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讯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为期四天的初试近日结束,近4300名考生参加。有关老师介绍,考官在考试中更重视考生的形象魔力、文静修养、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
2月25日13时,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楼前聚集了近千名前来参加考试的考生及陪考父母。“请听到考号的考生高声答‘到’!”伴随员工依次叫号,参加下午初试的第五考场的考生按顺序列队入场。
初试中,每25名考生为一组进入同一考场。记者看到,考生向考官进行自我介绍后在3分钟以内朗诵事先筹备好的一段诗歌、散文、小说或话剧及电影里的独白。考官通过朗诵知道考生语音的规范程度、明确度及其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力,对作品情境和人物形象的感受力、表现力,并考查考生的形体表现能力。每8位考生朗诵结束后,领取一个集体表演小品的题目,并在考场外筹备。这一集体表演题目主要考查考生的想象力、理解力、表现力、信念、激情和应变规定情景的能力。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介绍,测试中,考官更重视的是考生的性格特点特点、形象魔力、文静修养和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与表演潜能。对考生的形象风韵、台词、声乐、形体各方面,学校都有详细的评分标准。考官对每个考生的现场表现都会认真、详细地记录。只有考场内全体考官联合签字后,考生成绩才能生效。王劲松说,考生的现场表现重在平常积累。考生一张嘴、一发声,考官就能知道他的肺活量,听出他用几年时间练习我们的声音;考生一伸手,考官就能看出他的舞蹈功力。训练三五天和三五年的感觉一定是不同的。
1535名考生将于今天开始复试。有关老师介绍,复试内容是语言、声乐、形体和命题小品表演。三试内容包含音乐、形体综合会试,台词、表演命题综合考试及口试三部分。学院将对进入三试的考生进行全程录像,如此既能考查考生是不是有镜头感,又便于回顾查看考生的现场表现。考生的三试成绩将作为专业课考试的最后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