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化学  数学  初中  高中  英语  小学 

就一个口号,让爸爸妈妈输在了起跑线上?

   日期:2024-09-12     来源:www.jdzsu.com    浏览:490    
文章简介:自从商业社会创造了一个口号:“客户就是上帝。”自从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教育范围也衍生出一个时尚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自从商业社会创造了一个口号:“客户就是上帝。”自从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教育范围也衍生出一个时尚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仿佛一夜间,这个十字的口号,像风一样传遍内地,也把无数父母吹乱了阵脚。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大的地方,大家叫它家;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小的地方,大家也叫它家。家是大家生命的摇篮,生活的第一所学校,生活的第一个舞台。

想到家,大家就想到夜晚明亮的灯光。有灯的家就有温暖,有灯的家就有期盼,有灯的家就有期望和梦想。

今天,家庭教育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爸爸妈妈常常感到疲惫不堪,孩子不时陷入痛苦绝境。是什么把大家引入了如此的困境?为何大家家的电灯依旧亮着,大家家庭教育的智慧之灯却灭了?

自从商业社会创造了一个口号:“客户就是上帝。”自从中国的教育产业化,教育范围也衍生出一个时尚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仿佛一夜间,这个十字的口号,像风一样传遍内地,也把无数父母吹乱了阵脚。

在这个口号引导下,不少家庭收成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和焦虑。

广州有一位很年轻的母亲,见到我就开始痛哭流涕。她说每一个来广州演讲的专家,她都亲自来听讲坛,专家的各种偏方她都用了,市面上所有时尚的教 育图书,她都买回家来跟女儿一块看。还有,为了女儿能同意最好的教育,为了让她不输在起跑线上,她选择了广州少年宫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买了房屋,买了 一套最贵的而格局最不好的房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期望她的女儿从小受最好的教育,期望她的女儿不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当她女儿走进中学,她发现女儿让她 失望了。从女儿三岁开始,她就送女儿上少年宫,学绘画,学习英语,学音乐,学舞蹈,几乎时尚的早教课程,所有该学的都学了,但为何上了初中,她女儿的各 科成绩非常差,让她特别失望呢?她不知道,她感到委屈。她说:我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可是我的孩子为何没长成我期望的样子呢?

如此的困惑,如此的痛苦,无论从媒体中,还是日常,到处都可以听见和看见。像如此的母亲到处可见,爸爸妈妈付出了最多的时间和资金,为何孩子没像爸爸妈妈期望的那样成长呢?

在济南,有三位年轻的母亲,听完我的课,走到台前来对我说:“大家是失败的母亲!”我感到非常震撼,一位母亲在那种情况下,才能确认自己失败呢?我问她们:“你们如何失败了?”

第一位母亲说:“我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第二位母亲说:“我的孩子有一天逃学了。”第三位母亲说:“我孩子成绩不够出色。”

看着她们年轻的脸,我想她们的孩子肯定非常小。于是,我问她们:“你们的孩子有多大?”她们说:“刚刚上一年级。”

一个七岁的孩子,刚刚步入校门,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的时候,为何一道题没做好,上课没注意听讲,考试成绩不理想,就被确认失败了?而这个失败不只是孩子,而且是母亲?

非常显然,她们不知道我们的孩子,在婴幼儿期就没注意观察过孩子的自我学习特征,所以上小学后,遇见一点儿小问题就惶惶不安,如临大敌。这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带给父母的“后遗症”。

大家不少父母正是由于非常害怕“输”,所以就特别紧张,由于紧张,大脑的弦就整天绷着,思维的焦点和双眼的焦点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不停地探寻 孩子身上各种可能致使“输”的弱点和缺点。而正由于害怕和高度紧张,大家的判断和考虑神经就比较容易会出现偏差甚至盲从性,从而给大家的教育智慧蒙上阴影, 让家庭教育陷入盲区甚至黑暗区。

由于大家被吓坏了,怕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大家紧张并高度敏锐,大家的心中就会出现阴影和盲区,就像家里断电后,那种不明方向的恐惧。

黑暗为何让大家恐惧呢?由于大家在黑暗中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别人。不了解身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于是,周围有一点儿声响,大家都会惊慌失措。黑暗中掠过任何一个影子,大家都会坐立不安。这就是黑暗给大家带来的恐惧,这就是恐慌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年轻的母亲,由于心中装着太多的恐惧,所以她们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常常会出现误差。她们期望孩子的每一天都有好的成绩,期望孩子的每个表现都是 出色的。但这不可能。

由于成长中的孩子必然会出现如此那样的问题,孩子是在出错中成长的,就像孩子一直在跌倒中掌握爬行、掌握走路一样。

一个生动活泼的孩子,他的头脑不断地迸发和冒出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心灵和身体的协调需要各种练习来完成,不可能每一个行为都符合大人的规范。仅仅由于不符合大家的规范,就 失望,就判定为失败,这实在是被吓坏了。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这短短的十个字,让大家的家庭教育一直笼罩在恐惧不安的阴影中。

在西安,有一位白发苍苍的母亲让我给她的儿子打一个电话,说仅需花一分钟。我问她:“你要我对你的儿子怎么说呢?”这个母亲说:“你告诉他, 大家来听你的讲坛,我和他的父亲都意识到大家在教育中出了问题。大家做得不够好,大家过去伤害过他,我从目前开始要改正,请告诉我的儿子。”

面对这位真诚 的母亲,我说:“这么要紧的话,你为何不亲口对你的儿子讲呢?”这位母亲叹了一口气:“哎呀,我儿子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四个字‘闲人免进’, 已经整整挂了三年了。”

大家可以想象,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在一个家庭中,当大家的孩子在门上挂上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闲人免进”的时候,他们是在拒绝爸爸妈妈的关心,拒绝爸爸妈妈的爱。爸爸妈妈被迫站在门外,真是咫尺天涯啊!如此的家庭生活,如此的教育,大家如何能不痛苦呢?

由于恐惧孩子做不好,由于害怕每次考试失败,大家不停地唠叨孩子,反复地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大家觉得孩子的问题只须每天说,就能改变结果,孩子听腻了,听厌了,听得恐惧了,不但把耳朵关闭,也把房门关闭了。

于是,家庭教育这盏智慧之灯熄灭了,父母和孩子都陷入慌乱、紧张和恐惧中。于是,恐惧让大家的血管缩短,大脑和心脏供血不足,导致了大家心灵的痛苦、身心的疲惫;导致了孩子和爸爸妈妈还没有开始行动,精神情感已输的困境。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