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季来的有点早,刚11月份就已经冷咧咧的了。我的高考考试好像也来的早了一些,从9月份的“空军招飞”到11月份的“体育艺术专长生”,跟着凑热闹的还有每个大学的“自主招生”。“空军招飞”我没什么想法,由于我了解的了解我不是当飞行员的料;“体育艺术专长生”也没我啥事,虽然我有点小才艺,但远远的达不到“专长生”的规范。
我想,就这么安安静静的好好学习吧,等到明年的6月,奋力拼搏一把,上一个理想的大学。然而自主招生来了,我有了那样一点点美好幻想。
得到校长推荐?自己都感觉有点痴人说梦了,这么一个名额如何可能是我能得到的?常规的自主招生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不是说,自主招生看的是综合素质么,我学习成绩是上等、得过三好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实践、动手能力强......我的“综合素质”还是过的去吧,可以搏一搏。
想到这里我就莫名的开心,好像名牌大学的入学公告书已经再向我招手。虽然我感觉我的综合素质是蛮高的,但也应该筹备一下——出色的士兵不大无筹备之战。我上网搜索了从自主招生历年的面考试试题、笔考试试题。看着这类考试试题我不能不感叹自主招生果然不是一般的道路!看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考试试题:列出不同排量汽车的税费变化表格,需要就燃油税费改革作出是不是论断;清华大学2009年考试试题:从“酷”、“粉”、“小众化”、“媒体”等10个时尚名词中选择5个,讲解其含义;上国外国语大学2007年考试试题:依据《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和《王子复仇记》写一篇议论文......我暂时离得远远的了课本,疯狂的读各种图书杂志,或者上网逛每个平台——听说平台是各种事件、思想的最飞速、最全方位、最独特的集中地。
为自主招生,我都有的痴狂了。班主任老师找我谈话了,由于几科老师向他反映我的作业没做,有点反常。作业没做完又能如何呢?只须我能通过自主招生。当我把我的想法告诉老师后,他却严肃的告诉我:自主招生也是看最后的高考考试成绩的,也得达到肯定的规范。况且,每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的名额就那样几个,不是顶尖的学生哪有哪些期望?
我听了有的泄气,那刚开始的欣喜也伴随这类话躲得不见踪影。
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落寞的神情询问我缘由,我告诉她事情的经过,本想母亲可能能给我些勉励,没想到母亲却说:“傻孩子,你还想着自主招生呢?你也不想想,咱们如此的普通人家,没关系没方法,这条路是给咱们开的么......”絮絮叨叨,母亲说了很多。什么她们单位的王阿姨邻居家的儿子去年就是没关系没通过,什么大伙都了解这不过是当权人为自己谋福利的绿色通道.......
我有的想舍弃了。不是说自主招生看的是综合素质吗?为何还要顶尖的成绩?不是说自主招生是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为人才开辟的捷径吗?为何那样多人说是领导为我们的开设的一扇后门?我真的迷茫了,纠结了。
自主招生,让我欢喜让我忧啊!
一位高中三年级学生眼中的“自主招生”——作者笔名: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