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考试可以说是生活一个要紧的转折点,甚至是“分界线”。不少父母都觉得,孩子考完了就能放松了,却不知,在这个阶段,父母依然要担任尤为重要的角色。将来孩子走哪种路,拥有哪些样的生活,此刻仍需要父母在旁边引导把关。
孩子没考好
父母应包容与鼓励
俗话说,高考考试就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通过的不多,因此,有人考得好,有人却失利。考得好,父母、孩子皆大欢喜,这个时候家庭关系一般都朝正面、积极的方向进步;考得不好,容易见到的情形是:一家人都笼罩在愁云惨淡之中。更有父母指责孩子不努力、讥讽孩子笨等。
邦正培训学校的赵洁明提醒父母,孩子高考考试失利,应该理性判断失利是什么原因,多理解、包容孩子。大多数孩子考试失利后都非常难过,甚至心灰意冷,父母这个时候还指责,只能给孩子增加重压,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父母在孩子失败受挫的时候,要做的是理解、包容、鼓励孩子,让孩子尽快恢复自信,为下面的生活做好筹备。
考后放松
要做到张弛有度
高考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和父母都如释重负,第一想到的就是放松。将平时由于怕影响学习成绩而不可以做,或被父母禁止做的事情通通做一遍,如睡到自然醒、整日与同学聚会游玩,甚至通宵玩电脑游戏、泡吧等,而大多数父母也对孩子考后的这种行为大开“绿灯”。
江门直映教育校长尹春芳表示,高考考试后,孩子刚从单纯的学习生活走出来,面对五光十色的社会,比较容易失去判断力,染上不好的习惯,如抽烟、喝酒,或者毫无节制地沉溺电脑游戏中,以致影响以后的生活,因此,面对孩子考后的放松,父母也要把把关,让孩子的放松做到张弛有度。
填报志愿时
父母不要包办
高考考试后,填报志愿是孩子和父母很看重的事情,这将决定孩子以后的生活进步方向。这个时候,很多父母会将择校、择专业的活揽过来,替孩子解决,甚至把我们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以致孩子在大学期间,由于缺少兴趣和动力,应对了事,费时和资金。
邦正培训学校副校长郑廷镇建议,填报志愿时,父母只须起引导用途就好,不要包办。第一父母要知道什么是孩子善于的、有兴趣的,以后又比较有用的专业,从个人和社会等角度来看;然后依据考试成绩等其他原因,让孩子自己考虑和决定考试报名志愿。总之,父母只起推波助澜有哪些用途。由于上大学、选专业都是孩子我们的事,所以父母要做的就是做孩子的后盾,增添孩子的信心和力量。
同时,郑廷镇提醒,不要被所谓的热点专业所迷惑,由于目前的热点专业非常可能在孩子毕业就业的时候,就不再是热点了。
让孩子
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高考考试是一条分界线,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心态,都会发生变化。考上大学的,会脱离父母保姆式的照顾,面临首次离家独立生活;没考上的,则可能面对复读、参军或工作。这个阶段,大多数孩子已满18周岁,开始掌握独立并对自己负责,但这个时候的孩子总是对将来还没具体明确的规划,缺少长远的目的,甚至对马上不同的生活一知半解。
尹春芳建议,父母此刻必须要花时间,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多聊聊天,多知道孩子的想法,并帮助孩子一块梳理其想法、规划,让孩子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可以如何做,并明确自己生活进步方向。如此,孩子在以后的日常,才会有明确的目的,并有意识地积累生活经验,达成我们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