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生活路上的常事,IQ再高、情商再好,生活也免不了有挫折,受不了挫折的孩子,非常难活得快乐。
考试没考好,就情绪低落,一蹶不振;被同学嘲笑,就发誓再也不跟他玩了;被老师批评,就拒绝上学,甚至伤心到跳楼;毕业多年不去找工作,宁可在家当“啃老族”……目前的孩子如何了?如何就像只瓷器一碰就碎?
欧欧父亲是个奇怪的父亲,欧欧1岁的时候,刚刚掌握走路,欧欧父亲就逗儿子跑步,欧欧迈着小短腿跑啊跑,一不留心就摔倒了,咧着嘴正要哭,就听父亲先哭了起来。原来父亲见欧欧摔倒了,自己也连忙假装摔倒:“哎哟哟,父亲也摔倒了!”正要哭的欧欧看到父亲笑嘻嘻地爬了起来,自己也忘了疼与哭,非常快爬了起来,好似啥事也没发生过。
无论欧欧出了什么事,父亲总能把自己调到和儿子相同的“频道”。
欧欧三岁的时候喜欢吃糖,那天晚上吵着母亲要糖吃,母亲不给,欧欧大哭,父亲也“大哭”,欧欧看着父亲哭,居然停止了哭泣,还拍了拍父亲的肩表示安慰。
欧欧上婴幼儿园了,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哭着回家,父亲说:“我小时候也被小朋友欺负呢,你看,都过去了。目前还不是长得又高又大吗?”
欧欧上小学后,有一次考试考了81分,心情非常沮丧,父亲又说:“嘿,81分比60分好多了呢!下次你加油考100分就好了。”
这位父亲是在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挫折,用接纳的心态来迎接挫折,他是在告诉孩子:挫折是家常便饭,是生活在和大家开玩笑;挫折不是你自己才有些,其他人也有,没什么大不了;挫折并不可怕,来了就来了,它还会走。
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样做呢?
1、作为父母,要帮孩子疏导情绪
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孩子做到晚上9点半也未完成,开始焦躁、摔笔、骂人。这个时候父母要如何帮助他呢?
第一要表示理解,对孩子说:“是啊,作业是有点多,换成是我也做不完,难免会发脾气。”这个时候,孩子会感觉爸爸妈妈非常理解自己,烦躁的情绪会有所缓解,同时要允许孩子发泄心中的不满,拥抱安抚孩子。
等孩子冷静下来,就帮孩子想方法做作业,譬如不同学科交叉着做,分成几小部分来做。最后记得表彰孩子,要有意识地强化孩子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
通过前后的对比,大家要告诉孩子:困难和挫折并不可怕,非常重要的是大家总有方法应对它。
2、教会孩子转换思维
聪聪由于搬家而转到新学校,试图跟班里的两个同学交往,但这两个同学都不如何跟他玩,聪聪就感觉自己没人喜欢了,上学没意思,向父母哭诉,需要回到原来的学校。母亲感觉孩子太娇气,批评他:“他不跟你玩,你就找其他人玩嘛,没什么大不了。”本来是安慰孩子,孩子听了反而更难过了。
所以,父母不可以只看到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还要帮助他找到问题的症结,是否交际能力欠缺?是否交往时间太短双方还不太知道?是否孩子主观偏激的判断?这都要作一番知道,再有计划地帮助孩子。
帮孩子转化思维,从悲观逃避的情绪转换为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这非常重要。
台湾作家席慕蓉有一句话:“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什么可让我气馁的,由于,我有长长的一生,而你,你必然会来。”是的,挫折必然会在孩子的生命里出现,假如在幼年时让孩子了解同意挫折就好似同意大自然的风霜雪雨般自然,那样挫折就不是灾难,而是礼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