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是偷拿了其他人的东西,大人就应该叫孩子拿着偷来的东西一块到其他人那里,让孩子自己亲自还给其他人,并且还要陪礼道歉,回去就肯定好好的跟孩子说,其他人的东西再好也不可以去拿其他人的,想要什么可以跟父母说。
孩子偷了其他人的东西如何教育
先要明确“偷”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但不要给孩子贴上“贼”的标签。父母在跟孩子谈话时,要把关注点放在“偷”这个行为。父母要指出这个行为是不对的,不被同意的,而不是孩子这个人不再被父母接纳。父母要向孩子传递自己对孩子的信赖,相信只不过一次偶然,大家都有犯了错误误的时候,期望没下一次。同时要告诉孩子类似的事情假如再发生,会产生哪种后果,需要孩子承担些什么。
面对物质上有匮乏的孩子,父母要检讨,是否自己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苛,用“偷”这个行为来排解。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在乎面子,潜意识里喜欢“比较”,孩子有需要,又不敢和父母提,长期压抑在心里,一旦有机会让他满足,他会迫不及待的,不加考虑的开始行动。所以父母要调节好自己对孩子资金管理方法,满足孩子的需要。
面对心理上有匮乏的孩子,爸爸妈妈要冷静下来,深思自己对孩子平常是否缺少关爱。爸爸妈妈是不是一味的用物质来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是否对孩子认同不足,让孩子总处于自卑和比较的心态中,是否父母没做好“物权”的观念教育,让孩子不知道偷这个行为,而让这个行为突破了父母的底线,还触有道德和法律的底线。用这种方法来展示我们的不同,获得满足。可是代价是很大的。
发现孩子偷东西千万不要如此
1、不问缘由打骂。
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盗窃行为很气愤。一旦被发现,他们总是会在不需要任何理由的状况下,使用责骂、殴打、惩罚等严厉的惩罚手段来纠正孩子的问题。如此一来,孩子总是会有反抗和不听话的行为。
2、给孩子贴标签
不少父母发现孩子偷东西后,会责骂、训斥孩子。不断用“贼”“贼”之类的词,无异于给我们的孩子贴标签。贴标签最大有哪些用途就是强化他们的逆反心理。所以,父母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要深思我们的婴幼儿教育方法,要冷静仔细考虑应付孩子不当行为的手段,以免对孩子的成长导致负面影响。
3、不考虑及孩子自尊心。
有的父母会在发现孩子偷东西后,当着不少人的面教育孩子,甚至在他的朋友同学中提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抬不起头,导致不可挽回的心理伤害。爸爸妈妈发现他们的孩子盗窃。事件发生后,他们一般不会在其他人面首要条件起,尽可能把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假如父母发现孩子身边有嘲讽孩子的人,就笑不出来了。爸爸妈妈应该想方法帮助解决问题,让孩子重拾自尊。
怎么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1、通过阅读、讲故事和讲实例教育孩子,爸爸妈妈可以用有趣的故事和现实日常的例子来教育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和善恶观。
很多父母带孩子阅读,只不过为了读而读,不会引导。却不知,那些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品背后,隐藏着极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都是合适孩子学习的。
引导孩子做一个善良诚实,懂尊重,有责任感,有勇气有毅力的好孩子。
2、平时言行准时纠正: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孩子正确的善恶观。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平时行为和言语,准时发现孩子的不好的行为并加以纠正。
当孩子首次出现打人,说脏话,不懂尊重别人,欺负弱小的时候,就应当准时阻止,告诉孩子如此的行为不可取。从刚开始就杜绝不好的行为,从小抓起。
3、打造积极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和亲密关系,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非常大的影响。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这能够帮助孩子进步出正面的人格品质和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