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化学 

2018-2019学年上海虹口区北虹高中高中二年级期中物理试题

   日期:2025-07-18     来源:www.owovw.com    浏览:441    
文章简介:2018-2019学年上海虹口区北虹高中高中二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 1、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80.0分) 关于国内已建成的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借助核分裂转变释放的核能B. 它们都是借助核聚变释...

2018-2019学年上海虹口区北虹高中高中二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

1、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80.0分)

关于国内已建成的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借助核分裂转变释放的核能
B. 它们都是借助核聚变释放的核能
C. 一座借助核分裂转变释放的核能,一座借助核聚变释放的核能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研究是从()开始的。

A. 发现电子 B. 发现质子 C. 粒子散射实验 D.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初次用实验办法证明电磁波的存在,这位物理学家是()

A. 赫兹 B. 法拉第 C. 奥斯特 D. 麦克斯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卢瑟福发现电子 B. 汤姆孙提出原子核式模型
C. 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 水平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

关于电磁波,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微波炉借助了微波的热效应
B. 家电的遥控器大多使用红外线遥控的原理,它有一个有效用的角度范围
C. 电磁波从空气中进入水中,频率不发生变化
D. 大家看到的电视直播节目,声音和画面基本同步,表明声波和光波传播速度十分接近

γ射线是()

A. 氦核流 B. 电子流 C. 质子流 D. 电磁波

现在容易见到的发电方法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站、风力发电,以上几种发电方法的一同点是最后的步骤都是通过()现象产生了电能。

A. 电流受磁场力 B. 电流磁效应 C. 发射电磁波 D. 电磁感应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一个电子带有()

A. 的正电荷 B. 的负电荷
C. 的正电荷 D. 的负电荷

下列各组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射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 B. 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射线
C.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射线 D.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射线

下面什么事实能证明原子核具备复杂的结构()

A. 粒子的散射实验 B. 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C. 阴极射线的发现 D. 伦琴射线的发现

在真空中,所有电磁波都具备相同的()

A. 频率 B. 波长 C. 波速 D. 能量

人工放射性元素碘131发生β衰变,放出β射线并随着放出γ射线,其中具备非常强穿透力且是电磁波的是()

A. 射线 B. 射线 C. 两种射线都是 D. 两种射线都不是

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规律和验证万有引力定律的分别是()

A. 牛顿、卡文迪许 B. 卡文迪许、牛顿 C. 牛顿赫、兹 D. 卡文迪许、赫兹

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就一宏有感应电流
B. 只须闭合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线中就肯定有感应电流
C. 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肯定有感应电流
D. 若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中肯定没感应电流

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应使用图()中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A. 图甲 B. 图乙 C. 图甲和图乙都可以 D. 以上说法都错误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能大致反映α粒子散射特征的是图()

A. B. C. D.

_____发现质子;_____发现中子。横线上正确填写的选项是()

A. 查德威克、卢瑟福 B. 卢瑟福、汤姆孙 C. 卢瑟福、查德威克 D. 汤姆孙、卢瑟福

中央电视台1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是56.5~64.5MHz,中央电视台2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是183~191MHz,这两个电视台所发射的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时()

A. 1台发射电磁波的速度大于2台发射电磁波的速度
B. 1台发射电磁波的速度小于2台发射电磁波的速度
C. 1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大于2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长
D. 1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长小于2台发射电磁波的波长

大家观测到的恒星有超巨星、巨星、主序星、白矮星和_______星。右图为恒星水平和寿命的关系图,估计一颗水平为太阳1.8倍的恒星能存在_______年。横线上正确填写的选项是()

A. 北极星  30亿年
B. 中子星  3亿年
C. 中子星  30亿年
D. 黑洞    30亿年

如图所示为两个同心圆环,当一有界匀强磁场恰好完全垂直穿过A环面时,A环的磁通量为Φ1,B环磁通量为Φ2,则有关磁通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没办法确定

在物理学的进步经历申,很多杰出的物理学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初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规律的物理学家是()

A. 奥斯特 B. 库仑 C. 安培 D. 法拉第

科学家发现地球大方层中的臭氧分子不断遭到破坏。以下四种电磁波中,会因臭氧层受损而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最大风险的是()

A. 可见光 B. 紫外线 C. 射线 D. 微波

如图所示,一通电直导线水平放置,其上方MN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BMBN,则()


A. ,方向均竖直向上 B. ,方向均竖直向下
C. ,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 D. ,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外

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A. 中子的再生率要小于1 B. 中子的再生率要不大于1
C. 燃料块的体积不可以小于临界体积 D. 燃料块的体积不可以大于临界体积

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卫星的行星 B.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C. 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 D. 所谓恒星就是永恒不变的星球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块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地方时,察看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的是()

A. A地方
B. B地方
C. C地方
D. D地方

 

万有引力常数G的单位是()

A. B. C. D.

如图所示,矩形导线abcd在穿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地区时(磁场地区宽度La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线框从进入到穿出磁场全过程中,一直有感应电流
B. 若导线框加速运动,线框在穿越过程中,一直会有感应电流
C. 导线框在进入与穿出磁场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D. 导线框在进入与穿出磁场时,遭到的磁场力方向相同

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abcd放在匀强磁场中,下列能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在磁场中向上平动
B. 向纸外平动
C. 以ad边为轴,向纸外转动
D. 以中心O为轴,在纸面内转动

水平为m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遭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水平为2m的卫星在离地高度为为地球半径的2倍处,遭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B. C. D.

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闭合线圈,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运动.下列四个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B. C. D.

一个铀原子核U中有()

A. 238个核子 B. 238个质子 C. 146个质子 D. 92个中子

如图,正方形线圈abcd的一半处于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在线圈以ab为轴旋转9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大小()

一直减小 B. 先增大后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不变后减小

如图所示,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放置几个小磁针。将电键S断开或闭合,察看小磁针并记录现象。下图中能准确反应俯瞰整个装置时电流方向及小磁针指向的是()(小磁针N极涂黑)

A. B. C. D.

如图所示,长直导线与矩形线框同处于光滑水平面上,长直导线固定,线框可以在桌面上自由滑动,当通以图中所示电流时,矩形线框的运动状况是()

A. 挨近通电直导线 B. 离得远远的通电直导线 C. 维持静止不动 D. 顺时针转动

2、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0分)

如图为“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电路图。
(1)将电路连接完整
(2)维持电键S一直闭合。列举使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的两种办法:①______,②______。


 

“用DIS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
(1)在对螺线管通电______(选填“前”或“后”)需要对磁传感器进行调零。
(2)实验时,将磁传感器探管前端插至通电螺线管轴线中点时,磁传感器读数为-5mT.增大通过电螺线管的电流后,将探管从螺线管的另一端插入,当探管前端第三到达螺线管轴线中点时,磁传感器的读数可能为______
A)5mTB)-6mTC)6mTD)3mT
(3)如图所示,用传感器测量通电螺线管轴线(x轴)上的磁感应强度,然后绘出B-x图象,设x=0处为螺线管轴线的中央,下面最符合实质状况的图是______


 

要测定一台直流电动机的效率。给你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砝码盘(已知水平)砝码若干、停表、刻度尺、细绳一根、导线若干。
(1)请完成如图中的实物图。
(2)本实验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请用填写数字序号):
①砝码上升的高度H②细线的长度L③砝码的重力G④电动机的电阻R⑤电动机连孤单的电压U⑥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强度I⑦提高砝码所用但时间t⑧电动机的转速n⑨电动机的水平m
(3)假如某同学依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P出=0.18wP入=0.21w。则大体可计算出该直流电动机的效率η=______,请剖析它的能量转换状况:______

3、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

一根长为20cm的通电导线放在匀强磁场中,导线中电流强度为0.05A,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若它遭到的磁场力大小为4×10-3N,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多少?
(2)若将导线中电流强度增大为0.1A,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不是变化?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是一种延时继电器的示意图,铁芯上有两个线圈AB.当S1闭合时,电磁铁将吸引衔铁D,使触头C接通电路工作。
(1)假如闭合S2,当S1断开时,要延迟一段时间,弹簧才将衔铁D拉起使触头C断开电路,这种延迟是因为线圈A还是B有哪些用途?是应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2)假如断开S2,当S1断开时,是不是还有延时用途?







答案和分析

1.【答案】A
【分析】

解:国内已建成的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都是借助核聚变释放的核能。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国内已建成的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都是借助核聚变释放的核能。
本题考查了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知识。本题以基础为主,困难程度变大。

2.【答案】D
【分析】

解: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变化产生的,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研究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解答本题应抓住: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并进行研究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
本题是物理学史问题,对于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复杂结构的历史过程,重点要学会质子、电子、中子的发现及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3.【答案】A
【分析】

解:初次用实验办法证明电磁波的存在,这位物理学家是赫兹,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依据物理学史和知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知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创造、著名理论要加大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4.【答案】D
【分析】

解:A、汤姆逊发现电子,故A错误; 
B、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模型,故B错误; 
C、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的原子核都不含中子,只有1个质子,故C错误; 
D、恒星的寿命和它的水平体积有关,水平越大的恒星寿命越短,这是由于水平越大重压就越大,这样的情况下恒星内部的核反应就愈加剧烈,故D正确; 
故选:D。
依据物理学史和知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知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创造、著名理论要加大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5.【答案】D
【分析】

解:A、微波炉借助了微波的热效应,故A正确; 
B、家电的遥控器大多使用红外线遥控的原理,它有一个有效用的角度范围,故B正确; 
C、电磁波从空气进入水中速度变小,但频率由波源决定,是不变的,故C正确; 
D、大家看到的电视直播节目,声音和画面基本同步,但声波速度为340m/s,光波传播速度为3×108m/s,两者差距非常大,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微波炉借助了微波的热效应;家电的遥控器大多使用红外线遥控的原理,它有一个有效用的角度范围;电磁波从空气进入水中速度变小,但频率由波源决定,是不变的;声波速度为340m/s,光波传播速度为3×108m/s。
本题考查了电磁波的应用、声波和光波的速度等要点。内容比较基础,困难程度不大。

6.【答案】D
【分析】

解:将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三种射线通过一匀强电场会发现射线分为三束,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一束不偏转,从而了解两种射线带异种电荷,一种不带电,其中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光子流,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γ射线是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时产生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的,据此剖析即可.
本题考查了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可以放出的三种射线,是较容易的一道基础题型.

7.【答案】D
【分析】

解: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站、风力发电都是把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进转子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把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站、风力发电都是把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进转子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把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这道题是基础题,困难程度不大。

8.【答案】B
【分析】

解:电子带负电,电荷量大小为e=1.6×l0-19C,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电子带负电,大家将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的绝对值称为元电荷,元电荷的电荷量为1.6×l0-19C.
学会好元电荷的意思,它指的是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注意电子带负电.

9.【答案】D
【分析】

解:根据波长的长短不同,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伽马射线)。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明确电磁波谱的性质,了解根据波长的长短的不同,电磁波谱可大致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伽马射线)。
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电磁波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实验证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它们有什么区别仅在于频率或波长有非常大差别。

10.【答案】B
【分析】

解:A、α粒子的散射实验的发现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的结论。故A错误; 
B、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可以再分。故B正确; 
C、汤姆孙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具备复杂结构;故C错误; 
D、伦琴射线的发现致使了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故D错误; 
故选:B。
依据物理学史和知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知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创造、著名理论要加大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1.【答案】C
【分析】

解:所有些电磁波在真空中都具备相同的波速,而γ射线的频率和能量最大,无线电波的频率与能量最小,对于不同电磁波的波长,无线电波最长,γ射线最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要解答本题需学会: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均等于光速,而频率各不相同,且能量也不同,由c=λf可知,波长与频率成正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的传播的认知和学会,了解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等于光速,同时学会各种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的大小关系.

12.【答案】B
【分析】

解: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电磁波。α、β射线不是电磁波,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α、β、γ射线的穿透能力渐渐增强,电离能力渐渐减弱,α、β、γ射线全部源于原子核,从而即可求解。
解决本题的重点了解各种射线的性质,与了解什么射线是电磁波,什么射线不是电磁波。

13.【答案】A
【分析】

解:牛顿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规律,卡文迪许通过该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依据物理学史和知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知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创造、著名理论要加大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4.【答案】C
【分析】

解:A、只有当线圈闭合,且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才肯定有感应电流,若线圈不闭合,则没感应电流,故A错误。 
B、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才有感应电流,故B错误。 
C、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肯定有感应电流,故C正确。 
D、若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如磁感应强度变化,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也会有感应电流,故D错误。 
故选:C。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
解决本题重点要准确把握产生感应电流的一般条件: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需要闭合.

15.【答案】A
【分析】

解:甲图中,若连接电路后,在外力用途下,使导体左右运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而乙图中,因通电,导体棒在安培力用途下,而运动,从而探究安培力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关系,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此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该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此时所产生电流为感应电流,且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应线方向,及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
考查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学会电磁感应和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装置不同,前者外部没电源,后者外部有电源。

16.【答案】B
【分析】

解: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觉得: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水平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中的大多数空间都是空的,所以大部分的α粒子都能穿过原子的空间,只有少数运动轨迹挨近原子核的α粒子,才出现较大角度的偏转。由此,结合α粒子散射实验的特征可知,只有B选项正确,ACD都错误。 
故选: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绝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反弹回来。
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觉得: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水平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做圆周运动。

17.【答案】C
【分析】

解:卢瑟福发现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依据物理学史和知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知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创造、著名理论要加大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8.【答案】C
【分析】

解:由C==λf得,当频率f变大时,波长减小,而不论波长的长短,波速是维持不变的。
由题干可知中央电视台1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小于中央2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范围,所以1台发射电磁波波长大于2台发射电磁波波长。故AB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无线电波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由波速不变可以判断。
本题应记住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其波速在空气中维持不变。

19.【答案】C
【分析】

解:大家察看到的恒星有超巨星、巨星、中型星、白矮星和中子星。借助恒星水平和寿命图得一颗水平为太阳1.8倍的恒星对应纵轴的数值是30亿年。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大家察看到的恒星有超巨星、巨星、中型星、白矮星和中子星;借助恒星水平和寿命图得一颗水平为太阳1.8倍的恒星对应纵轴的数值是30亿年。
本题考查了恒星进步变化经历与恒星水平和寿命图。这是入门知识,困难程度不大。

20.【答案】B
【分析】

解:只有A内有磁场,由A与B构成的环内没磁场,所以环A和B的磁通量是相等的,即Φ1=Φ2;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当磁场与面垂直时,磁感应强度与面的面积的乘积是该面的磁通量。求出面的面积,然后求出磁通量;
本题考查磁通量的求法,磁通量的大小可以用磁感线的条数进行判断。由图可知,两线圈中磁感线的条数相同,故磁通量相同。

21.【答案】D
【分析】

解: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 
B、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出电荷间相互用途的规律,故B错误。 
C、安培发现了电流间用途力的规律,故C错误。 
D、法拉第初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依据物理学史和知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知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创造、著名理论要加大记忆,注意积累.

22.【答案】B
【分析】

解:因为太阳光中存有很多紫外线,而过多的紫外线会伤害双眼和皮肤,故因臭氧层受损而对人类构成最大伤害的是紫外线。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明确各种射线的性质,了解太阳光中存在着很多的紫外线,而紫外线对人领会导致伤害。
本题考查对电磁波的理解,应该注意明确γ射线虽然能量更大,但在太阳光中存在较少。

23.【答案】D
【分析】

解:借助安培定则可以看出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线分布状况,如图中电流方向向右,则上方磁场垂直纸面向外,且越挨近导线的,磁场越强,所以BM>BN,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正确借助安培定则直接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方向,并由越挨近导线的,磁场越强,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安培定则的应用,注意正确借助安培定则判断导线、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分布状况是对学生的基本需要,要加大训练。

24.【答案】C
【分析】

解: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中子的再生率要大于1,(2)燃料块的体积不可以小于临界体积。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是:(1)中子的再生率要大于1,(2)燃料块的体积不可以小于临界体积。
本题考查了链式反应发生的条件。这种题型是基础题,困难程度不大。

25.【答案】B
【分析】

解:A、宇宙有卫星的行星不少,在太阳系中除去地球有月亮这个卫星外,十年前就已经发现火星有2个卫星、木星有16个卫星、土星有18个卫星、天王星有18个卫星、海王星有8个卫星,只有金星和水星还没发现卫星。故A错误。 
B、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含一二千亿颗恒星和很多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类型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总水平是太阳水平的1400亿倍。故B正确。 
C、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是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银河系中有一二千亿颗恒星都发光。故C错误。 
D、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恒星并不是不动,只不过由于离大家实在太远,不借用于特殊工具和办法,非常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地方变化,因此古时候人把它们觉得是固定不动的星体,叫作恒星。恒星也有我们的生命史,它们从诞生、成长到衰老,最后走向死亡。它们大小不同,色彩各异,演化的经历也不尽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1、除去地球有卫星外,土星拥有很多卫星,至现在为止所发现的卫星数已经有30个.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离地球近期的恒星是太阳.银河系中的恒星大约有1、二千亿颗.恒星并不是不动,只不过由于离大家实在太远,不借用于特殊工具和办法,非常难发现它们在天上的地方变化,因此古时候人把它们觉得是固定不动的星体,叫作恒星.恒星也有我们的生命史,它们从诞生、成长到衰老,最后走向死亡.它们大小不同,色彩各异,演化的经历也不尽相同.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与物理有关的天文常识,需要对这方面的常识要了解,没困难程度,是基础题.

26.【答案】A
【分析】

解:放在A地方时,相同时间内察看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说明大部分射线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内部非常空旷。放在B地方时,相同时间内察看到屏上的闪光次数较少。放在C地方时,屏上仍能察看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放在D地方时,屏上可以察看到闪光,只是极少极少。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该实验中,放射源放出一束射线轰击金箔,运用显微镜前荧光屏去察看射线的多少。课本中,该实验的结论是:多数射线基本不偏折,少数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个别的粒子几乎被反射回来。
该题考查α 粒子散射实验,重点要记住该实验中察看到的现象和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

27.【答案】D
【分析】

解:依据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得:,其中F的单位N,r的单位是m,的单位为kg,所以万有引力常数G的单位是,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依据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推导G的单位。
本题考查物理量的单位问题,记住物理量的单位,或者依据物理公式推导,困难程度不大,基础题。

28.【答案】D
【分析】

解:AB、依据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知,当线框整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没变化,所以没感应电流。故AB错误; 
C、线框进入磁场过程与穿出磁场过程中,磁场方向相同,但磁通量变化状况相反,则依据楞次定律得知,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故C错误。 
D、两个过程中,线框遭到的安培力都是阻力,依据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方向与线框的速度方向相反,则知,线框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关系。由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方向即可。
本题依据楞次定律、右手定则与左手定则等常识剖析电磁感应现象,解答的重点应该注意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在应用上的差别,基本题。

29.【答案】C
【分析】

解:AB、因为磁场是匀强磁场,把线圈沿纸面向右拉动,或向下拉动,或垂直纸面向外运动,其磁通量均不变化,均无感应电流产生,故AB错误; 
C、当以ad为轴转动线圈时,其磁通量发生变化,故有感应电流产生,故C正确; 
D、以中心O为轴,在纸面内转动时,线圈内的磁通量不变,没感应电流产生,故D错误。 
故选:C。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因此无论线圈怎么样运动,重点是看其磁通量是不是变化,从而看出是不是有感应电流产生。
本题考查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解题时要把握问题实质,重点是看闭合线圈中的磁通量是不是变化,与运动形式无关。

30.【答案】B
【分析】

解:设地球水平为M,半径为R,物体在地球表面时,有:F=G
水平为2m的卫星在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2倍处,有:F′=G
解得:F′=,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物体遭到的万有引力由万有引力定律列式,剖析万有引力公式与距离的关系,进行比较即可得到答案。
本题是万有引力定律应用问题,应该注意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里的r为物体到地球中心的距离。可以应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31.【答案】D
【分析】

解:A、线框垂直于磁感线运动,虽然切割磁感线,但穿过的磁通量没变化,因此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A错误; 
B、线框平行于磁场感应线运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没变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B错误; 
C、线框绕轴转动,但线框平行于磁场感应线,穿过的磁通量没变化,因此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 
D、线框绕轴转动,致使磁通量发生变化,因此线框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
本题考查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第一要明确是哪一个线圈,然后依据磁通量的公式:Φ=BS找出变化的物理量,从而确定磁通量是不是发生变化.

32.【答案】A
【分析】

解:一个铀原子核U的水平数是238,核子数是238,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是92,中子数=水平数-质子数=238-92=146,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原子表示法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水平数,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水平数-质子数=中子数。
本题考查学生水平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比较基础,侧重对入门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入门知识的理解学会。

33.【答案】D
【分析】

解:在线圈以ab为轴旋转90°的过程中,因为线圈在垂直于磁场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不变,即有效面积不变,故开始时磁通量不变;而当cd过进入磁场后,有效面积减小;故磁通量减小;故只有D正确; 
故选:D。
依据磁通量的公式Φ=BScosplayθ剖析磁通量的变化,注意有效面积的判断.
本题考查磁通理的性质,应该注意正确确定有效面积的大小.

34.【答案】A
【分析】

解:AB、无电流时,地磁场的方向为由南极到北极,小磁针的N极指向北极,故A正确,B错误 
CD、有电流时电流的磁场为逆时针方向(由上向下看),则上边的磁针左侧为N极,故CD错误 
故选:A。
当无电流时磁针受地磁场的影响其走向一致,当有电流时磁针受电流所产生磁场的影响受力方向为N极指向磁场方向。
明确地磁场的方向,与小磁针N极受力特征即可轻松解题。

35.【答案】A
【分析】

解:依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则知,线框左边的电流遭到的安培力向左,右边的安培力向D左,因为左边挨近电流I1,则I1对左边的安培力大于对右边的安培力,线圈所受的安培力合力方向向左,则线圈将向左运动。故A正确。 
故选:A。
当导线和线圈中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依据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剖析线框两边遭到的安培力方向,剖析这两个力的大小判断线圈的运动方向.
本题使用的推论法,借助推论: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异向电流相互排斥进行判断,也可以参考安培定则和左手定则结合进行剖析.

36.【答案】断开电键   上下移动线圈A(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分析】

解:(1)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电路分两部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A线圈组成闭合电路,
检流计与B线圈组成另一个闭合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2)依据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
当闭合电键后,能使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办法:①、断开电键;②、上下移动线圈A(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断开电键,上下移动线圈A(或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探究电磁感应现象实验电路分两部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检流计与副线圈组成另一个闭合电路;
(2)依据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即可求解。
了解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有两套电路,这是正确连接实物电路图的首要条件与重点。对于该实验,要明确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平常应该注意加大实验训练。

37.【答案】前   C   B
【分析】

解:(1)在对螺线管通电前需要对磁传感器进行调零,不然就会有测量误差。 
(2)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电流后,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变大,因为螺线管轴线中点磁感应强度方向肯定,所以从另一端插入时,磁传感器的读数可能为6mT.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是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处处相同,因为内部磁感线比管口密,磁感应强度B较大,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故答案为:(1)前。(2)C.(3)B
(1)在通电前需要对磁传感器进行调零。 
(2)减小通过电螺线管的电流后,通电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减小,从不同端插入磁传感器的读数时正负不同。 
(3)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是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比螺线管管口处磁感应强度大。
测量工具用前都需要调零,这是常规,要学会结实。要明确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与电流有关,电流增大,磁感应强度增大。要知道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是匀强磁场,依据磁感线的疏密判断B的大小。

38.【答案】①③⑤⑥⑦   85.7%   电动机消耗电能的85.7%转化为机械能、14.3%转换为内能等其它形式的能。
【分析】

解:(1)依据实验原理可得实验的原理图如图甲所示,依据原理图画出实验连接图如图乙所示;

(2)电动机效率η=×100%=×100%,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物体上升的高度H、砝码的重力G、电动机两端电压U、通过电动机的电流I、电动机工作时间t。
故答案为:①③⑤⑥⑦;
(3)电动机的效率η==×100%≈85.7%。
电动机消耗电能的85.7%转化为机械能、14.3%转换为内能等其它形式的能。
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图乙所示;(2)①③⑤⑥⑦;(3)85.7%;电动机消耗电能的85.7%转化为机械能、14.3%转换为内能等其它形式的能。
(1)依据实验的目的结合给出的图象进行连图;
(2)电动机效率η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为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电动机的电功是总功。要测量有用功,可使重物匀速上升,测量高度,即可求得电动机克服重力做功;要测量总功,需要测量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3)依据实验的原理和需要选择器材,确定直流电动机的效率的表达式,并求出效率,剖析能量的转化。
此题理解并学会电动机效率η的意义,再从原理出发,设计测量的电路,选择所需要的器材。

39.【答案】解:(1)依据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式:B=
可得:B===0.08T
(2)磁感应强度只与磁场本身有关,若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增大为0.1A,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不变,仍然是0.08T
答:(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8T
(2)磁感应强度只与磁场本身有关,不会变化。
【分析】


(1)因为B⊥L,依据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式B=,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磁感应强度只与磁场本身有关。
解决本题的重点学会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式B=,了解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只与磁场本身有关。

40.【答案】解:(1)当S1断开时,致使因为线圈B中的磁通量变小,从而出现感应电流,导致F中仍有磁性,出现延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所以因为B线圈的电磁感应用途,才产生延时释放D有哪些用途。
(2)若断开B线圈的开关S2,当S1断开,F中立即没磁性,所以没延时功能。
故答案为:(1)B;电磁感应(2)无。
【分析】


(1)当S1、S2均闭合时,电磁铁F将衔铁D吸下,C电路接通,当S1断开时,致使因为线圈B中的磁通量变化,从而出现感应电流,导致F中仍有磁性,出现延迟一段时间才被释放。 
(2)若线圈B处于断开,即便S1断开也不会有感应电流,则不会出现延迟现象。
线圈B中的磁场,完全是由感应电流引起的,而感应电流是由线圈A中的电流变化而产生的。因此本题要学生熟练学会楞次定律。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