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到孩子长大成人,再去责怪他们缺少独立性。却不知,孩子的独立性,完全取决于爸爸妈妈对他从小的培养。
第一式:启发他自解困难
临外出时,孩子忽然想起老师要他带红色的东西去婴幼儿园,而红色的东西虽然家里有,却需要花时间探寻,而时间对孩子和爸爸妈妈又都很紧迫,你会不会立即帮孩子探寻?
对策:假如此时你能启发孩子,譬如“你的红帽子也是红色的,能否呢?或者你再想想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红色的?”
提示:当孩子学会了这种办法,平常你还可以加强困难程度,让他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如在1分钟内列举出所有整理玩具的办法等等,这类有趣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在遇见问题时不会惊恐不安、不知所措,而是飞速集中精力、探寻方法。
第二式:解围不如学自救
孩子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他向你求助,为了不让孩子遭到老师责怪,你会不会帮他编个理由来应对呢?
对策:你可以对孩子说:大家应立个规矩,不许找借口,你要对自己行为负责。下面,你可以找找孩子没办法做完作业的根源所在,是缺少组织、安排能力,还是其他。从根本上停止为他“擦屁股”。
提示:假如有求必应,必然会导致孩子有问题就等着你来为他解决。平常你可以给他一本日历,让他记下活动时间,或者用即时贴记下时间安排,以便随时提醒。年龄小的孩子可以用图画作为提醒。
第三式:教孩子权衡利弊
为了周日的家庭出游计划,你们已有较长期的安排,却不料孩子又接到同学盛情的邀请,让他前去参加他的过生日派对。对此,孩子不免有的为难,期望爸爸妈妈为他拿个主意,你会不会当机立断呢?
对策:你应该帮助他考虑:“假如你去参加同学的过生日会是如何?而你不去参加其他人的过生日聚会,同学又会如何想?告诉他,每一个决定都会有有利和不利的两面。
提示:千万不要替他拿主意。你应该做的是,帮助他去想自己做的每个决定将带来的后果,掌握自己权衡利弊。假如孩子能常常训练做决定,那样,长大后在面临进退两难的处境时就能应对自如。
第四式:从失败中站起来
假如孩子非常有信心地参加很有兴趣的球队选拔赛,却被淘汰而没录取,当他伤心地告诉你:我将来发誓再也不会参加这项活动时,你会怎么样帮助他呢?
对策:可以告诉他,你很理解他目前的感受,但没必要落选就舍弃这项运动,无人是完美的,有时总会出错,可以找找什么地方没做得更好,才致使这次失败,只须想方法做好,还是有机会的。
提示:让孩子正确对待失败是帮助他们自立的要紧环节。平常可以给他讲讲你以前犯的小错误与怎么样改正的。最后应鼓励孩子在同伴面前,敢于将我们的不足讲出,掌握自己为自己打气。
第五式:与同伴协商问题
当孩子为看电视的某个频道,与同伴争论起来时,你会不会急于参与其中,为不愉快的他们裁决问题呢?
对策:你可以提醒他们,生气是不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各自去探寻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提示他们可以使用扔硬币等老套但行之好办法来决定结果。
提示:没什么方法比让孩子自己通过协商解决问题更好。而爸爸妈妈的责任,只不过在于提示他们协商时注意各自的行为。在他们互不相让时引导他们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