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材《5以内的组成》含深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婴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婴幼儿的察看、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使婴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婴幼儿认真做训练的好学习态度,积极动脑考虑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革新意识和评价意识,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大班《5以内的组成》含深思教材吧。
活动目的
1.使婴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婴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婴幼儿的察看、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婴幼儿认真做训练的好学习态度,积极动脑考虑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革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培养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好素质。
重点难题
1.婴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
2.婴幼儿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活动筹备
1.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5个小方块。
2.数字卡片、5根小棒。
活动过程
复习旧知:
1.复习数数。前面大家学习了什么数?哪个能数组大伙听?
2.复习比较大小出示数字卡片1|5,哪个能给大伙提问题?
进行新课
1.创设游戏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a.创设游戏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想请大伙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想不想做?筹备5根小棒,看哪个动作又轻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哪个办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常识起点,使用开放教学方法,先让婴幼儿动手操作摆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婴幼儿在主动参与常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一样的婴幼儿到前面来展示。
①刚刚大伙想了那样多方法,可是看着又有点乱,请大伙开动脑筋想个好方法:如何才能了解地看出又一个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方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伙。
在发散的基础上组织婴幼儿交流,引导发现。给婴幼儿充分展示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婴幼儿的主体用途,使婴幼儿历程常识的形成过程,教学比较扎实。
c.全班婴幼儿再自己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板书分合式)。
d.小结。
通过分小棒大家得到了5的组成。
e.引导察看,发现规律。
你发现了什么?哪个想把你的发现告诉大伙?
那样大家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师还筹备了5个小方块,想请大伙一个猜一猜的游戏,OK?
①(右手拿3个小方块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个)右手有几个?
②右手藏1个
③右手藏2个
刚刚大伙猜的都非常准。那老师要问一问你们:为何猜得如此准?有哪些方法?
b.抢答。
下面大家来比赛,看哪个反应快!对口令。
3.小组自学4、3、和2的组成
a.刚刚大家通过分小棒编出了5的组成。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4、3和2的组成。
b.填方框
把训练设计成猜一猜的游戏,符合婴幼儿的特征,能激起婴幼儿的学习兴趣,婴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了5的组成,突破了难题。
4、3、和2的组收获可以完全放给婴幼儿,采取小组用的方法学习,既培养了婴幼儿常识迁移的能力,又培养了婴幼儿的合作意识,教学层次明确。
4.指导看书。
边说边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动手操作。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婴幼儿摆学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用5的组成连线。
b.对口令。
教学深思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第一要为婴幼儿打造出轻松的学习情境。这节课教师为婴幼儿创设了分一分的游戏,让婴幼儿在持续的动手操作与合作讨论中自己学会常识,并初步培养婴幼儿的自学能力。在这种环境下,婴幼儿的思维积极、主动,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学习积极性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训练的设计上,先让婴幼儿看实物猜组成,再让婴幼儿看图填组成,还需要婴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摆组成,最后才需要婴幼儿依据组成将数字卡片连起来。通过这一系列层次分明的训练让婴幼儿进一步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是一次由操作实物过渡到抽象出数的过程。婴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进步了抽象思维能力。只不过个别能力较弱的小朋友,要多加训练了。
小百科:5是4与6之间的自然数,是第3个质数,它还是圆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