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初中  小学  高中  化学 

小学生该有什么好习惯?这位资深班主任用“大白话”对你说!

   日期:2025-01-30     来源:www.nuecuan.com    浏览:317    
文章简介:有如此一位语文老师,她已经教了十年书,而且长期担任小学低中年级的班主任。 她发现,老师和爸爸妈妈就像圆上的两个点,虽然都是以孩子为圆心,但彼此之间还是缺少充分的交流。

有如此一位语文老师,她已经教了十年书,而且长期担任小学低中年级的班主任。

她发现,老师和爸爸妈妈就像圆上的两个点,虽然都是以孩子为圆心,但彼此之间还是缺少充分的交流。并且,老师也总是没足够的时间和每一个爸爸妈妈深入交流。

她说,虽然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学老师,但教过那样多孩子,见过那样多父母,处置过那样多孩子成长中的大小事儿后,特别期望和父母推荐我们的一点技巧:小学里,大家到底期望孩子们能培养什么好习惯?自己对父母的三个“小小愿望”又是什么?

一块儿看看吧。

“学生送郭珍老师的画”


小学生该有什么好习惯?
1.社交能力

积极的态度、为别人服务的意识,最可贵

我过去教过如此一个学生,她天天来学校时脸上总挂着笑容,不管同学或者老师和她讲话,她都会笑着露出两颗大门牙,温顺可爱地回答。

她担任班级卫生委员将来,和每一个同学都交流得特别好。她提醒其他人时,会非常亲切地说:“某某,你过一会儿再玩怎么样,把你负责的地扫一下吧”。假如同学在做作业,她会非常贴心地说:“你在忙啊,那我先助你做你的卫生区,你写完了咱们再一块做。”

其实关个灯、扫个地、擦下黑板耽误不了多少时间。赶上班里有活动,主动承担任务虽然会付出时间和精力,但孩子在筹备过程中,和同学交流、与父母协作,他们的收成同样也会非常大。孩子的好性格和社交能力就是如此一点点打造起来的。

 

我教过的不少遇到事情比较“阳光”的孩子,爸爸妈妈为人处世也是心平气和的,他们一般比较配合老师的工作,对老师给出的建议会有适合的反馈。遇见问题时,也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

说到孩子在学校的社交问题,总有父母问我:老师,我的孩子在家从来不说学校里的事,他有朋友么、孤僻么?

有些孩子对朋友有着非常高的规范,所以看着霸气冷酷一些,这是孩子的个性特征所致,但只须他认定哪个是他的朋友,就会对他“掏心掏肺”的好。但假如想让孩子打开交往面,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父母和老师的示范。

其实,不少孩子在社交上的一大障碍,就是不好意思和老师、和不熟知的同学打招呼。所以,我会特别有意识地给他们做示范。

譬如我会主动和孩子打招呼,不管他有没和我打招呼;我在楼道里遇见同事,会主动打招呼“早上好”“你好”;当我需要孩子帮忙时,我也会讲 “某某,不好意思麻烦你一下”……

这类都是对孩子的示范,有了大家成人的带动,孩子们也不把“打招呼”当成是难为情的事了,自然交往面就渐渐打开了。


2.责任心

把孩子当成一个能自我负责的人来看

我教过的班上有个孩子,能力很强,做事极少丢三落四,做完作业和班上的事儿也一直井井有条。

原来,他的母亲从小就训练他,拿洗澡举例子,婴幼儿园开始就让他一个人洗澡。他刚开始洗得非常慢,也不干净,甚至洗着洗着就玩起来,但母亲能坚持鼓励他、教他,孩子就渐渐学会了这项技能。

以此类推,所有孩子能办到的事,她都教孩子自己去做。孩子的能力就愈加强,也渐渐掌握了为我们的事负责。

 

其实,在小学阶段,不少孩子常常丢三落四,这主如果来自于父母的不信赖,过多地包办。所以,我会多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负起责任”来。

譬如收回执,假如孩子忘记让父母签字,我会让孩子放学时手里拿着笔和条子,让接我们的父母补签;若是签了字,但没带来,我一般也不让父母送来,而是会让孩子在学校把回执抄写一遍,放学时让父母补签。

若是那种不可复制、又要交的非常急的回执,父母确实需要跑一趟,但我也会建议父母回家后,可以向孩子提出“索要补偿”,让孩子替家做一些事,来“补偿”父母的额外付出。

孩子丢三落四,一般是缺少计划性,或者是性情急躁。大家可以对症下药,譬如天天让孩子对照记事本把所有作业按学科分好类,打开摞到一块,便捷第二天收作业;还可以让孩子对照课表自己整理书包,降低包办……

给孩子训练的机会,即便刚开始做的不好也没关系,在慢慢探索和父母的指导下必然会进步的。


3.专注力

课堂上,专注力比IQ更要紧

常常有父母和我抱怨我们的孩子(特别是男生)好动、静不下来,问我如何解决。其实,男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天性好动。当然,目前女生的“战斗力”也不输于男孩。

这方面,我看到的不少实质状况是,孩子的好动和周围的环境有关,譬如:

家常常开着电视、电脑,形成干扰

没时间陪孩子,让手机、iPad做孩子的“小伙伴”

在家对孩子管得比较严厉,不让打游戏,导致孩子“躲”到学校玩

父母自己小时候是否也非常不错动,有没遗传的可能……

这类问题,大家都可以做一些努力去改进。

假如和遗传有关,那样对孩子就要愈加宽容些。这里,建议可以多用“正面强化”的教育方法——孩子做的好时给予表彰,并渐渐延长专注维持时间。可以和孩子拟定一个“成长计划”,甚至进行一些积分奖励。

还有就是表彰要具体,学学如此的说话方法:表彰具体的做法+对比+大家我们的感受。

譬如,孩子能做到10分钟不玩东西,完成了设定的小目的,父母可以说:“你能管住我们的小手10分钟,比起以前可真是有进步,父亲看到你的努力,真为你开心。”

神奇的进步就是从改变大家自己开始。


4.抗挫折能力

一帆风顺只不过大家的美好愿望,乘风破浪才是孩子成长的正确轨迹

 

有一次考试下发试题,一个学生拿到试题就哭了。同学问他你考多少分啊,他感觉同学是在故意挑衅他,抡起拳头就打了同学。在他的眼中,同学的询问就像一根针刺破了他自尊心的气球。

我后来对他的家庭状况进行了比较全方位的调查,他的家也是棍棒教育,而且父母把分数看得非常重。孩子缺少自我排解重压的能力,产生了非常强的挫败感,攻击行为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

所以大家常说,教育上最难的不是孩子,而是改变父母的考虑和行为方法。

 

面对挫折,大家可以教孩子打造一种“仪式”。先给自己“洗脑”,告诉自己办法总比困难多,然后再想方法去解决,还可以向别人求助。

孩子还要拥有一项本领,就是表达我们的情绪,譬如:我今天考试成绩不理想,我非常有挫败感,我非常难过。当自己把情绪进行命名并表达出来,就是一种宣泄。

大家还可以帮孩子找到合适他的发泄方法,首要条件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环境。譬如:撕撕废纸,在空旷的地方跑一跑,去KTV“嘶吼”一番。找到办法宣泄,孩子的重压就出去了。


5.阅读习惯

语文成绩、语文素养和阅读量成正比

大家班有一个“大师”,这是同学对他的爱称。由于他特别有学问,还不是那种死念书的孩子。他平常书包里总装着几本书,在学校迅速把作业写完就开始津津有味地看着。说来也非常神奇,他的作业正确率非常高,特别语文字词基本很好。其实想想,孩子看书时能与生字一次次地见面,读多了自然就学会扎实了。

 

说起培养阅读习惯,其实家庭的环境特别要紧。假如父母都是捧着手机的低头族,孩子或许就会成为电脑游戏迷。

在这里,我特别期望每一个家庭都有我们的念书时间。这个时间里,大伙都看书,可以亲子共读,可以就书的内容自由讨论,总之,就是让念书成为家的“保留节目”。日积月累下来,孩子的收成会非常大。

孩子一旦开始沉迷游戏,父母需要引起看重,可以用“置换法”来引导孩子一点点戒除。即想玩10分钟游戏,至少要运动15分钟,看书15分钟将来才能玩。

大家应该注意强化孩子在运动和念书中获得的快乐,但要“不着痕迹”,譬如:“你和小伙伴在楼下玩得很好呀,我在家都听见了。”“今天读的这本书给我讲讲吧,我没时间看。”

阅读和运动的快乐将渐渐替代游戏,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学识。

3)信赖孩子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掌握向老师求助

教小学低中年级,我的手机里不时会收到父母发来的信息:老师,告诉某某我晚点接他;老师,某某生病了,你让他多喝点水;老师,你想着让某某把外套脱了......

看到这类时,我是非常无奈的,由于上一秒我记得这件事,下一秒班里出点什么情况我就非常可能忘掉。与其如此,大家不如培养好我们的孩子知冷暖,或者写个提示卡片放在笔袋里。非常重要的是,要相信孩子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多的“不放下”只能妨碍孩子的成长……

老师还常常收到父母发来的这几种棘手的信息:孩子打闹时受伤;自己磕碰没处置伤口;东西不见了……

其实发生这三种状况,假如孩子在学校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总是能得到最好的解决。还有,假如老师能携带孩子在伤后立刻去医务室,有需要时立刻联系父母,孩子的伤情会得到非常大的控制。

因此,必须要告诉孩子,遇见困境要找老师。假如由父母找老师反映状况或者追究责任,已经错过了孩子的黄金教育期,而且最后还是要告诉老师的,何不训练我们的孩子掌握求助呢?

其实选择老师这个职业,真的是选择了用良心工作。我很喜欢和孩子在一块的感觉,单纯、快乐,未来的路还非常长非常长,我会和孩子们一同成长。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