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要上大学,而且要上名牌大学,这才是大家的目的!”这个言简意赅的帖子昨天不小心成了本报教育qq群的热点话题,大家一直以为帖子的主人是个高中三年级在读的学生,经过几轮交谈才了解,他才上高中二年级,就读于杭城一所重点高中。
更吓人的是,他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他和同学都感觉心累,保证学业是一方面,其次,他们还在关注明年的自主招生或者保送生事宜,有的同学甚至未雨绸缪地开始搜集2010年全国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政策信息,好事先筹备起来。昨天,北大招生办浙江招生组组长焦维新老师告诉本报记者,北大的自主招生政策尚未研究,同学们不要被捕风捉影的消息搞得非常焦虑。
每年都有不少成绩出色的师兄师姐被自主招生刷下来,大家应该做些什么?
暂且称这个帖子主人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说,同学之间都在传,有的重点高校的2010年自主招生简章已经出炉。“每年大家都会仔细解析各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报名要求太高了,总是大家感觉有实力进入自主招生名单的师兄师姐,最后都被刷下来了,所以大家其实并不了解,大家是否适合自主招生。”“高中二年级学生”说自己是文科生,比起理科生,他们获得自主招生的资格更难。
“你是否省级出色学生,是否三好学生,有没获得过国际性或者全国性奖项,看着这类就是自主招生必需的条件。”“高中二年级学生”说,这类条件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如此我需要通过其他方法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譬如发表文章什么的。”这类高中二年级学生其实非常了解,要揣摩自主招生资格是件非常累的事情,但这是进入名牌高校的非常不错途径之一。
自主招生等于高考考试加分?
自主招生是否会成为另一种高考考试加分形式?今年刚刚进入高校的一名杭二中毕业生告诉记者,每年都有应届生在高考考试前为了自主招生选拔疲于奔命,他们要么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要么拼命做社会调查。“竞赛是很辛苦的,但重点高中的角逐是很激烈的。”
两天前,北京公布了2010年高考考试新策略,其中明确表示:“参加自主招生选拔录取考生的高考考试成绩要达到试点高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并满足试点高校对入选考生所确定的相应录取需要”。有教师指出,根据一些名校与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差,意味着有的学生将在录取中降分幅度达到100多分,这或许会让更多父母和考生对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趋之若鹜。
自主招生需要更透明
自主招生后,高校可以参考我们的需要,争取到更多符合本校“口味”的出色生源。昨天,浙大新闻学院的一位教师说,自主招生还是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假如盲目扩大自主招生范围,会加剧不公平招生数目。
目前看来,自主招生有时会让学生的考试本钱大增,而且弱势群体上名校的机会可能降低。
据悉,现在全国各高校已经颁布维护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的公平手段,其中包含推行策略向社会公布、组织专家审核考生资料、组织测试、入选学生名单报送当地招办并公示不少于两周、纪检部门加大录取工作监督等。
有关链接
北大决定明年自主招生时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试点推行“校长推荐制”。
据北大招生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校长推荐制”将不只只限于示范高中,这意味着明年自主招生时,全市高中校长都有机会向北大推荐出色毕业生。
校长推荐只不过“基础知识”,得到推荐的学生能否享受录取打折,还需通过北大专家的考核。
“校长推荐制”是北大明年自主招生的一种尝试,并不是所有自主招生名额都通过校长推荐。北大有关负责人透露,“校长推荐制”推行后,每年的录起名字额预计只占当年自主招生推荐人选的1%。
为确保公平公正,北大不只将公示参与推荐的校长和被推荐学生的信息,还将打造“黑名单”,揭秘不诚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