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可以一味的赏识,也不可以一味的只有挫折。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的赏识和挫折有着肯定的比率。你了解你的孩子需要几分的赏识和几分的挫折吗?让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赏识有度,失败来自于失衡
赏识就像一颗颗甜滋滋的糖果,吃一颗,美味可口。但,假如一个孩子一直吃糖就会长龃齿。如何解决?要刷牙。常常用挫折、用批评去刷牙。在这一方面,你可以看到——
美国的爸爸妈妈是如此做的:孩子1岁开始,爸爸妈妈就会把他们放在餐桌边的固定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己用刀叉或者小手抓着吃饭;孩子3岁,就让他们自己叠被子,帮忙摆餐具;再大一点,要零烧钱就自己去打工挣。
俄罗斯的爸爸妈妈是如此做的:在孩子2、3岁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极少再抱孩子或背孩子了,而是放下让孩子自己去走。走不稳摔倒了,爸爸妈妈只不过停下脚步,鼓励他们自己爬起来,继续往前走。
日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做的:大雪纷飞的冬季,爸爸妈妈会让年幼的孩子一丝不挂地在风雪中摸爬滚打。在冷飕飕的寒风中,即使孩子冻得嘴唇发紫,浑身发抖,爸爸妈妈也只不过站在旁边,置之不理;孩子上中学之后,爸爸妈妈还会让他们到孤岛上或森林里面,经受野外存活的磨练。
是啊,输不起就赢不了,不坚强就被打倒。你可以看到,军队肯定是一个培养铁汉的地方。在几年前那部军事影片《冲出亚马逊》中,有一个代号“猎人学校”的练习中心,那是一个专门培养特种兵的基地。在委内瑞拉的热带丛林里,不只环境恶劣,练习也是极其残酷的。
对于同意练习的特种兵来讲,每一次练习都是一场实战。但,在历程了高强度的挫折教育和魔鬼式的强化练习后,特种兵成为了打不倒的铁汉,遇见挑战,越战越勇。正如这所学校的校训所写:“这里造就的是最具战斗力、最凶猛、最有头脑的战士。”
对于一个普通孩子来讲,远远无需那样残酷的磨练。他需要的是历程挫折的领悟,需要的是把磨难看成是上天的礼物。了解闯不过去的可以绕过去,抗不起来的可以放手来。
记住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那句诗吧,“只有历程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只有在暴雨中搏击过,才能有豪迈的飞翔。”
亲爱的父母朋友,你真的为孩子长远计,就别说前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趁大家还在的时候,让孩子经受一些磨砺,在将来的日子里,孩子就会了解如何保重他一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赏识和挫折要有个度,到了临界点,教育就会失衡,低于这个度,就可以保持平衡。所以说,教育乃是平衡的艺术。那要达到一个哪种比率会最好呢?
比如,2—5岁的时候,可以是9分赏识+1分挫折;大一点,上小学的时候,可以是8分赏识+2分挫折;中学的时候,7分赏识+3分挫折……
在孩子的耐受范围内逐步加强,一折不挠、十折不挠……最后就是百折不挠。借助成长过程中的自然事例,现成的挫折,假如挫折大了,父母要一块承担,不然孩子就会没了娇气,也没了勇气;假如挫折不够,父母可以适合地补上一点。
这个过程必须要把握好锻打的火候、尺度和分寸。好爸爸妈妈不止是好保姆,还是好师傅。增加韧性、降低脆性,麿好性情,健全人性,这是爸爸妈妈预约给孩子的一生之幸!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