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亲人葬礼:孩子生活必学课
上周,我的祖父安然去世,享年90岁。此前的每一个周末,我都会携带孩子看望他,而今天,我也和孩子一块儿做最后的告别。
走进灵堂,氛围无比压抑,祖父的遗像令到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悲伤和难过,除去基本的打招呼,无人想多说一句话。
我了解不少成年人都不太想出席这种场所,那样我为何必须要带孩子来呢?
第一,我期望孩子了解家族的意思。
平时里,跟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所以孩子可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三口之家,但事实上,孩子还是一个更大的家族,这里有孩子更多的亲人。
家族成员们会在节日里一块牵手欢笑互赠礼物,也会在葬礼上一同承担亲人逝去的痛苦。一件欢乐的事情会因家族的存在而被放大不少倍,一件悲伤的事情也会因家族的存在而被缩小不少倍。只须家族成员相互团结,任何困难都可以被克服。
第二,死亡是不可防止的,孩子总有一天要面对死亡,与其一拖再拖,还不如早点帮孩子掌握怎么样面对。
爸爸妈妈要引导孩子去考虑生与死的意义,考虑人类生命和植物生命有什么不同。在真实场景下,葬礼的仪式感足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可贵,从而对生死愈加敬畏。
同时,父母也应该去教会孩子葬礼的基本礼仪,帮助孩子挑选适合的着装,告诉他们怎么样向死者表达敬意,怎么样安抚情绪失去控制的亲人。一旦孩子做到了,他们也能有一种莫大的收获感。
最后,我想葬礼可以连接过去、目前和将来。
我的祖父是一名大夫,他从医五十多年,救死扶伤无数,很多他的病人也纷纷来参加葬礼,在留言簿上写下对我祖父的哀思。
其中有一位病人回忆道:当时我病情恶化,不少大夫都不想给我做手术,怕承担风险。但李大夫却欣然答应了我的手术请求,假如不是他妙手回春,我不可能还活在这世界上,是李大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听罢,在场的所有人都热泪盈眶,我提醒孩子:或许在80年后,你也能给你的孙子讲一个故事,大家的亲人是一位杏林豪杰,他的一生悬壶济世,他是一位和平常代的英雄!
作者:SharonHolbrook
翻译:汪酱
本文系父母帮独家翻译稿件,未经授权,不能转载,侵权必究