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英语  数学  小学  初中  高中  化学 

【精品】美术教材6篇

   日期:2025-06-16     来源:www.fcglmw.com    浏览:418    
文章简介:美术教材6篇  作为一名专为别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一般会被需要撰写教材,教材有益于教学水平的提升,能够帮助教研活动的拓展。出色的教材都拥有一些什么特征呢?以下是记者为大伙收拾的美术教材6篇,欢迎大伙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美术教材6篇

  作为一名专为别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一般会被需要撰写教材,教材有益于教学水平的提升,能够帮助教研活动的拓展。出色的教材都拥有一些什么特征呢?以下是记者为大伙收拾的美术教材6篇,欢迎大伙借鉴与参考,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美术教材 篇1

  1、教学目的:

  通过赏析、察看与交流,使学生知道自画像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办法。在察看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用比较自由的办法进行表现活动。

  2、教学重点和难题:

  教学的重点和难题在于启发学生察看和捕捉人物形象的特点并进行表现,教学时应该注意察看办法的引导,加大学习的交互性。

  3、教学筹备:

  教师:图片、大画纸、油画棒

  学生:小镜子、彩色笔或油画棒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纪律、检查用具

  (二)导 入

  1、“猜猜我是哪个”请几位学生用硬纸板遮挡头部,由老师引导进入教室。请大伙猜猜他们是哪个,凭什么来判断?

  2、请表演的同学往下移纸板,露出头发,请学生仔细比较他们头发的特征。

  3、继续露出眉、眼、耳,请学生再注意观察比较其各自的特征。

  4、露出鼻、嘴至整张脸,请学生比较每一个人鼻、嘴的特征。

  5、比较脸型。

  6、请学生谈谈:刚刚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哪个的特点最明显?为何?

  7、请学生察看我们的脸部特点。

  8、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说说我们的特点。

  9、请几位特点明显的学生上讲台前讲讲我们的特点。

  (三)新授:

  解说演示作画办法:

  请学生说说老师的脸部特点,依据学生发言,教师演示画自己。

  边画边讲步骤:

  1、依据脸形勾画轮廓;

  2、添画头发及五官;

  3、上色。

  师:哪个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样请把自己画出来后剪下画像贴到老师的画像旁边,大家一块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怎么样?(揭示课题:画自己)。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小结:展评出色作业

  作业展评:

  赏析与评价:在大合影中,你找到哪个?哪个的脸部特点最明显?

  赏析大师们的“自画像”。

  艺术大师在画自己时,特别注意表现脸部的神情,从中,大家仿佛可以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五)课后延伸。

  展示用各种办法与材料制作的头像作品,请学生回家将来也来试一试用不一样的办法来制作自画像。

美术教材 篇2

  活动目的:

  1、学习“麦秆画”制作的一些简单技能,初步尝试用麦秆粘贴作画。

  2、发挥婴幼儿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体验创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筹备:

  1、麦秆、剪刀,双面胶、抹布和废纸篓。

  2、范例作品。用麦秆编制的物件。

  活动过程:

  1、引题。

  今天老师给大伙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请大伙一块儿看看它是哪个呀?(麦子)

  1、小朋友来讲说这类麦子有哪些用?(作粮食,磨成粉做面包等)

  2、那你感觉麦秆有哪些用?(作燃料,作扫帚),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出示编制的麦秆编制品)。

  3、麦秆是非常有用的材料,非常不错玩,还可以派大用场,用来作画呢,大家一块用麦秆作画吧。

  3、解说,示范.

  1、

  出示范例图1、

  请婴幼儿赏析三幅作画步骤范例画,让婴幼儿说说三角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婴幼儿讲述和想象)

  2、出示的范例2、(粘有双面胶)

  老师竖粘一麦秆,问:这可以变成什么?婴幼儿想象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图案添几根变成什么?(婴幼儿讲述和想象)。(老师示范粘贴一电视机或冰箱)

  3、出示麦秆组合范例画:

  问:大家一块儿看看老师把麦秆变成了什么?它们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婴幼儿讲述)

  4、婴幼儿创作部分。

  1、让大家也来作一幅画吧,你筹备在纸上面用各种图形变上一些什么东西?

  2、请大伙先想好画的内容,再自己挑一张喜欢的底板纸,然后请你剪下适合的长度,试一试把图形先摆好。然后粘贴上去。目前大家就开始作画吧。

  3、

  婴幼儿动手操作部分,老师巡回察看,适合指导和提醒。

  4、请婴幼儿将作品完成后张贴起来,鼓励婴幼儿赏析自己和其他人的作品。

  5、师幼共评作品。

  1、老师先以大拇指为奖励,表明态度,再请婴幼儿一块作评委,自己将大拇指奖给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a.(哇,大伙的作品真棒呀,我最喜欢这幅画,它是由xx形和xx形组成的,这是哪个的作品呀?老师说得对吗?真好,老师奖给你一个大拇指.)

  b.

  c.

  d.

  2、婴幼儿一块评出最棒的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作品,用相框标起来,将作品上墙展览作品。大家一块看看得大拇指最多的作品在哪儿,一块把作品带到教室贴起来给大伙赏析吧!

美术教材 篇3

  奇妙的爬行

  1、 教程剖析:

  本课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察看爬行动物的特征,领会其美感,可以大胆想象、创作,并充满画面作画。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细微之间蕴涵的美,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作画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2、教学内容与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的:

  A.察看、剖析日常爬行动物的特征并领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B.知道爬行动物特征,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的:

  A.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B.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大胆作画的习惯。C.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勇于探究的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题: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我们的现象能力,创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画面。(2)难题:怎么样抓住爬行动物的特征大胆表现,并充满画面。

  4、课时安排:
1课时

  5、课前筹备:有关的图片、资料

  6、教学过程()

  1、 学生介绍自己采集的爬行动物的资料

  2、 察看、回忆不同爬行动物的外行和特征

  3、 考虑:

  1) 你认识这类动物吗?

  2) 你能给大伙介绍他们长的什么样子?

  3) 他给人民带来哪种美感?

  4、 接龙游戏:每一个组将自己察看的昆虫画到黑板上

  5、 联想:你是1只昆虫的话,你会爬到哪儿?你会去干什么?

  6、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7、 作品小结

  8、 课后拓展:回家察看爬行动物,看看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课后深思:

  非常想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可以象动物一样无拘束的爬行,无顾忌的欢笑。我想是把新课程的改革的一些东西带给学生,一些快乐带给学生。可是狭小的教室好像限制了大家不少美好的设想,抑制了学生的欲望。只不过一种机械的思维和作画,感觉学生发自内心的东西没喷涌出来。在下一节课,我必须要让他们走出教室,认识自然,玩的更快乐些,做些他们喜欢模仿的动作,对大家的教学是种补充,就算吵点,只须快乐着,达到教学的目的,也是件好的想法和行为。

美术教材 篇4

  1、学情剖析:

  新入学的学生首次接触合法化的美术课,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讲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原因也不同,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肯定有着我们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和我们的个性,但这类会导致学习的不同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麻烦。

  因此,对待这类刚进入课堂的小朋友,大家在情感态度上要做出非常大的努力,小学生在思维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进步的空间非常大,所以大家要好好找准时机,激起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能发现美,有创造美的想法。

  2、教程剖析:

  本册教程共22课教学内容,教程内容丰富多彩,很合适小学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形式多样有趣,为学生设置了非常有趣味的情境,重视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尝试和体验,有利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开阔视线启迪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创作学习,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中的积极推动作用,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使教学更便捷有效,在教学中依据实质状况灵活安排,适合补充借助当地可借助资源充实教学容。

  3、教学重点难题: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喜好。

  认识色彩,知道美术学习用具,学会涂色的基本办法和方法,并能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

  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好的品德情操。

  培养学生察看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

  4、教法学法

  认真备课,精心筹备教具和材料,常和班主任交流做好课前筹备工作。教师联系各学科的课堂需要,依据美术课的自己特征,明确地向学生提出正确的学习习惯,逐步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态度。

  借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动作要规范化,给学生以楷模,学习正确作画办法,充分调动起学习氛围。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使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并渗透英语美术术语,在学生无声无息游戏中,激起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运用讲故事、猜谜等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多示范、多鼓励、使用多样化评价方法。

  注意学生的情绪,语言要亲切,氛围要轻松,要积极鼓励学生动脑筋,大胆添画,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5、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筹备课

  第二周:
1、大伙一块画2、绕绕涂涂

  第三周:3、田野的色彩4、大双眼

  第四周:5、我的太阳6、我跟月亮做朋友

  第五周:7、七彩飞虹8、奇妙的撕纸

  第六周:9、撕纸添画(一)9、撕纸添画(二)

  第七周:
10、我的拼音卡片(一)10、我的拼音卡片(二)

  第八周:
11、数字变变变(一)11、数字变变变(二)

  第九周:
12、变脸13、请跟我来

  第十周:
14、营养早餐(一)14、营养早餐(二)

  第十一周:
15、我长高了(一)15、我长高了(二)

  第十二周:
16、手拉手好朋友(一)16、手拉手好朋友(二)第十三周:
17、简笔画人18、画画火柴人(一)

  第十四周:
18、画画火柴人(二)19、蚂蚁搬家(一)

  第十五周:
19、蚂蚁搬家(二)20、好看的的铅笔头(一)

  第十六周:20、好看的铅笔头(二)21、鸟语花香(一)

  第十七周:21、鸟语花香(二)22、小小食品店(一)

  第十八周:22、小小食品店(二)

  6、测试及评价:

  1.平常成绩(考核采取课堂提问、作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占30%。

  2.学习习惯(工具的筹备)占20%。

  3.期末测试占50%。

美术教材 篇5

  教程剖析

  1.教学内容:《闪光的名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教程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课的内容。本课以学生我们的名字为设计题材,是学生熟知和喜欢的表现对象。在课堂中,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变一变,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和不一样的表现手法,设计、装饰我们的名字,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展示其独特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别有新意的名字来,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进步。

  2.本节课在整体常识结构中的地位和用途:美术字在大家日常的应用范围极广泛,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赏析价值,《闪光的名字》这节课为第11课的《用画来写信》和将来一些装饰性的设计表现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在日常掌握发现美、赏析美和创造美。

  学情剖析

  低年级学生鬼灵精怪,思维独特,喜欢根据我们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好奇心强,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我们的想法。本课以学生亲切、熟知的名字为题材,更好的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独创思维,让学生可以自信、大胆、自由地通过美术形式表达我们的想法与感情。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美术字,领会创造变体美术字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使用独一无二的材料书写、装饰我们的名字,让名字闪光起来。

  3、培养学生的革新思维,及敢于大胆想象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题

  教学重点:运用装饰、象形等办法,用各种综合材料表现自己闪光的名字。

  教学难题:大胆、巧妙的运用装饰、象形等办法表现有自己特点的名字。

美术教材 篇6

  人教版初中初一下册美术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劳动

  第一课----------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

  第二课----------打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第二单元春季畅想

  第一课----------色彩的魔力

  第二课----------春季的畅想

  第三单元富有活力的运动会

  第一课----------凝练的视觉符号

  第二课----------亲切的使者

  第三课----------喜悦与收成

  第四单元校园艺术节

  第一课----------广而告之

  第二课----------盛情邀约

  第三课----------独特的装扮

  第五单元:平面设计的盛宴

  第一单元、第1课、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目的常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美术的基础理论,为赏析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办法:通过考虑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剖析评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剖析评述的能力。

  教学难题表现性艺术是不是符合这一看法。

  教具筹备课件、范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引课:

  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剖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

  2.作品描绘了什么?

  3.作品表现的内容是否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

  4.它源自什么?

  板书部分课题——来自于生活

  2、新授:

  (1)赏析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领会美术作品是如何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

  考虑讨论:

  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如何来的?假如现实日常没发生这种事件,艺术家能创作出如此的作品吗?

  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觉得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

  4.在作品中探寻一个你有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怎么样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什么样的心理和性格?

  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

  可见,美术是来自于生活的。

  (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

  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

  3、课堂小结:

  美术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擅长发现,掌握赏析和剖析美术作品。

  第二课时

  1、继续上节课的艺术作品剖析

  a.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

  b.师讲述《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P4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了解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张变形的手法)

  c.考虑讨论

  《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源自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哪些不同?画家为何要如此画呢?

  从而印证本课课题——

  美术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

  2、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剖析材料本身的特点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领会因材施艺,好似天成的艺术成效。

  讨论:艺术方法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3、通过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再现性美术、表现性美术的特征。

  真实——再现性美术

  抽象——表现性美术具备变形的特征

  4、评述

  请同学们谈对艺术来自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

  5、小结

  任何美术创作都来自于大家的生活,即便有一些作品大家不可以一眼就看出它与大家生活有哪些联系,但它们都是从大家的现实日常得到的想法和启发二次创作出来的。

  美术创作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智慧的创造性劳动,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和生活内涵。

  【课后深思】

  第2课、打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常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知道美术作品表现情趣和意境的艺术办法,能对有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赏析评述。

  过程与办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的体验剖析、赏析评述,进一步探讨艺术美与生活美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剖析、赏析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开心的向往。

  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剖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办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办法赏析其它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有关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评述。

  教学难题: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中国画特别追求意境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要紧组成部分,通过赏析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领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

  教具筹备:课件、范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1、组织教学

  课前筹备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程,初步知道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程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采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2、讲授新课

  1.剖析作品:展示作品,引导察看考虑。

  (1)出示作品《青蛙》,齐白石,水墨画。展示作品细节。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画家借用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意趣。

  (2)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夏加尔常以幻想般的画面表现我们的幸福生活。作品中他手拉着的老婆像风筝似的在空中飘浮,构思巧妙地表达出他对婚姻的喜悦心情。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法表达我们的情绪?”

  2.互动探讨: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

  展示齐白石作品,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作品《齐白石日相呼》中的两只小鸡在做什么?如两个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提出问题:关于齐白石,你还想知道什么?

  3.常识拓展与延伸

  展示夏加尔的作品《散步》,提出问题。

  他们在干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法表达我们的情绪?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趣。夏加尔的作品依赖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原因结合到一块。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别具一格,追求纯真无邪纯朴的艺术成效。

  3、教学总结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要紧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要紧特点之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情趣和意境的表现体现了画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文化修养等。

  日常,美无处不在,但,你需要有一双审美的双眼才能感受它的存在;生活的情趣也处处可见,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就能感受得到,能捕捉到日常情趣,通过巧妙的方法表现出来。

  【课后深思】

美术教材6篇】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