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放假了,和几个朋友一块到郊外去野营。闲聊中又扯到了学习这个话题,有个在做家教的朋友感慨 “我近期辅导的这个学生真是把我郁闷坏了,其他人一点就通的那些简单要点,他楞是半天都想不知道。说他不认真吗?他仿佛比大家都认真积极,每次给他辅导的内容他都认认真真的做了笔记,而且是很详细的笔记……”
这个朋友说的现象立即得到了其他朋友的认同。如此的学生这种情况大家都遇见过,我这类年的英语复习指导中遇见过的状况还要多得多。总结起来,可以得出一个结果,考生在考研复习大致有三类型型:“事倍功半”型;“一点就通”型;“无师自通”型。
事倍功半:
顾名思义,如此的学生不是不好学,只不过付出的和得到的不成正比!他们起的比其他人早,睡得比其他人晚。可进步就是不明显。特别是考研英语的复习中,那些中途舍弃考研的朋友总是就是在英语的学习上出现了“事倍功半”。
一点就通:
这种情况总是发生在那些最初复习不注意办法的朋友身上。但在他们遇见挫折后,他们一般都会探寻解答问题的办法。他们擅长借辨别人成功的经验,能将好的办法成功“移植”到自己身上,改进我们的学习技巧,从而提升我们的学习成绩。
无师自通:
如此的同学总是学习很轻松,在学习的过程中几乎领会不到“困难”的滋味。他们总是都有比较适合我们的、也是无往不利学习技巧。我也曾对他们的学习技巧好奇过,试着问过好些个如此的朋友,但他们的回答挺让我失望。他们一般都不了解我们的学习技巧是什么。也不承认自己有哪些特别的办法。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天分”?
说到这类,不由得让我想起不少考生在跟我交流时抱怨的“努力后不见进步”的现象。其实他们 的考研复习正处于事倍功半的状况,可以探寻下自己学习技巧上的问题。可能稍微变通一下,就能“一点就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