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出高效学习习惯,高效学习习惯收获好的成绩。
2、假如你不了解如何教育孩子,那就少说多做,每件事用行动给孩子做一个榜样。
3、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有些春季开放,有些秋季开放,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迎春花,父母要掌握等待。
4、有的出色孩子的父母说自己也不了解如何教育孩子的,其实他的理念和行动就是最好的教育。
5、教育不是管,更不是不管,而是关注和引导。
6、每个班级里都有聪明但学习不踏实的学生,伴随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成绩会愈加差。
7、学习就像走路,学习效率低就是步行,即便时间非常长路程也不会非常远,学习效率高就是开汽车,假如时间不长也走不远。
8、有些父母由于教育孩子,结果和孩子矛盾重重,这中间肯定是有问题的。教育是勉励,是唤醒,而不是控制。
9、孩子的每一次犯了错误都是一次要紧的教育资源,父母面对孩子的错误发泄我们的情绪是不对的,而应该抓住这个教育孩子的机会。
10、想让孩子培养什么好的习惯,父母先做到,然后鼓励孩子也做到。榜样+鼓励=好习惯。
11、父母都期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其他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讲,第一需要掌握的是倾听——这才是掌握学习的重点。没了静听和沉思为首要条件,所谓“积极发言”,只不过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
12、一次考试的分数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常识学会了没,更要紧的是孩子是不是喜欢念书。即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从长远来看,念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他的贫瘠与丰厚,关系实在重大。
13、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这是每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成的,将不止是常识,更有毅力、恒心,克服困难的勇气等要紧的非智商原因。
14、养育养育,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爸爸妈妈责任更要紧的,是教育,而不是抚养。
15、孩子需要你的扶助——今天的扶,正是为了以后的不扶或者少扶,不然问题越积累越多,差距越拉越大,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
16、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角逐,归根到底,是父母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角逐。平常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17、当大家说这个孩子和什么孩子的不一样的时候,其实主如果指这个父母和那个父母的不同。
18、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假如你没根据老师的需要去做,没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需要,更没资格责备他们。
19、当你感觉付出没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如此想:假如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可以挖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20、作为教育者,要想让孩子爱学习,需要自己先做念书人。教师这样,父母也是这样。
21、假如期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念书型的爸爸妈妈,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假如你不可以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怎么样需要孩子天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22、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见的好像没办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越应当阅读。
23、其实,无论是入门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升能力的根本渠道都是课外阅读。
24、所谓智商,就是阅读能力。
25、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父母是不是负责任,却势必地决定了孩子进步的方向。教师的同等看待一直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父母,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这是非常公平。由于没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
26、学生获得出色成绩所依靠的,除去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类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要紧。
27、作为教师,大家比大家都了解分数的要紧。可是,那比分数更要紧的,大家时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备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出色。
28、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青睐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全力以赴,不让这样的情况发生。作为父母,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家非常任性。”这实在是父母自己应当深刻反省的事情。目前的孩子,性格成型早。期望爸爸妈妈高度看重,准时扭转。不然,学校教育的成效只能被抵消。
29、“对于教师而言,真的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父母中。当大伙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父母班。我很同意
30、三分之一的父母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父母虎头蛇尾,勉强应对;三分之一父母基本没能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好、出色拉开档次的重要原因。”
31、孩子学习是艰辛的,这是一个爬坡过程,一旦上了路,对于你的家庭、对于教师,都是一件幸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然要全力以赴引导、帮助他们,假如在能得到父母的帮忙,那孩子将多么幸福。
32、站在同一块跑线上,看着没差别——五年之后,他们或有多么不同。
33、别着急,不要攀比,不要企望一口吃胖,不要提出超越孩子同意能力的需要。念书是一辈子的事情,要紧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须他在读,只须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开心,就应当鼓励。
34、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1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全然不一样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摊上不一样的爸爸妈妈,其进步也就不同。
扫描上方微信二维码,关注阳光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