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材《4的分解和组成》含深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婴幼儿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婴幼儿总结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知道4的分解组合,培养婴幼儿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进步婴幼儿表达能力,快来看看婴幼儿园大班《4的分解和组成》含深思教材吧。
活动目的
1.在实物操作的基础上,知道4的分解组合。
2.初步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引导婴幼儿总结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3.培养婴幼儿好的操作记录的习惯,并进步婴幼儿表达能力。
4.进步婴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进步婴幼儿的察看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题
活动重点:让婴幼儿学习4的分解和组成。活动难题:引导婴幼儿总结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活动筹备
每一个婴幼儿4条小鱼,两个鱼缸,1、2、3数字卡片每个人一份,数学训练册,画有分合号的纸条每个人一张。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复习3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上次大家学习了3的组成和分解,一块儿复习一下吧。
导入,大家来看这是数字几呢? 大家将数字3分解,可以有几种分法? 分别是:。小朋友真聪明,下面大家可以用3的分解来玩一个游戏,我说一个数字、请你也说一个数字,我和你们的数字合起来是3。如:我说1、婴幼儿答出我说2。
2、讲述问题情境,引起婴幼儿对数字的分解组合的兴趣。
小兔家有两个鱼缸,小兔子买回来四条金鱼,要把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里不过不了解如何分了,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你们想吗?有几种分法?
3、解决问题,知道4的分解组合。
1、教师:小兔有四条金鱼,想请小朋友把它们分到两个鱼缸里,可以如何分呢?哪个想来尝试一下?我要把它们记下来,不然过会儿我就忘了。
2、教师:教师给每一个小朋友都筹备了一份,请小朋友们都来分一分,分完将来做记录。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婴幼儿操作并记录。
3、婴幼儿操作完后,请几个婴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是如何分的,有几种分法。并把婴幼儿的分法记录在黑板上,教师有意识的选取两种分法,即按顺序分和无序分。
4、发现问题,学习有顺序的分合一个数。
1、引导婴幼儿察看讨论:哪种分法好,容易看得了解,记住便捷,困难漏掉,为何?
2、教师小结:按顺序分,一边的数愈加大每次多一个,另一边的数愈加小,每次少一个。分出来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不变,都是4。
3、婴幼儿操作训练:按顺序分合一个数,然后再在有分合号的纸条上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师进行小结,用分合式表示,和婴幼儿一块读出分合式并解说分合号,总数与部分数。
5、游戏我的伙伴在哪儿听音乐做游戏。
请婴幼儿自由选择数字[或实物卡片]拿在手里,随音乐自由表演,音乐停止,依据卡片上的数字找到另一个数字卡片,需要两人卡片上的数字合在一块是4.可以自由交换卡片重新进行游戏。
教学深思
如此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婴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起婴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学习4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兔子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起了婴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婴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办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大班婴幼儿具备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和特征,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片和数字卡片的活动,让婴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种分法,启迪婴幼儿的智慧。
因为大班婴幼儿已有肯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需要时,让婴幼儿服从肯定的纪律,培养他们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
2、引导婴幼儿总结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只可以感知事物的特征,而且可以进行初步的总结和推理。本班婴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肯定适合的困难程度,要有肯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总结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婴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定义质地飞跃。
小百科:分解,数学名词,即和差化积,其最后结果要分解到不可以再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