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如何培育孩子?专家说:交流要平等,父母说:孩子是大家的老师,学生说:大家想让父母真的理解大家。大家把其中的典型看法呈现给大伙!
来自网友的声音
孩子们是大家的老师
看了《今天,大家如何培育孩子?》的报道,我非常受触动,我感觉孩子们是大家的老师。一位网友认真地说。目前,他天天都要陪孩子做功课到晚上九点,他说:一些道理作为父母大家都了解,我想让孩子快乐成长,有时看到孩子那样多课本、课外读物,也感觉挺心疼的。但优质教育资源极少,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只能加强他的重压。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有父母是什么原因,也有评价体制是什么原因。他给记者讲述了自己看到的一件事:不少父母带孩子去专业机构测IQ,不是他们想去,是学校让他们去,由于孩子的IQ假如低于平均值,这个孩子的平常成绩就不需要计入学校的总评分表。这对孩子多么残忍,但不少父母没选择。
另一位网友工作非常忙,同孩子在一块的时间不多,他写道:看到孩子的来信,我感觉脸上热辣辣的,孩子们提的看法特别有针对性。自己和爱人工作重压大,有时难免发泄到孩子身上。但,以前的自己从来不感觉做错了,一直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越打越听话。目前孩子倒是听话了,但变得非常胆怯,有一次中考结束,孩子一直到晚上12点都没回家,由于成绩不好,怕挨打。直到那时,才感觉我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孩子们的信里提到的每条我感觉自己都犯过,一味的指责孩子,从没从孩子的角度想过,我以为,指责就是教育,打骂是对他好,还总是告诉他我为何不打骂陌生人,由于我是为你着想,孩子的成绩却每况愈下。看了这封信,我感觉孩子们是独立的人,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我要好好和孩子交流。我想,正如《光明日报》的报道,今天,大家如何培育孩子是大家做父母的应该好好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