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教育报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平台上发布了2016年9月开学季学校风险预警清单,向各位老师、父母郑重提示开学季九大风险。其中,“学校设施不达标,或存在安全隐患”这一风险被列在第一,风险等级也被列为高危。
尽管中教君已经做了预警提示,但伴随学校开学,学生因学校暑期装修而引发健康问题的新闻事件仍不断见诸报端。据澎湃新闻报道,南京一新校区100名中学生流鼻血,学校称空气测试合格,校方邀请学生父母及有关媒体对学校环境进行的二次测试进行监督,以确保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新装修的教室到底安不安全?怎么样防止出现相同种类事件,保障学生安全?
崭新的教室,难受的孩子
目前,大家对家装污染都有了非常明确的认识,但对于学校装修污染问题却有颇多的无奈。父母质疑:学校校舍好好的,不就是旧点吗?做什么说重装就重装,既费钱又产生污染!
学校也非常无辜:线路老化、墙皮掉落、卫生间漏水、教室改造,这类都是需要要进行装修的;而且装修只能趁着暑期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时间紧、任务重,要等半年时间放味儿,根本不可能。学校借助暑假进行装修本是一件好事,但开学后因学校暑期装修而引发的害处学生健康的事件却频频上演,这为大家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风险描述及案例剖析:
焕然一新的教室可能是“投毒手”
风险等级:高危
校园经过暑期装修,某些工程刚竣工或未竣工,容易出现室内异味、悬吊物坠落等问题,有害学生健康或伤及学生。
2015年8月26日,兰州某小学在开学后几天,不少孩子出现头晕、恶心、流眼泪等症状,缘由是校方在暑假期间新粉刷了学校的教学楼,在墙面仍留下了刺激性的气味。
据业内人士剖析,校舍装修、购置新教具等多项行为都大概直接致使此类校内化学品超标中毒风险,且一般致使较大规模的群体中毒。
风险防控: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提到,学校设计所使用的装修材料、商品、部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规范》GB 5022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有关规定及国家有关材料、商品、部品的规范规定。
风险描述及案例:
学校设施不达标,或存在安全隐患
风险等级:高危
今年,塑胶跑道“释毒”伤人的事件不断被媒体报道,北京、江苏、四川、浙江等地都相继曝出校园“毒跑道”因释放出刺激性气体伤人事件。
其中非常大多数缘由是因为一些不法承包商在施工过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伴随夏天到来气温升高,这类问题跑道更容易“毒性大发”。
有专家觉得,因为标准含糊、甚至没硬性标准,校内装修、采购教具等都可能致使校内超标中毒风险风险。虽然存在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但一旦爆发都为较大规模的群体中毒事故。可参照欧盟等严格指标进行防范,可以起到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的安全效果。
风险防控:
不要让孩子裸露的皮肤与塑胶跑道做“亲密接触”。即使是一块安全合格的塑胶跑道也会含有适量的重金属。
学校装修污染并不是个案,受害学生已非少数
案例1:装修用不合格材料,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据央广网财经报道,黑龙江尚志市教室装修油漆超标导致学生苯中毒,法院判决赔偿22万元,2003年黑龙江尚志市一所中学在假期粉刷教室后,因为装修用的油漆涂料中苯紧急超标,导致一女学生中毒,经过大夫确诊为"急性轻度苯中毒",住院治疗近2年之久,其他学生们相继出现抽搐、胸闷、恶心等症状。
当地法院调查发现,这所学校在假期装修粉刷教室时,购买并用了三家工厂生产的油漆和稀释剂, 三种材料的苯含量均超越了国家标准。2005年,当地法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由提供装修油漆和稀释剂的厂商连带赔偿女学生22万余元,这所中学则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綦晓芳:
建议学校在进行教室装修的时候,选择施工单位必须要慎重,尽可能选择有资质的大的施工企业对学校校舍进行装修,而且教室环境污染的预防比治理可能更要紧,所以在选择装修企业的时候,必须要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污染严格控制施工的每个环节,这非常重要。
再就是对装修的材料水平必须要严格把关,学校要选择符合环保需要的教室用具,严格根据防污染需要生产的学生课桌椅。
案例2:校舍安全,学校应愈加关注化学性安全
据北京年轻人报等媒体报道,今年5月8日下午,网上传出一则“求关注,求帮助”的帖子,作者自称是吉林大安市新艾里乡学校初三的全体学生。帖子中称,日前多位同学出现了眼底充血、集结出血块等异常身体情况,他们觉得缘由是“学校新建的宿舍和购进的学生桌椅甲醛含量紧急超标”。
这则网帖称,学校在入住之前没采取任何测试便让他们入住用,致使全体学生出现咳嗽不止、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检查确诊,他们是甲醛中毒,此后,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也先后介入调查。
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马得清:
自从2009年国家推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来,大家强调的校舍安全问题主如果物理性的安全,而非校舍装修带来的化学性污染。就校舍安全问题,大家广泛拓展的是抗震加固,提升综合防灾能力建设。
不过,就校舍安全建设而言,只重视解决物理性安全问题还不够。要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需要对预防物理性安全问题和化学性安全问题(即装修校舍污染和设施污染)进行综合考虑才行。
案例3:加大测试和监测,防患于未然
据澎湃新闻报道,南京一新校区100名中学生流鼻血,学校称空气测试合格。开学没几天,学校陆续有百多名学生流鼻血、胸闷、双眼痒痛、嗓子疼等症状,甚至还有学生淋巴结肿大。为此,父母怀疑新投入的校舍有问题。这是最近发生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的事。校方称测试合格,并召开父母会议,期望父母也推荐有相应资质的测试机构对学校环境进行二次测试。测试过程邀请父母代表、媒体全程参与,结果向社会公开,以确保全校师生的健康安全!
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綦晓芳:
我觉得父母有权利需要学校出具有关的测试报告证明其装修符合国家的规范,但父母应该注意测试报告依据的是什么标准,严格来讲应当根据空风韵量标准,而不可以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所做的测试报告。对于第三方测试企业的选择上,我建议学校列出几个名单,父母可以在这个名单中选择自己觉得比较中意的测试公司对校舍进行测试,我感觉如此可能相对公平一些,也防止一些暗箱操作。
装修污染这个坑 学校怎么样才能跳过去
学校装修6大误区,如此的红灯请不要闯
误区1 :完全依靠短期的通风处置。
通风处置对室内污染有改变用途,但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挥发期长达3-15年,绝不是几个月通风换气就可以解决问题。
误区2 :用环保材料就没污染了。
所谓环保材料是指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在针对该材料所属国家标准以下,这说明不是没污染,因为污染的累加效应,也会致使室内空风韵量不达标,甚至紧急超标。
误区3 :装修完的教室没气味是安全的。
当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达到0.40mg/m 以上时大家才能感觉到明显的气味,闻不到气味时大家容易放松警惕,不可以以有无味道来判断室内环境是不是超标。致使白血病的苯就具备特殊芳香性气味。
误区4 :过分依靠消毒剂、绿色植物等简单办法。
现在市场有各种各样的除味剂、消毒剂,但这类商品都是通过简单吸收或掩盖的办法进行处置,植物用途的特征是速度慢、时间长,吸收用途是很有限的。这类办法只能作为辅助的手段进行污染治理。
误区5 :只看重甲醛污染而忽略其他污染源。
除去甲醛以外室内的有害气体还包含苯、氨、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装修后的学校需要对以上的有毒有害气体做全方位的测试。
误区6:只看重硬装的污染,忽视了家具等软装的污染。
家具是污染的一个要紧的组成部分,假如使用木质桌椅,它们导致的污染甚至比硬装修的污染还要大。越是漂亮的桌椅、家具越存在紧急的污染,由于粘合剂跟板材塑料纤维是必不可少,道理跟装修是一样的,越复杂的装修越污染紧急。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学校装修把好材料关
1、少用石材类材料。
这种材料应该注意它们的放射性污染,尤其是一些花岗岩等天然石材,放射性物质含量比较高。
2、选择水性木器漆涂料。
尤其是儿童活动房里面的家具漆是导致室内空气中苯污染的主要来源,选择水性材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苯污染问题。
3、严格控制人造板类材料。
复合地板、胶合板、密度板等,是导致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来源,一方面要控制用量,另外要在装修时进行消除甲醛的处置。
学校装修施工环节,这类必须要注意
1、施工全过程维持好通风。好的通风可以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另外,在可用空气净化器。
2、提前购入教学设施。黑板、新桌椅,这类可能挥发有害物质的教学设施,学校可提前半年或一年购入,等散去有害物质再给学生用。
3、标准化施工工艺。选择有资质的施工企业,使用环保材料,标准的施工工艺控制施工环节。
学校装修污染,父母能为我们的孩子做点什么?
1、成立父母委员会,参与学校校舍装修、购置新教具等事宜,加大与校方交流,对装修的招标、工程水平、测试等环节进行监督,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2、对于不少父母来讲,除去能想到最基本的通风办法以外可能就是绿色植物清除有害气体有哪些用途的。是的,绿色植物借助光合用途通过吸附的办法可以非常不错的去除装修污染有害气体,因此可以明确的说绿色植物对于轻度污染的环境是有肯定用途的,但假如有害气体超出了它能承受的范围,那样也会让植物看上去心有余而力不足
3、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父母事先告知孩子,如遇空气污染紧急,应及早发现,及早反馈,及早离得远远的。
最后,真心期望,每个学校风险预警都成为学生最坚实的铠甲,为学生的安全云筑网。
学生的安全,需要大家一同的努力!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