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时候亚非文明》单元测试
1、选择题
1.“瞧,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没钱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不同,毫不偏袒。这类就是他的礼物,比金银更贵重。”“他”是指
A.尼罗河 B.埃及法老 C.金字塔 D.狮身人面像
2.古时候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他的意思是
A.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 B.尼罗河流域是古埃及的权势范围
C.古埃及人把尼罗河治理得非常不错 D.有了古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3.古埃及初步达成统一是在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3100年
C.中王国年代 D.新王国年代
4.埃及人在所有神或王的名字四周都装饰有特别的图案。右图文字就出目前装饰图案中,是法老拉美西斯九世的名字。该文字应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文字
5.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A.埃及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大运河 D.故宫
6.下图为法老雕像。下列对于法老有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 ②权力至高无上
③被觉得是“神之子” ④服务于国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西亚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要紧发源地之一。下列是古时候西亚区域文明的是( )
①种姓规范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基督教 ④楔形文字
A.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8. 两河流域初步达成统一大约是( )
A.公元前2000年 B. 公元前2200年
C.公元前2400年 D.公元前3500年
9. 世界现存的古时候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如此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罗马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
10. 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解说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拟定的目的是( )
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
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
④保护商人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古巴比伦王颁布了……,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泥板上的字迹依旧明确可见……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据歌词和所学常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法典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
B.古巴比伦王颁布的是《汉谟拉比法典》
C.泥板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D.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印度河流域
12.楔形文字与《汉谟拉比法典》这两大文明成就均诞生于下列哪一区域?()
A. B.
C. D.
13. 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释说明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A.古时候中国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埃及
14.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使伊拉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样在这里诞生的古老文明是( )
A.古时候埃及文明 B.古时候两河流域文明
C.古时候印度文明 D.古时候中国文明
15.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下面是上古亚非文明内容的是( )
①金字塔 ②汉谟拉比法典 ③种姓规范 ④雅典民主政治 ⑤阿拉伯帝国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16.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一同特征是( )
①地处大河流域 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 ③打造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7. 古时候两河流域被叫做“新月沃土”,《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作为文明古国的标志,其缘由是( )
A.维护王国统一
B.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打造中央集权国家
18.新月沃地是古时候要紧的历史舞台,那时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中,创造了楔形文字是( )
A.希伯来人 B.腓尼基人
C.苏美尔人 D.阿卡德人
19. 《一本书了解世界史》一书中的“古巴比伦的兴衰”网站收录了如此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的法律依据源于( )
A.《汉谟拉比法典》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人权宣言》
20.下列选题中,不符合“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主题的是( )
A.金字塔的国度 B.种姓规范的产生
C.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
21.《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过去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巴比伦 B.古时候埃及
C.古时候印度 D.古中国
22.社会规范影响大家的生活。依据古印度种姓规范,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A.担任祭司 B. 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 学会军权 D.纳税供养1、第二等级
23.一部印度电影里有如此的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种阶级歧视是来源于于( )
A.禅让规范 B.种姓规范 C.分封规范 D.科举规范
24.下列对印度的种姓规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使用的一种规范
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一种规范
C.种姓规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不好的的影响
D.每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25.假如你生活在古时候印度,下列状况最大概见到的是( )
A.伯利克里与将军们探讨军事问题
B.刹帝利与首陀罗因通婚受惩罚
C.孝德天皇与大臣讨论改革问题
D.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大权
26.“不依国主,佛事难成”说明了佛教的传播依靠于( )
A.统治者的支持 B.法律体系完备
C.民主政治进步 D.满足了人民的精神需要
27.古时候印度的国王是下列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8.古印度社会中的农民、商人是下列什么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9.小说及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其原型源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
30.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南亚印度河流域奴隶制文明”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资源中,能为学习小组研究课题提供所需信息的是( )
A.种姓规范 B.《汉谟拉比法典》 C.金字塔 D.《荷马史诗》
31.假如你生活在古时候印度,下列状况中,最大概碰到的是( )
A.那里的大家最早开始种植粟
B.商人的女儿与官吏禁止通婚,等级规范森严
C.不少手工业者从事青铜铸造业
D.柏拉图在和学生们探讨哲学问题
32.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好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帝国国力鼎盛。根据古时候印度种姓规范的划分,阿育王应是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33. 宣扬“众生平等”,觉得“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需要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一教义是( )
A.基督教 B. 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34. 在古时候印度,商人的女儿不可以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由于( )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 B.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和官吏的爱好不同 D.等级规范的严格限制
35. 社会规范影响大家的生活。依据古印度种姓规范,下列选项符合当时农民身份的是 ( )
A.担任祭司 B.与国王或官吏的女儿成婚
C.学会军权 D.纳税供养1、第二等级
2、材料剖析题
36.材料一著名的埃及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让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哪个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即将来临。”
材料二由美国国家地理掌握组织的考古队借用最早进的机器人突破“死神之翼”进入胡夫金字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这是人类首次深入窥探金字塔内部。
材料三世界上142个国家和区域的亿万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美国国家地理掌握组织的考古队在胡夫金字塔内部进行考古研究的过程。
(1)金字塔目前所在的国家地跨哪两大洲?
(2)胡夫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那样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三,谈谈假如对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陵墓进行考古,有什么一流的做法可以借鉴。
古埃及人民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状况下建成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这说明了什么?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假如要写一篇简评,请你拟订标题。
37.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彰显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法典刻在一个黑色石柱上,法典把奴隶与金、银、牛、羊等财产相提并论,允许主人交易或出售。法典规矣拐走别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伤害别人致残致伤者,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材料二 “大家的规范之所以为民主政治,由于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一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1)请写出该法典的名字及其历史地位?
(2)据材料二,并结合书本对“大家的规范”在民主性(进步性)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3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人类在早期地区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收获:如古时候埃及的象形文字、盂斐斯城;古时候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时候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城等
材料2、中国古时候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如此﹣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如此一群人,他们历尽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1)请依据材料一总结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文明交流的什么形式?请列举“这一群人”的有关史实予以说明。
(3)综合剖析再则材料,得出历史结论及对进一步兴盛进步中华文明的启示。
3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奴隶可以交易,可用来抵债;假如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假如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是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材料2、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1)这两则材料分别与大家学过的什么国家的什么文件(或规范)有关?
(2)依据上述材料,剖析它们反映了什么实质?
(3)材料所反映的文件在人类文明进步中有哪些地位?
(4)你能看出材料二是哪一等级?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规范。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材料2、古印度社会经济的进步、阶级关系的变化,致使思想范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的出现……当时的新思潮、新教派,在佛教文献中被叫做“外道异学”。据了解当时有“大大师”“六十二见”或“九十六种外道”。
——《世界上古中古史》
(1)材料一是哪一宗教的教义?请写出它产生的区域及创立者。
(2)材料一的宗教宣扬“众生平等”是针对哪一规范?
(3)材料二中古印度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新思潮和新宗教”像国内古时候哪一局面?
(4)依据材料链接所学常识,请你谈谈古时候印度佛教的传播状况。
41.阅读材料:
材料1、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材料2、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真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不然要下地狱。
材料3、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伙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什么宗教的看法?其中哪种宗教对国内影响最大?
(2)其中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块促进用途的是哪一宗教?
(3)你觉得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宗教和宗教活动?
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A 2.A3.B4.A5.A6.A 7. C 8. C 9.B 10. A 11.A 12. D 13.B 14.B 15. A 16. A 17. B 18. C 19.A 20.C 21. A 22.D 23. B 24.D 25.B 26.A 27.B 28.C 29.A 30.A 31.B 32.B 33.B 34.D 35.D
2、材料剖析题
36.非洲和亚洲。
中国秦始皇陵。借鉴:充分借助高新技术和设施进行考古;把保护古时候文物放在第一位,防止进行破坏性挖掘;通过电视等媒体广泛报道,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并可以通过商业运作获得考古与文物保护经费等。
金字塔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埃及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纪念碑。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古埃及人民遭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历史见证。
迷信与科学:考古中的较量、科学精神战胜死亡恐惧等。
37.(1)《汉谟拉比法典》;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政权学会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在法律面前每人平等。
38.(1)文字的创造、城市的出现或国家的产生。
(2)引进去、走出去。玄奘西行去天竺学习佛法,带回很多的佛学经典;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佛教,还带去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和常识。
(3)结论:人类文明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启示:尊重各国文化独特质,传承民族文化;坚持对外开放,吸收不同文明成就,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等。
39.(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时候印度种姓规范
(2)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世界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首陀罗
40.(1)佛教。古时候印度;乔达摩·悉达多。
(2)种姓规范。
(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4)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大陆。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41.(1)材料1、佛教;材料2、基督教;材料3、伊斯兰教。佛教。
(2)伊斯兰教
(3)不干预别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宗教活动需要在宗教场合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