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统考教育学大纲颁布后,大伙会发现教育学和07年比较起来变动还是比较大的,海文专业课教研室特给广大学子推出教育学专业课复习重点难题权威分析系列。
以期给广大学子的复习备考提供最大的帮忙。第一大家来看教育学原理的重点难题权威分析。
第一讲 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将来发展势头是什么?
(1)教育学问题范围的扩大;
(2)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3)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
(4)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5)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6)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第二讲 教育的产生与进步
2.什么是教育?
广义的教育:但凡增进大家的常识和技能,影响大家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指教育者依据肯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培养为肯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属性有什么?
(1)教育的本质是指人类从古到今天纷繁复杂的各类教育现象中同一的、常见的、稳定的,且又不同于其他社会现象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依据肯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的本质特质主要包含:
①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些一种社会现象;
②教育是人类特有些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③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些传递经验的形式;
④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进步为目的的社会活动;
⑤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永恒的历史现象,具备永恒性和历史性。
4.简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1)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沛西能。
(2)生物起源说的基本看法是: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现象。教育在人类社会中只不过不断改变和演进,获得某些新的性质,人类教育的本质则依旧有如动物界。存活角逐的本能是教育的基础,动物正是基于天分它们固有些保存自己类型的本能才把常识方法传授给幼小的动物。
(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把教育的由来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之于天生的、像动物本能那样原本具备的生物行为,教育过程即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过程,这就完全不承认了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不承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5.简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1)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史专家孟禄。
(2)心理起源说基本看法是:从心理学的看法去讲解教育起源问题,觉得教育起来自于无意识的模仿。
(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防止了生物起源说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适当的一面。模仿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作为一种学习技巧,可视之为教育的诸种渠道之一。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况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会人之所以成为人是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会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在乎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看法仍然是不对的。
6.古时候社会教育有什么特点?
古时候社会教育包含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古时候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第一,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职员
2、学校教育具备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第四, 文字的进步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升了教育职能。
第五,教育办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第六,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第七,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7.现代教育有什么一同特点?
现代社会的教育包含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的一同特点是:
(1)培养全方位进步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进步 ;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拥有前所未有些小白段;
(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
(7)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
(8)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
(9)不断变革是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10)理论自觉性愈加提升。
第三讲 教育与社会进步
8.试剖析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用途。
(1)生产力进步情况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
(2)生产力进步情况影响着教学内容和学科的设置。
(3)生产力的进步制约着教育事业进步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改变。
(4)生产力进步水平制约着教学办法、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9.试剖析政治经济规范对教育的制约用途。
(1)政治经济规范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规范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政治经济规范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规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5)政治经济规范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的管理体制和部分教育内容。
10.试剖析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制约用途。
(1)文化种类影响教育目的
(2)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
(3)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
(4)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办法和思想导向。
11.简述人口情况对教育进步的制约用途。
(1)人口数目影响教育规模
(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3)人口水平影响教育水平
12、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达成劳动力的再生产。
(2)教育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进步。
(3)教育达成了科学常识的再生产。
(4)教育生产新的科学常识、新的生产力。
13.教育的政治功能。
(1)通过培养肯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达成教育的政治用途。
(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肯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3)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用。
(4)通过教育规范,达成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些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进步,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5)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
1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
(4)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
15.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降低人口数目,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方法之一。
(2)教育可提升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水平的方法之一。
(3)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4)教育有益于人口的迁移。
16.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其主要内容有什么?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区域基于我们的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海外出色教育成就,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法的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含
(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3)教育办法方法的现代化
(4)教育管理现代化
(5)教师素质现代化
17.简述国内的科教兴国策略。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初次提出在全国推行科教兴国的策略。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的,“科教兴国”成为大家的基本国策。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步骤的宏伟目的而提出的进步策略。“科教兴国”是指全方位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进步的要紧地方,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升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赖科技进步和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达成国家的兴盛强盛。
18.什么是人才强国策略?推行人才强国策略的基本需要是什么?
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进步的重点问题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推行人才强国策略。
人才强国策略的内涵是:在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进步的重点原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量拔尖革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国内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大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优势和综合国力,完成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达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行人才强国策略的基本需要是:推行人才强国策略,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要紧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依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开发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加大以党政人才、企业营运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各类出色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为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商支持。
推行人才强国策略的基本需要是:用“三个代表”要紧思想统领人才工作;把促进进步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大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坚持党政人才、企业营运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块抓;推进人才结构调整;革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
19.试剖析教育在革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用途。
长期以来,一些国家把科技革新作为基本策略,大幅度提升科技革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角逐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些国家称之为革新型国家。
2006年1月9日,国务院颁布《国家里长期科学和技术进步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宣布到2020年,国内科技进步的总体目的是:自主革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获得一批在世界具备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进入革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在革新型国家建设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挥着基础和生力军用途,具体体目前:
(1)革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
(2)自主革新的主阵地
(3)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
(4)科技常识的推广站
(5)革新文化的中心。
20、什么是革新型人才?学校教育怎么样培养革新人才?
所谓革新型人才,就是具备革新意识、革新精神、革新思维、革新能力并可以获得革新成就的人才。
学校教育培养革新人才的基本需要是:
(1)确立革新人才的培养目的,培养具备革新意识、革新精神、革新思维、革新能力并可以获得革新成就的人才;
(2)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为革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改革教学办法,加大探究性学习,看重革新能力培养;
(4)看重教学的个性化,进步学生的兴趣喜好和专长;
(5)改变教育教学习管理,打造宽松自由人才成长环境。
21、国内革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什么?怎么样推进教育革新,培养革新型人才?
国内革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育观念尤其是人才观陈旧;
(2)教学习管理规范僵化、划一;
(3)教学模式单一;
(4)过分强调同意学习,忽略探究性学习;
(5)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为了培养革新型人才,推进教育革新的基本手段包含:
(1)观念革新,树立新的人才观、水平馆、学习观、教育观。
(2)规范革新,打造灵活多样的管理规范;
(3)内容革新,打造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4)办法革新,加大个性化教学和探究性学习;
(5)评价革新,突出评价促进学生进步的功能;
(6)文化革新,打造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
1f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