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高中  化学  数学  初中  小学 

北京高考考试改革的变与不变

   日期:2024-12-07     来源:www.cazafa.com    浏览:728    
文章简介:北京新高考考试策略已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将于2010年正式推行。北京新高考考试策略有几个突出特征:一是坚持改革的稳定性、连续性,从大纲版高考考试向课程版高考考试的过渡与衔接,稳定是第一位的,没稳定就谈不上改革,譬如科目组的设置、总分及各科的分...

  北京新高考考试策略已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将于2010年正式推行。北京新高考考试策略有几个突出特征:一是坚持改革的稳定性、连续性,从大纲版高考考试向课程版高考考试的过渡与衔接,稳定是第一位的,没稳定就谈不上改革,譬如科目组的设置、总分及各科的分数网站权重基本不变、填报志愿的方法继续推行“小平行”方法等都维持稳定,而考试内容的改革北京从2006年的高考考试就开始注意体现新老课程的过渡与衔接,2010年新课程高考考试的改革也势必要维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二个特征是改革节奏稳健,表面看着改革变化不大,事实上这只不过改革的第一步,2010年北京高考考试改革策略为北京以后的高考考试改革留足了空间。

  第三个特征是本次高考考试改革的重点十分突出:一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二是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三是探索“高考考试成绩加会考成绩”为主要方法的招生方法改革,这事实上是为2010届的考生增加了一条通往高校的通道。

  下面就考生、考生父母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谈一谈我对高考考试改革策略的理解和认识。

  1、关于高考考试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改革是本次改革策略的第一个重点。2010年高考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制的《考试概要》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编制的《考试说明》,预计2010年新高考考试《考试说明》将于2009年年底前下发。2010年高考考试命题的目的是科学、公平、准确、规范。2010年高考考试命题在测试方向上、测试思想上一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二要重视基础;三要突出能力;四要强调理论与实质的联系。总之在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上既要体现高中教学实质水平,也要体现考生的实质水平,既要积极推进也要稳妥推行。

  在内容改革上怎么样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需要?这就是在命题设计上要与课程目的在价值诉求上维持高度一致,主要体目前高考考试命题要重视对终身学习和对年代进步所应具备的入门知识和学习力的考查上,高考考试命题要进一步贴近年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质,而且要进一步加大对考生运用所学常识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事实上就是对实践能力的考查。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是改革,不是革命,不是颠覆性的变化,革命就是要推倒重来,而改革是调整、健全、充实,因此需要要维持内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就是说2010年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和前几年已经开始推行的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有一个过渡衔接过程,这个过程北京从2006年的高考考试已经起步,尤其是2008、2009两年的高考考试考试试题已经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

  为了保证考生能非常不错地、非常快地适应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我觉得一要认真读课本,二要更为认真地研读今年年底前下发的《考试说明》,高考考试要考什么——要点,如何考——题型,考多难——考试试题的难易度,必须要十分了解,无论是高中三年级的考生还是高四的考生,都需要认真落实这两条。

  2、关于录取方法与综合素质评价的用法问题

  这是考生及考生父母最为关注的问题,高考考试录取过程考生要向高等院校提供的信息包含几个部分:一是高考考试分数,也就是高考考试成绩;二是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三是会考成绩;四是综合素质评价;五是体检结果,也就是过去老师给学生写的操行评语,概括起来这类可以统称为考生的“档案”,当然目前都是以“电子档案”的形式传递。高考考试录取第一步是“调档”、“投档”,先“调档”、“投档”,然后再录取。档案内容这么多,根据什么原则“调档”、“投档”?原则只能是一个,那就是依据学生所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调档、投档。高校在“调档”后怎么样录取?会考成绩以等级形式、综合素质评价以统一表格形式记入考生电子档案,提供给高等学校作为参考,当然体检结果也要参考。高等学校在以高考考试成绩为录取主要依据的首要条件下,结合学生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体检结果,择优录取。

  改革后的录取方法和改革前的录取方法没发生什么重大变化,重点还是高考考试成绩和高考考试志愿,如此才能满足考生、考生父母对高考考试公平、公正的诉求。应当说“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考试录取程序,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是一个新事物,大家不可以小视,这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改革,综合素质评价包含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社会工作等很多方面,评价是多方位的,有教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父母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中学时期的一个生活、工作、学习的轨迹,是一份写实性记录,对于孩子的教育、成长具备好的导向用途,对于国内的教育从只看重学习成绩引导到追求、立足于学生的进步,这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进步才是硬道理。因此从教育理念上讲、教育目的上讲、教育进步上讲,将孩子成长、进步过程写实性地记录下来,引导孩子积极、健康、全方位进步是一项长期要坚持的任务。发达国家的高校录取一是校长的推荐信,二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占有十分要紧的地位和份量。2010年北京将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考试录取过程只是个开始,尽管目前看来还是个软指标,但伴随时间的推移,社会、高校、中学、父母、学生会愈加看重综合素质评价,它有哪些用途会愈加大,份量会愈加重,也会有一个由软变硬的过程,北京在2010年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中,综合素质评价就是要紧参考依据。

  第三,科目组设置及分数网站权重基本不变,个别微调

  改革后的科目组设置还是3+文综/理综,也就是语数外再加上文科考生的史地政、理科考生的理化生。在分值上语数外继续保持150分,史地政继续保持三个100分,理科综合或许会有的微调,物理120分不变,化学从108分调整为100分,生物从72分调整为80分,这个网站权重调整要以年底前下发的北京《考试说明》为准。

  第四,填报志愿的方法不变

  2010年北京填报志愿总的方法不变,继续2009年的“小平行”方法,也就是第一志愿不平行,第二志愿开始平行。

  新打造的“高考考试成绩加会考成绩”的通道填报志愿办法另行规定。

  北京2010年高考考试改革策略既积极又稳妥,既推陈出新又坚持了改革的稳定性、连续性、渐进性的原则,为以后的北京高考考试改革留足了空间,非常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中央的“不折腾”的精神,相信改革必然会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进步。精华教研总监尹宗禹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