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到1岁这期间,不会讲话,不可以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爸爸妈妈只有学会了孩子这期间的心理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0~1岁孩子的心理进步可以划分为四个小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的婴儿,以睡眠为主。双眼可以伴随呈目前他面前的物体移动,能注视人的面孔微笑;可以追随声音转头;可以抓握接触到的东西。这个时候假如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丰富一些,让孩子常常同意各种视觉和听觉刺激并遭到亲人的抚摸和照顾,就会促进他的神经系统的成熟、心理的进步。
3~6个月的婴儿,视、听能力比前一段有进步,开始能有目的地伸手抓面前的东西和较长期地玩胸前的玩具,并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这个时候婴儿是靠眼、耳、手、口等感觉器官认识事物。此时,爸爸妈妈多逗引孩子玩,常常抱孩子到室外散步,多与他说话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6~9个月的婴儿,可以用双眼长期地注视某一件物品;能分辨出母亲的声音;会两手交替拿东西或用双手拿东西,在双手臂的支撑下,能挺起身子;爱扔东西玩,会用玩具相互撞击;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如拍手、再见、谢谢等,并且能照着去做。这一阶段,父母应多帮助孩子训练站、坐、转等动作;给孩子一些中等大小的软球、彩色积木、布制小动物和小摇铃等玩具,和他一块玩,并用正确的语言告诉他玩具的名字。
9~12个月的婴儿,可以在东西不见了时用双眼去探寻;能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譬如鸭子小车的嘎嘎声等;掌握叫父亲、母亲;能自己拿着奶瓶或杯子喝水;能拉着大人的手或扶着家具行走,因为孩子自己能力的进步,使他对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对什么都想看看、摸摸或把东西放人口里尝尝。这一阶段你可以用双手扶着孩子教他学走路,常常与孩子在一块做各种游戏,教孩子说简单的话,与尽可能满足孩子急于想探索世界的需要。
婴儿出生后的一年,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只有当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抚摸和热情的关怀,孩子才会打造对这个世界的信赖感和安全感,从而为其个性的健康进步打下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