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友,1日饮醉,对我说:“你信不信?我的存款,到我孙子那辈都花不完。”
我答:“我信。不过,老辈子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真的不必给儿孙留那样多。”
他笑了,说:“什么是福?我上半生穷怕了,不可以再让我的儿子、孙子重复我的穷。我就是要让他们守着金山,过像样的日子。”
他说的是真心话。
大家身边有太多如此的人—— 但有一分钱,留与子孙花。仿佛大家今天多留一些钱给他们,他们的日子就能增加一些甘甜与色彩。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干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这话说得何其透辟又何其超脱。
子孙假如像我一样卓异,那样,我就不必留钱给他,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若是平庸之辈,那样,我也不必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
今天,能真的了解并践行林则徐这段话的,又有多少人呢?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想想看,拥有了一座金山的人,又怎会甘心天天汗流浃背地去沙中淘金呢?而携带“不值得”的心理去学习、工作的人,所收成的,也势必是一个“不值得”的生活。
有太多的同胞看不明白那些捐款捐到让人发晕的外国有钱人们。
当听说股神巴菲特要捐出99%的个人财富时,我的一个同事说:“那他的后代还不能气疯了?”
我想,她肯定没听说过那个发生在巴菲特和他小儿子身上的故事:
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酷爱音乐,在他搬到密尔沃基市前,开口向爸爸借钱(这是彼得唯一一次向爸爸借钱),却被拒绝了。
彼得气愤地去银行贷了款。
他说:“在还贷的过程中,我学到的东西,远比从爸爸那里同意无息贷款多得多。目前想来,爸爸的看法对极了。”
你若真爱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在资金上对他吝啬一些,别用一把“金匕首”伤害了他。既然你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你就该重视他生命的尊严,把创造的权力还给他。
让他流汗、流泪、流血,让他在无人撑伞的雨中奋力奔跑,让他拼死追求那个“最好的自己”,让他用自己亲手塑造的“金汤匙”喝到人间至美的羹汤。
你若真的爱孩子,可以创造机会教他怎么样学习,怎么样存活,怎么样更好的融入社会,让他在纷繁变化的社会中从“考虑生活”走向“创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