计划。

目前我做的工作第一是对数据的剖析和采集,也就个说学生选科3+3模式如何选, 3+1+2这个模式如何选,学生数据剖析结果就决定着,将来大家每一个组合开多少个班。

新高考考试改革将选择权留给了学生

代表驻地刘维朝书桌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上,关于教育范围,“要进步愈加公平更有水平的教育”被画上记号。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步,加快改变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进步“网络+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中国教育进入了新年代,近年来,高考考试改革总的原则和方向都很明确,在实践过程中,新高考考试最大的特征,一是破除去文理分科,二是提供了选择,而且将选择权交给了学生。

对此,大伙有哪些怎么看呢~快到评论区别享一下~~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