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材《可爱的动物》
在教学工作者拓展教学活动前,就不能不需要撰写教材,借用教材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把教材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记者精心收拾的大班美术教材《可爱的动物》,仅供参考,大伙一块儿看看吧。
活动名字:
可爱的动物
活动目的:
1.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大胆作画。
2.想用肢体动作、符号等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走路姿势。
3.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4.培养婴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筹备:
画有隐藏动物的图片、颜料桶若干、排笔、记录卡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请出动物
1、猜你猜一猜今天会有什么动物来和大家一块做游戏?(婴幼儿自由猜测)
2、这儿有颜料和笔,等会儿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找和桶上相同标记的画纸涂色把小动物请出来。记住图的时候笔要在桶边轻轻的舔一舔,那涂色如何涂?(顺着一个方向,从上到下)
3、你请出的动物是哪个?去看一看其他小朋友请出了什么动物?
2、说说学学做做
1、大家来看看有哪个来了,来了几个?(加以统计记录)
2、你了解这类动物是如何来的?请你来学一学它走路的样子。(请个别婴幼儿示范,集体学样)
3、尝试运用符号记录动物的走路动作。
1、刚刚大家学了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你们真棒,学的真像。大家是否会把这类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画下来呢?
2、桌上有记号笔、水笔、蜡笔、棉签等,你想用什么就用什么画,画好将来贴在小动物的旁边。
4、交流讨论
1、请个别婴幼儿介绍自己画的符号的。哪个来介绍一下你画的表示什么意义?(准时鼓励婴幼儿)
2、这类小动物夸大家非常聪明,它们想和大家一块做游戏,大家也来学自己喜欢的动物走到教室里和它们一块做游戏。
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孩子们通过活动知道了容易见到动物,并对容易见到动物行走的姿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班婴幼儿已经具备了运用肢体动作模仿他们喜欢动物的动作特点,能初步的感知到运动节律的变化的能力,因此在日常他们时而模仿小猫轻轻走的动作,时而模仿小兔蹦蹦跳跳的行走。
小班孩子已经可以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特点,比较事物的异同,并开始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包含符号与动作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每一个婴幼儿都会用我们的表达方法、充满稚气的“语言”来表达我们的理解,婴幼儿的表达符号犹如一个个千姿百态的万花筒,呈目前大家面前的是他们用自己语言表达的对事物的理解,用我们的方法表达探索的轨迹。让孩子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达感受和体验,并尝试理解别人的表达方法,从而达到互相提升的方法。
提供多姿多彩的工具材料,能合适婴幼儿的兴趣、喜好,满足婴幼儿不断探索发现的`需要,在材料的投放上,以多样化为主,如此婴幼儿就能依据活动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同时在表现的过程中引发婴幼儿对材料运用特质的探索,因此在活动中我投放了记号笔、蜡笔、水彩笔、棉签等不一样的绘画工具,让孩子有较多的选择空间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婴幼儿可以用我们的方法来感知、认识、表达、表现,大胆想象,因此我想让孩子在运用美术经验大胆的表现的过程中,萌发兴趣,体验探索的兴趣,学习的过程对婴幼儿来讲才变得真的有意义。
教学深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剖析缘由,平常训练机会不足,缺少自信心所致,大伙觉得,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明确有序,过程生动、有趣,办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要紧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一直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氛围活跃,成效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