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这类课的时候,老师会特别告诉学生们:在大家的生活中,什么是可以掌控的?时间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自我管理能力!
让孩子们开始了解,这个世界上和大家有关的事情,有不少是大家没办法控制的(stuff I cant control ), 如大家的种族,生的家庭,别的人的行为,等等...但也有不少事情,是在大家控制范围内的,可以做得更好的,譬如积极的态度,对自己负责,掌握用好我们的时间 - How I Use My Time,等等 ...
第一项技能
掌握区别需要和想要
Have to VSWant to
Have to 和 Want to 这种定义,在西方的教育观里,贯穿生活的每个方面,譬如如何用资金,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决定各种生活取舍...区别什么是大家需要的、需要的,什么是大家想要的、渴望的,这是做决策的第一步。
小学生们,掌握安排时间,从理解自己面对的任务是什么性质开始;老师给一些选项,让孩子自己想想什么是需要做的,什么是自己想做的...
孩子子的天性,是以爱好来驱动行为,而老师告诉孩子,大家做一件事,并不可以完全取决于自己爱不爱。
Have to是需要要做的事,就算不如何喜欢。譬如,按时上学,做完作业,维持我们的房间整洁,等等。完成需要要做的事情,就是履行大家的责任。
Want to是大家喜欢、想去做的事情,譬如画画、踢足球、旅游、打游戏,等等。正由于大家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大家会感到快乐,而且有机会进步我们的喜好和专长。
有了这层意识,孩子们就能开始跟自己对话,告诉自己要战胜我们的情绪,该做的事情不要拖延和逃避,而自己想做的事情,应该争取时间去达成。
第二项技能
掌握设定优先级
Priority Matrix
有一句俗语叫:A lack of time is a lack of priorities - 时间不够,是由于不懂划分事情的优先级。
老师常常用一种叫优先级矩阵 - Priority Matrix 的工具让孩子了解,一件事什么时间去做,要考虑两个方面:
1、这件事是不是要紧 - important or not
2、这件事是不是紧急 - urgent or not
依据这个优先级矩阵,让孩子们认识到,大部分事情,可以落在这四个地区内:
1. 这件事非常重要,也非常紧急
紧急的,要紧的 优先去做,Do First
譬如,明天要交的作业
2. 这件事非常重要,但不紧急
不紧急的,要紧的 然后去做,Do Next
譬如,为两天后的考试做复习
3. 这件事不是非常重要,但非常紧急
紧急的,无关紧要的再后去做,Do Later
譬如,正在进行的足球赛
4. 这件事不是非常重要,也不紧急
不紧急的,无关紧要的那就别做了吧,Dont Do
譬如,和朋友电话聊足球赛
有时,第二优先级和第三优先级的事情,到底先做哪一个,还不是特别容易确定。
譬如复习筹备两天后的考试 VS. 看足球赛直播,如何选择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的自我断定。假如感觉下周考试不是那样很难应对,那样看场足球赛,也没什么错;假如感觉考试是个挑战,那样舍弃目前的直播,考完后看看录像,就是负责任的选择。
优先级矩阵以外,有的学校和家庭还用更为简单的三分类办法帮孩子决定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
1 These need to get done NOW.
2 These need to get done soon.
这类需要尽快做
3 I can do these when I get a chance.
这类可以等有空的时候再做
还告诉学生一些实践小窍门:
灵活一些,掌握借助零碎时间,穿插着做不一样的事情
掌握抛弃,仔细想想,不少事其实不必做
有的事,没法判断轻重缓急,那就暂时搁着吧!
第三项技能
掌握给时间做预算
Time Budget
不管这件事有多要紧,都需要花浪费时间间。而时间,比大家大部分人腰包里的钱更有限,24小时,不多一分钟,也不少一分钟。时间是有限的,这个定义在孩子婴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牢牢树立。
上学后,孩子们开始接触 Time Budget 这个定义,给时间做预算,做一件事情需要耗费多少时间,肯定的时间内,可以做什么事情 ...
只有对时间的分配心中有数,才能了解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这是一个四年级学生做的 Time Budget。
当然,预算总额不可以超越24小时。
关于时间预算,不管你的孩子多大,都可以和他一块画如此的一张图,帮他形象地理解为何时间是有限的资源,大家需要好好安排,不要挥霍。
小女孩Angela的一天 ...
空白模板是如此的...
有了预算之后,就能做大家一般的时间表了...
暑假里,可以和孩子一块,确定什么事情是他需要要做的和想做的,做一次时间预算,然后形成一个他一个人参与拟定并赞同实行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