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高中  化学  数学  初中  小学 

父母课堂:对小学新生多鼓励少指责

   日期:2024-12-05     来源:www.dingxr.com    浏览:638    
文章简介:开学第一周问题有点多  名师想办法只须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过渡  开学第一周刚刚过去,对那些刚刚走出婴幼儿园,踏入小学校门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他们表现得如何?适应新环境吗?算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吗?这开学第一周,初为小学生的孩子们对所有充满好奇...

  开学第一周问题有点多

  名师想办法只须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过渡

  开学第一周刚刚过去,对那些刚刚走出婴幼儿园,踏入小学校门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他们表现得如何?适应新环境吗?算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吗?这开学第一周,初为小学生的孩子们对所有充满好奇,可初为学生父母的爸爸妈妈却难免心生忐忑。

  刚上学的孩子们难免有很多不适,这不,在广州母亲网上,父母纷纷发帖讲述孩子的开学历程——孩子写字太潦草被斥,上课打哈欠声音太大被留校,座位被老师分到最后排,甚至上卫生间要老师拿纸擦pp……不过,出现这类幼小衔接问题都属正常,期望老师和父母能对孩子们多一点耐心,不要急于批评。

  对这类问题,记者请广东名班主任、荔湾区华侨小学习语文教师胡灵莉一一作答,为困惑的父母想办法。同时,记者走访广州当地小学,倾听父母和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声音。

  父母烦恼多 老师巧想办法

  课堂作业:

  上课爱插嘴 总也坐不住

  1.老师投诉说孩子上课爱插嘴,总是问为何,坐不住。

  2.才上了4天学,就有3天留堂,缘由是上课搞小动作、说话。

  3.老师投诉说孩子作业写得太粗心、潦草,还说是全班写字最差的一个。

  想办法:父母要多向老师知道孩子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同时也要多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对于作业,读一年级的学生,写字主要集中在学拼音的阶段,父母要指导孩子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写字。

  师生之间:

  儿子好动被调后排“专位”

  1.孩子上课打哈欠声音太大,老师叫她站起来,她不愿,感觉自己没错。

  2.儿子生性好动,不小心碰到同桌的脸,被同学父母投诉,所以班主任把他调到最后一排的单人“专位”。

  想办法:父母应该主动、准时地与老师交流,可以在平常接送孩子的时候进行。至于座位问题,座位基本是根据高矮次序依次排座,若是有近视的高个孩子,父母应该主动向老师反映状况,把位子排前。

  自理能力:

  中午要回家 老师管不住

  1.被班主任批得一无是处:话女儿把学校当婴幼儿园,上卫生间不带纸,让其老师拿纸擦pp。

  2.开学第一天,儿子中午闹着不要在学校要回家,老师管都管不住,全校就他一个如此。

  3.孩子放学回家后,发现他手上紫了一块,原来是同桌的小姑娘整天捏他。

  想办法:孩子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要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多注意亲子教育。

  对于孩子之间的嬉戏玩耍,比如同桌之间互捏脸颊,小男孩扯小女孩发辫等现象,从某个角度来讲,这也是孩子的可爱之处。假如状况反复发生,父母有必要准时向老师反映状况。

  午餐午休:

  午餐吃不完 午睡睡不好

  1.儿子说午餐吃不完,只吃了一半。

  2.女儿说中午在学校睡不好,由于学校没宿舍,到了中午学生都是拼桌子或拼凳子睡。

  想办法:午餐吃不完,缘由有多种。父母平常注意不要只做孩子喜欢吃的菜,防止培养挑食的习惯。在午休方面,父母要摆正心态,教育孩子掌握吃苦。

  这个母亲有方法

  耐心聊天多鼓励

  与不少母亲的担忧不同,过去一周,网友“云飞雪散”6岁的女儿,顺利达成了向小学生的转型,母亲记录下了女儿的转变过程:

  女儿开学一周了。这一周我真的是又喜又忧又高兴,所幸的是女儿的过渡非常顺利。

  女儿目前喜欢新环境。我天天积极地和她讨论学校内高兴与不快乐的事。女儿一放学见到我时,就像开笼的小鸟一样唧唧喳喳说个不停。

  这两天还说她被老师请上台去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拼音。这3天的放假,女儿居然自己安排时间念书和玩乐。她还说:“做完老师的作业和读完书之后再玩,真的会玩得特别高兴,特别放心。”哈哈,这小鬼头。

  在生活上,女儿了解了,一些事情是要自己去适应的。比如:中午在校搭食,不可以剩余食物;午睡不可以随便乱动和说话。课间休息时,要第一时间去卫生间和喝水。晚上会叫我读课程表上的课程,自己整理书本并一一点数,并且检查我有否签名等等。

  女儿,母亲同父亲一块为你加油。

  记者走访:

  父母不大担忧 老师别太着急

  昨天下午放学时,记者走访东川路小学、中山三路小学等学校,随机采访了十多名前来接孩子的小学一年级新生的父母。大部分父母表示,从婴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孩子融入新环境不是太担忧;同时期望老师在精心呵护之余,能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和耐心,不要操之过急。

  “婴幼儿园就是玩的,上了小学就大不同,目前主如果学习。”昨天,来接女儿放学的梁先生对记者说,女儿今年7岁,对新学校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不需要父母太操心。

  “刚走出婴幼儿园的一群孩子,不需要进教室,想都想得出来,课堂纪律会有多差。”父母江女性表示,孩子子刚上小学,一定有不少不适应,只能靠老师、父母多引导、多教育。有些孩子子对新环境难免恐惧,或者活泼好动,这个时候最需要老师理解孩子的需要,需要不要太严格,少批评多鼓励。

  “课间餐和午饭,孩子饿了自然会吃;没吃饱的话,回家还可以加餐补充营养。”父母张女性最在乎的是儿子的午睡不足,以前在婴幼儿园时,天天能睡两小时,目前只能睡半个小时。

  昨天下午4时,东川路小学一年6班的七八名小学生放学后聚在一块,老师在旁站着,等着父母来接。记者凑过去问:“你们喜欢上婴幼儿园还是上小学呀?”“婴幼儿园!”几乎异口同声。“为何呢?”孩子们回答时,一个比一个声音大,“婴幼儿园除去游戏还是游戏”,“小学没电脑玩”,“课间餐的皮蛋粥不美味”……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