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怎么样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引言
今天是儿童节,爸爸妈妈们都想要把最好的礼物送给孩子,因此商场里挤满了为孩子挑选礼物的父母,但到底哪种节日礼物才是最好、最有意义的呢?以下就让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寓言故事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只羊母亲很疼爱小羊,晚上睡觉用身体暖着小羊;白天吃草,把小羊带在身边;遇见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母亲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小羊说:“母亲,你对我如此疼爱,我如何才能报答你的养育之恩呢?”羊母亲说:“我不要你报答,只须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认可足了。”小羊听后,不觉泪下,扑通跪倒在地。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以感激母亲的哺乳之恩。这就是大伙都熟悉的“羊羔跪乳”。连小羊羔都了解感恩,何况人类乎!然而,不了解是由于目前的大人太过于忙碌,停不下脚步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还是由于目前的孩子太过娇嫩,被娇宠得根本不了解还要感恩爸爸妈妈、感恩社会,感恩这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被忽略了。六一又马上就到了,广州有父母表示,由于没空伴随在孩子左右而感到愧疚,甚至在六一当天筹备送高达万元的礼物给孩子,而孩子却仍没办法感觉到爸爸妈妈的关爱,自然也谈不上有对爸爸妈妈的感恩回报之念。
伴随是最好的礼物
每到六一,父母都为怎么样陪孩子玩而伤透脑筋,儿童公园一下子变得人满为患,商场里挤满了为孩子买节日礼物的父母,大大家都想着在这一天,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以弥补平常没时间伴随孩子的亏欠。但送给孩子最好的节日礼物到底是什么呢?本报的一项调查显示,28%的爸爸妈妈天天陪孩子的时间不到1小时,33%的孩子最亲近的人是“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在“六一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项中,72%的人觉得是“陪孩子玩一天”。说老实话,如此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其实,正由于爸爸妈妈平常陪孩子玩的时间太少,不少大人才感觉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孩子玩一天”。孩子需要大人陪吗?当然需要。美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爸爸妈妈多与孩子一块玩耍、交流,有益于其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后的心理健康,降低他们出现人格障碍的风险。不过,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想花时间陪孩子玩的爸爸妈妈降低了,不少爸爸妈妈把孩子交给了婴幼儿园、电视及网游。合肥一名14岁少年因讨要上网费不成刺死奶奶,广州一名16岁少女向妈妈要钱买iPad电脑,被拒绝后居然打骂起来,被妈妈意料之外闷死。这类悲剧提醒大家:把孩子交给互联网是多么危险和愚蠢!
培养感恩意识
然而,一味地苛求爸爸妈妈花更多时间伴随孩子也不太现实,这年头大家都感到“亚历山大”,敢于辞掉工作专门在家陪孩子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爸爸妈妈都要奔波忙碌。因而,大家也无须为没太多时间伴随孩子而过于内疚,但作为爸爸妈妈需要了解一个道理:让孩子懂得感恩,比向孩子传递“亏欠感”,显然更要紧。一个只了解从爸爸妈妈身上索取,却不了解感恩爸爸妈妈的孩子,不可以称得上是个好孩子。中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名言。孩子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培养健康的人格,才能成长为了解感恩的人。因而,让孩子懂得感恩,而不是无限地满足其索取的欲望,才是爸爸妈妈送给孩子的最好节日礼物。
结语
在这个六一,大家应该意识到伴随是最好的礼物,而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更是大家作为爸爸妈妈的责任。无论大家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伴随孩子,大家都要教育他们了解感恩,了解回报。只有如此,大家的孩子才能成为真的出色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大家一块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感恩与爱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