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从网上和书中、与调查中发现了很多学生提升数学学习的案例,为了提升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大家期望对你的以后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案例1:任静初中三年级以前数学从未及格过,因此他爸让老师辅导她。其实她也没干什么,只不过每周到老师家讲一次课,让她把课堂上学的东西讲给老师听,直到老师认可为止。半年下来,他的数学成绩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高中三年级毕业那年,她参加的二次模拟试题,一次得了 148 分,一次得了 149 分。后来保送进北大了。进北大不到一年,又考取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去美国读书去了。去年她给老师发 E-mail 说,她的美国同学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美国同学根本就不了解她在初中三年级以前数学是多么的差啊!
案例2:一个老师携带一个数学成绩非常差的初中一年级班,他每周都测验他的学生,而且公开告诉他的学生,考试试题全部是他上课讲的例题。学生开始一片哗然,但 90% 的学生却有了信心拿满分,只有班上几个最差的学生不敢这么说,非常快首次测验结果出来了,及格率 48% ,满分率不到 8% ,第二次状况有所好转,初中一年级时这个班数学成绩与同年级数学专长班平均分相差 12.5 分。初中二年级时与数学班只差 1.5 分,比年级平均分高 10 分。初中三年级毕业,这个班几乎与数学专长班没不同。所以,掌握例题学好例题才能举一反三,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捷径。
案例3:马一扬在学习报上看了下列对学生学数学特征的分类:第一种,出色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商较高,成绩稳定在出色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力强,但不可以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非常刻苦认真,但办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办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 “ 学习脱轨 ” 和 “ 恶性循环 ” 状况。对不相同种类型的学生,指导办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技巧;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习惯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案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办法问题.马一扬觉得自己是第三类型型,于是请教老师数学学习技巧,老师认真地给他指出上课、预习、复习、作业的具体操作办法,他坚持应用了三个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考得 92 分。
案例 4 .马雅萍是一名中等生,她为了提升数学学习成绩,天天严格按数学老师说的深思卡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深思卡按评价指标分为认知范围和情感范围。按时间分为课上课下:认知范围包含: 1 .听课科目(几何或代数); 2 .讲课内容; 3 .课上学会状况; 4 .没学会的内容及缘由; 5 .做作业状况; 6 .一天中学数学的时间。情感范围包含: 1 .听课情绪; 2 .数学学习感觉; 3 .对任课教师说几句话; 4 .对自己说几句话。通过 9 周的实验过程,马雅萍在进行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都有非常大提升。
案例 5. 北京的一位数学老师给我们的学生主要传授以下五种具备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合适中学阶段的学习技巧: 1 、培养彻底学会入门知识的办法与习惯; 2 、培养吃透典型例题的办法; 3 、培养课堂记忆的好习惯; 4 、培养运算准确性的自信心; 5 、培养研究剖析的办法和习惯。沙文华同学感觉 5 种办法中, “ 计算准确性 ” 比较适合自己。在平常,他比较容易犯粗心的问题,不是数抄错,就是加号看成减号,期中物理考试就出现了此类问题。于是他让老师将怎么办 “ 计算准确性 ” 的各种手段告诉他,他就按着办法一步一步地做,不但不犯粗心问题,而且做的时间还缩短,考试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