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琳的儿子升入初中后,校园里有多个社团,家人都鼓励孩子多报几个社团,训练自己。
忽然,孩子好奇地问:“母亲,大学里的社团是否会更多,更有趣?你有加入过吗?”丹琳趁机鼓励孩子:“当然啦,大学里有更多社团,文学社、戏剧团、舞蹈协会、乐队什么的一大堆,母亲有参加过,可精彩啦!你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也去参加吧!”孩子的眼眸里,充盈着向往的波光。
此时,丹琳老公却冷不丁来一句:“别听你妈瞎说!她只读了一个‘野鸡大学’,又不是什么211、985大学。她的大学非常小,社团也没多少。哪个叫她没用,考得差呢。你可别学你妈不上进,必须要考个上档次的大学,就像你爸如此的!”
丹琳顿感颜面扫地,忍不住“怼”了回去:“你爸是个名牌大学的‘学霸’,但他目前的薪水,却有点对不起‘学霸’这个词。”看着他们两个互相“挖苦”,儿子刚刚还明亮着的眼神,瞬间就黯了,看上去讶然、不安。
在客厅里的公婆也非常尴尬,快点说些话打圆场,二人才悻悻住嘴。旁边的孩子,看起来闷闷不乐的。
01
不只一次,老公总有意无意,当着孩子的面,给丹琳“泼冷水”,继而“拔高”自己。丹琳气不过,也不时给老公挑点“刺”。虽然不算争吵,但一番“嘴仗”下来,彼此都有点不痛快。而略通人事的儿子,常常夹在二人之间惶恐无措。好几次,都在他们拌嘴时眉头紧锁,表情纠结,仿佛正在烦恼不知帮哪一个。这让丹琳非常愧悔。
有一天,当丹琳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孩子竟把试题藏起来了:“母亲,父亲说你是‘智障’,你就别检查数学题了,我怕你会算错。”丹琳又惊又气,不能不花尽心思跟儿子交流,努力挽回“被黑”的形象,非常累。老公却说她矫情玻璃心:我多嘴?一家人还有哪些说不能的?你又不见得真的智障!影响到孩子?他哪了解那样多?事真多!
“明明感情还可以,就由于他随便diss我,即使是儿子在场,也不避让。我也不愿示弱,闹得都不愉快。我非常担忧——孩子会如何看待大家?这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有哪些不满,可以跟我说,但能否别老在孩子面前说?”丹琳郁闷地说。
02
同学阿锦说,打她小时候起,爸爸就老爱说妈妈笨。
她母亲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人不太精明,做事略显疏漏。譬如,新买的多功能风扇,母亲用得不太顺,一下子就扭坏了某个零件;或者,母亲带奶奶去看病,事后却拿错了报销单据——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家务事,父亲都习惯说母亲几句。但,他毫不避忌阿锦和老弟在场:“你妈太笨了,人的头,猪的脑子。”、“看你妈,做事太没效率了,傻不拉叽的,千万不要学她。”
她母亲人非常憨厚,总不辩驳,只不过尴尬地讪笑。不过,被父亲说多了,母亲会脸带愠色,在干家务时会冷不丁闹点脾气,仿佛在发泄什么,让家的氛围非常紧张。
幼小的阿锦姐弟,受了爸爸的影响,都渐渐地认可了他的评价——母亲是个“拙妇”,心眼儿不灵活。每当妈妈试图管教他们时,她和弟弟都不如何“服教”。日渐地,母亲的眼神变得暗然,也自认自个儿不聪明——阿锦后来才意识到: 那都是他们强加给她无形的“心理暗示”所致。
阿锦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回,眼看着电视里要开奖了,妈妈却忘了把爸爸买的彩票放在哪儿,翻箱倒柜找不着。爸爸一着急,就大声抱怨:“瞧你妈的那迷糊劲儿,真的猪脑子,笨死人了!”阿锦和弟弟都跟着笑起来。
妈妈看了看已然长大的孩子们,竟还附和爸爸揶揄她,一下子就憋屈到炸,当场飙泪:“你总在说我笨!连孩子也习惯嘲笑我了!我真的非常笨吗?是啊,我笨去世了,你们笑够了吗?你们就没笨过吗?”说罢,她妈激动地掀翻了桌子,还把很不容易找到的彩票一股脑撕碎撒在地上。
03
幸而,阿锦妈妈“爆发”后,父子三人都检讨了。爸爸反省自己嘴损,不尊重老婆,并教育他们重新看待母亲。伴随年岁增长,阿锦慢慢发觉,其实,平时里,妈妈算得上是一个巧手主妇:会做不少“硬菜”,会打漂亮合身的毛衣,还会养花做甜品,把家打点得干净高雅,非常有一套生活的智慧,根本就没父亲形容的那样傻里傻气。
只不过,他们自小都被爸爸对妈妈的“差评”给带“跑偏”了,对妈妈的优点都忽视漠视了,把她的不足之处都放大了,在不懂体恤她的同时,也没掌握尊重她,还挑剔她做得不够好,这是多么可悲可笑!阿锦说,难怪妈妈会常常生闷气,她心里太委屈了!这都是父亲的“嘴皮子”闹的。假如没那一次的“深思”,假如她和弟弟日后都携带如此的思想,走进婚姻,对伴侣也求全责备,缺少宽容体己——那势必是有害无利。
在孩子心里,父亲和母亲都是同等要紧的,都是他心目中最亲爱的、最信赖的人!但当一方或双方习惯性地在孩子面前奚落、攻击他们,关系失和,会给孩子错误的示范,会让他随便就认同了爸爸妈妈的“负面评价”,对爸爸或妈妈带有偏见,辨识有限,在日后择偶和处置婚姻关系时,会有失偏颇。
好的家庭,爸爸妈妈会有意识照顾到孩子的内心感受,不会把自己对伴侣的不满与情绪,毫无避忌地流露在孩子面前——你们两个的对立,凭什么要他参与其中并“买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觉得,爸爸妈妈是孩子最亲爱的人,只有爸爸妈妈互敬互爱,孩子才会感觉世界上有真理,人间有美德。而“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性也说过:“你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好的婚姻关系。”
有时候,好的婚姻关系,不过就是意味着——爸爸妈妈之间和睦平等的相处方法、彼此尊重的交流态度、互相支援的共情心理。
04
多数离异家庭的爸爸妈妈,都会多少,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埋怨或怪责另一方,致使孩子心理有了不该承受的重压,性情也变得不太开朗——看看奥巴马妈妈的处事风格吧,你的心态,将决定孩子的将来的命。
真的出色的爸爸妈妈,不在于他们的学识能力与经济背景,而是能结成一对默契、合拍的“同盟”,会在孩子面前,积极给他们打造一个好的形象,即便有建议分歧,也能做到理性克制,不伤和气,努力给孩子构筑一种平和交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觉到你们对他的爱,更能增进夫妻间彼此的感情。
即使是有了不可调和的问题,爸爸妈妈也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会尽力解决,而且必然会找到可行的、适当的解决方法,而不是无休止地互相怨怼。正如心理健康咨询师武志红先生所言:“问题不可防止,但爸爸妈妈可以用一种行动告诉孩子:大家在积极地处置大家的问题,虽然出了问题,但大家期望大家的关系朝着好的方面去进步。”
即便婚姻不可以再继续,不可以做一对好夫妻,却可以选择做一对好爸爸妈妈——尽可能给孩子保留一个美好的童年,对孩子将来的心态和处世、甚至婚姻观,都能起到积极、正向的示范用途。
每个孩子最想看到的,就是爸爸妈妈之间真诚地相亲相爱。而大家给孩子最实在的爱,就是彼此尊重他们、包容他们,这是为人爸爸妈妈必不可少的一种修养。
在孩子面前,你怎么样评价伴侣,将决定着一个孩子成长的维度、一个家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