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化学  初中  高中  数学  小学 

高中生好心借钱让人骗:父母该怎么样引导孩子

   日期:2024-11-24     来源:www.tbdzsw.com    浏览:564    
文章简介:上周,福州某中学一名高中一年级女孩晓影,在路上遇见两名“陌生姐姐”向她借钱。晓影把自己钱包里的300元全部借给了她们。
高中生好心借钱被骗: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

  上周,福州某中学一名高中一年级女孩晓影,在路上遇见两名“陌生姐姐”向她借钱。晓影把自己钱包里的300元全部借给了她们。可是,到了约定还钱的时候,“姐姐”的电话没打来……

  此事引起了不少初中生父母的热议,有些说,这个孩子心地善良;有些说,没想到高初中生还会被“骗”;有些说,不了解大家的孩子,面对陌生人的求助,到底能否做出判断?

  事件 大方施援手好心却让人骗

  晓影告诉记者,当时她正从一家书店走出来,手里还拿着钱包,两名“姐姐”拦住了她,告诉她,她们的钱包被偷了,目前没钱吃饭,期望能帮一帮她们。

  晓影掏出了50元钱递给“姐姐”,可是姐姐又接着说,目前天晚了,她们没钱住店,能否再多借一些,明天家人来福州后就立刻还钱。“姐姐”还要了晓影的手机号,用我们的手机拨通了晓影的电话,说“明天就联系你还钱”。晓影犹豫了一下,最后给了她们300元钱。

  回家的路上,晓影还接到了姐姐的电话,说“这事挺丢人的,你不要告诉其他人啊”。晓影有点狐疑,但仍然答应了“姐姐”。后来,当“姐姐”没按约定来还钱时,她才了解,骗子是期望她不要这么快告诉父母,以防止自己被抓。

  对于孩子乐心助人却遭遇骗子一事,晓影母亲陈女性又好气又好笑。她说,女儿从小就特别热心,在街上遇见乞讨者都会给些钱,父母提醒她小心骗子,她都说“万一人家是真的呢”。不过,她也相信,女儿经过这件事,必然会有所成长。

  讨论 如何引导孩子,父母众说纷纭

  孩子与人为善,却是善良被借助,这让不少父母感到喜忧参半。那样,大家的教育,到底该怎么样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常常和儿子说大学生传销让人骗之类的事,可他一直说,‘我有这么傻吗’。他如此说,我更担忧。”福建师大附中高中一年级学生父母李女性告诉记者,作为父母,只能平常多唠叨几句,但总不可以教他遇见求助直接不理人家吧。

  “目前的骗术这么高明,方法层出不穷,连大人都会上当,更别说孩子。”父母林女性觉得,还是告诉孩子遇见陌生人搭话尽可能不要搭理。

  还有一名父母说,她一个朋友的孩子,过去让人骗过手机,孩子很生气,发誓要出国留学,不再留在这里。

  看法 教育孩子,主流是“与人为善”

  福州一所中学的团委老师告诉记者,孩子历程这类“骗局”,是成长的一部分,孩子自己也会考虑,以后遇见相同种类的问题该怎么样更智慧地处置与应付。

  他说,尽管对于这个矛盾,老师也非常纠结,但教育孩子的主题还是要与人为善,“从骗术上来讲是‘道高中一年级尺,魔高中一年级丈’,但从人性上来讲,应该是‘魔高中一年级尺,道高中一年级丈’。”

  这位老师觉得,成人也不要过多地把我们的判断加给孩子,有些时候,等待事情的发生,让孩子自己去体验,看上去更为要紧。父母和学校所要做的,就是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意识。

  实验“陌生人借钱”孩子会借吗?

  模拟情境:女大学生晓婷从暨南大学来福州,和浙江来的同学在这里会合后要去厦门。可是晓婷丢了钱包,目前没钱吃饭也没钱住宿。于是,在一所中学门口向陌生学生借钱,并表示第二天就会归还……

  地址:福州屏东中学附近时间:11月15日中午实验结果:见表格

  从这个实验来看,中学生口袋里的钱基本都不多,这一方面可以防止孩子乱烧钱,其次,假如真碰到骗子骗钱,倒也“没钱可骗”。另外,女孩相对比男孩更容易被“骗”。

  事后采访时,孩子们都提到,学校和父母曾向他们传递保护我们的意识,不过,也有些孩子表示,假如真遇上求助对象,他们不知该怎么样去帮助他们。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